細說非主流陶瓷“扁壺”的源流

扁壺是陶瓷器中造型較為特殊的一種。從瓷器正式燒成的東漢開始,造型紋飾各異的陶瓷扁壺歷朝都有燒造。但不同時期、不同造型的陶瓷扁壺,其出現都各有所自,體現了不同的淵源。本文擬對各類陶瓷扁壺的源流進行系統梳理。

細說非主流陶瓷“扁壺”的源流

魏公扁壺 故宮博物院藏

陶瓷扁壺的概況

筆者曾根據陶瓷扁壺的造型及紋飾變化將漢代至明清的陶瓷扁壺分為六期,為行文方便,將分期結論複述於下。

第一期時間大致在兩漢魏晉。流行穿帶扁壺,南北方都有出土。材質灰陶、釉陶和青瓷兼具,其中釉陶扁壺兩漢流行,兩晉扁壺以瓷質的為多。瓷扁壺多出於江浙地區,多屬越窯產品。扁壺造型分方形和橢圓形兩種,方形扁壺流行長方泥條實足,橢圓形壺流行喇叭形高圈足。裝飾技法有戳印、模印和模印貼花、劃花三種,紋樣有聯珠紋、鋪首銜環、動物紋樣等。

細說非主流陶瓷“扁壺”的源流

西晉 青釉雙系獸面紋扁壺 故宮博物院藏

第二期大致在北齊至隋代。流行截面近似杏核形的穿帶扁壺,釉陶和瓷質兼具。出土數量較多,但造型單一,形制上與上一期扁壺沒有關聯。出土地域僅限於北方地區,皆為安陽窯、鞏縣窯、邢窯等北方窯口產品。模製而成,釉色以黃釉為多,也有褐釉和少量綠釉、青釉和白瓷器物。紋飾以模印為主,流行胡人樂舞、對鳳、馴獅、聯珠紋等帶有異域文化色彩的紋樣。

第三期為唐代。上一期出現的杏核形雙系穿帶扁壺仍然流行,新出現帶柄鳳首扁壺。出土數量亦較多,分佈地域廣泛,南北方皆有發現。品種有三彩、青瓷、白瓷等,以三彩數量最多。扁壺的裝飾紋樣,早段都帶有明顯的域外文化色彩,晚段的則更多顯現本土文化風格。

細說非主流陶瓷“扁壺”的源流

唐代 越窯青釉四系劃花背壺 河南博物院藏

第四期為遼金時期。扁壺造型與上一期沒有淵源,主要出土在北方的遼金和西夏政權統治區內。其中遼地的扁壺陶、瓷、三彩皆有,西夏扁壺僅有褐釉和黑釉器物。裝飾上受中原文化影響。

細說非主流陶瓷“扁壺”的源流

遼 鱔魚黃釉雕幾何紋穿帶扁壺 遼寧省博物館藏

第五期為元代。此期扁壺發現得不是很多,品種有景德鎮生產的青花、磁州窯的白地黑花和北方地方窯場生產的黃釉瓷器,但都是出土於北方地區。除立式扁壺是延續遼代扁壺外,其他都是新出現的器形。扁壺裝飾紋樣內容皆為傳統的雲龍、龍鳳等題材。

細說非主流陶瓷“扁壺”的源流

元 釉裡紅地白花暗刻雲龍紋四系扁壺 故宮博物院藏

第六期為明清時期。扁壺以景德鎮官窯產品為代表,器形前所未見。大致明代永樂時期開始出現,清代此類造型扁壺為永樂宣德扁壺仿品。

細說非主流陶瓷“扁壺”的源流

明宣德 青花折枝花紋雙耳扁壺 故宮博物院藏

上述分期中,一期的兩型扁壺與二期的扁壺沒有任何聯繫。二期的杏核形雙系扁壺一直延續到三期仍然流行,但造型和紋樣出現了變化。三期新出現帶柄扁壺。四、五、六期的扁壺都是新出器形,各自間少有聯繫,具有典型的時代特徵。

陶瓷扁壺的源流

(一)漢魏兩晉扁壺

本期陶、瓷扁壺屬於傳統器形,是模仿同時期青銅和漆器扁壺而來,源頭是戰國扁壺。材質灰陶、釉陶和瓷質皆有。其中,灰陶扁壺出現最早,釉陶扁壺略晚。東漢晚期之後出現青瓷扁壺。

戰國扁壺以銅、漆為多,一般短頸,圓口,帶蓋,扁圓腹,長方形圈足。銅扁壺肩部一般有鋪首銜環,可穿鏈提攜,常鑄有精美紋飾,或以錯金銀為飾(圖一:1)。漆扁壺多施彩繪,多作為酒具或水具使用。河南三門峽上村嶺戰國墓、河北平山戰國墓、陝西靖邊戰國墓出土有這種銅扁壺,四川青川戰國墓則出土過漆扁壺。秦代扁壺沿襲戰國,還流行蒜頭口扁壺,俗稱蒜頭壺。銅蒜頭扁壺在河南泌陽秦墓和陝西漢中楊家山秦墓中均有出土,湖北雲夢睡虎地秦墓則出土過8件漆扁壺。漢代銅扁壺仍有圓口和蒜頭口之分,多為素面,兩肩有鋪首銜環,環常系鏈,多帶蓋。漢代銅扁壺稱“鉀”,漆扁壺則稱“柙”。1956年江西省博物館在九江收集了一件西漢銅扁壺,自銘為“銅鉀”。1975年湖北江陵鳳凰山漢墓中出土有漆扁壺,根據同出的遺冊記載,其名為“大柙”或“柙”。

漢魏兩晉陶瓷扁壺造型、紋飾都盡力模仿銅、漆扁壺。其中,帶喇叭高圈足橢圓形扁壺仿自同形的銅扁壺。如甘肅定西巉口漢墓出土的綠釉陶扁壺和南京甘家巷前頭山一號墓出土的青瓷扁壺。後者直頸,平口,扁圓腹,扁圓圈足外侈。淺灰色胎,釉色青綠泛黃。肩及下腹部有四個對稱的泥條系。口沿下凹弦紋一週,頸下肩部有外聯珠紋、內網格紋帶飾一週。腹部正面有刻劃出的雙陰線填戳印聯珠紋帶圍成的蘋果形開光,開光頂部堆塑鋪首銜環,環為立環,與壺面垂直,可穿系。圈足邊緣飾雙陰線填戳印聯珠紋帶飾一週(圖一:2)。紋飾的蘋果形開光及戳印的聯珠紋與銅扁壺紋樣並無二致,模仿青銅扁壺特徵非常明顯。洛陽曾出土過兩件漢代鎏金銅扁壺,造型與該瓷扁壺一致,也同樣具有蘋果形開光(圖一:3);條狀足方形扁壺則可能源於方形漆扁壺。遼寧普蘭店姜屯西漢墓出土的灰陶扁壺(圖一:4)、江蘇無錫東風公社西晉永興二年(305年)墓出土的青瓷扁壺(圖一:5),造型與睡虎地秦墓出土漆扁壺就很相似(圖一:6),差別在於圈足變成兩個條形足。

細說非主流陶瓷“扁壺”的源流

圖一

1.戰國錯銀銅扁壺(《中國工藝美術全集》) 2.西晉青瓷扁壺(江蘇南京甘家巷前頭山M1出土) 3.西漢鎏金銅鉀(河南洛陽出土) 4.西漢灰陶扁壺(遼寧普蘭店姜屯墓出土M45:23) 5.西晉青瓷扁壺(江蘇無錫東風公社西晉永興二年墓出土) 6.秦代漆扁壺(雲夢睡虎地秦墓出土)

另外,一些陶瓷扁壺上帶有與銅扁壺相同的自銘,直接說明了這些扁壺的源頭所自。

(二)北朝至唐代的扁壺

本期有三種造型的扁壺,杏核形雙系扁壺、雙魚壺以及帶柄鳳首扁壺。

1.杏核形雙系陶瓷扁壺

是北朝新出現的器形,其造型特徵是杏核形壺腹,肩附雙系,壺腹兩面模印相同紋樣,一般在聯珠紋圍成的蘋果形開光中印人物、動物、植物等紋樣。從其造型、紋飾內容看,這種扁壺的出現是外來文化傳播的結果,可能源於薩珊波斯金屬扁壺。但其發展變化又體現了中西文化交融、西方文化因素為中華文明吸收的過程。從北朝到唐代,這種扁壺的器形和紋飾內容又不斷變化。

北朝時期,壺的最大腹徑在下腹部,足牆矮、直,餅足,僅在頸部有聯珠紋裝飾。壺腹一般模印明顯帶有異域文化色彩的紋樣,如胡人樂舞、對鳳、馴獅等。如北齊範粹墓出土的4件黃釉扁壺,形制、大小、紋飾相同。壺為模製。形體扁圓,上窄下寬,敞口短頸,頸與肩連接處施聯珠一週。兩肩各有一孔作穿帶用。全身施黃釉,釉色不均勻,底部有凝脂狀醬色釉珠,底無釉。壺腹部為模印樂舞圖案。蘋果形開光內為一組五人樂舞形象。中央一人婆娑起舞於蓮座之上,右手前伸,左手下垂,雙足騰跳,反首回顧,動態盎然。左邊二人,一有髭鬚者雙手持笛吹奏,另一人側身注視舞者,雙手仰起做拍打狀。右邊二人,一人手執五絃琵琶做彈奏狀,另一人面向舞者,雙手擊鈸。五人均高鼻深目,身穿窄袖長衫,腰間繫帶,腳著長靴,乃西域胡人形象(圖二:1)。這種舞蹈可能是西域的胡旋舞。

之後扁壺造型發生變化,最大腹徑上移至腹中部,足變高、微外撇。腹部用聯珠紋圍成蘋果形的開光,內印主題紋飾,內容沒有太大變化,有胡人馴獅、獸面、鳳紋等。河北邯鄲出土的一件青釉印花獸面紋扁壺就是代表。該壺深杯形口,短直頸,扁圓腹,橢圓形圈足,肩附雙系。青灰色胎堅緻,淡青灰色釉,施釉近足,局部開片。腹部在聯珠紋開光內模印一獸面紋,應為獅子(圖二:2)。

發展到隋代,扁壺最大腹徑移至肩部,圈足外撇,小盤口。聯珠紋開光更為普遍。紋樣除胡人外,還有鳳紋、葡萄等,仍然帶有濃郁西方文化色彩。1973年出土於河北欒城縣的黃釉扁壺,矮梯形口,束頸、扁腹,肩部有拱形雙系,橢圓形高圈足外撇,胎體厚重,造型穩重大方。黃棕色釉,發木光,外壁滿釉,足端露胎,有垂釉現象。兩面均模印相同紋樣。在聯珠紋圍成的蘋果形開光中,一隻朱雀在展翅翩翩起舞,左右飾對稱的葡萄紋(圖二:3)。

進入唐代,扁壺最大徑從肩部逐漸移至中腹部,圈足更高、外撇,頸部變細、高,盤口,聯珠紋開光少見乃至逐漸消失。扁壺的模印紋樣也發生了大的變化,除帶有異域色彩的胡人、樂舞外,明顯為中土文化元素的寶相花開始出現。江蘇連雲港市出土的三彩扁壺,橢圓杯形口做成花朵形,束頸,扁圓腹,高圈足外撇,肩部兩個對稱的泥條系。器身施黃釉、綠釉,底足無釉。腹部模印相同的紋樣。在凸起陽線圍成的蘋果形開光內,中心為凸起的模印寶相花一朵,左右各寶相花半朵,上下點綴寶相花枝葉,整個開光內飾魚子地紋(圖二:4)。

2.雙魚扁壺

是杏核形雙系扁壺在唐代的衍生造型,是中國傳統吉祥文化和佛教文化共同影響的產物。長安縣南里王村唐墓出土的三彩雙魚扁壺(圖二:5)和1964年河北井陘縣出土的白釉雙魚四系背壺可為代表。井陘出土的扁壺造型為雙魚躍起狀,魚頭為壺的口、頸、肩部,身為壺身,尾為壺的圈足。壺口外侈,扁圓腹,兩側堆出雙排魚鰭,魚鰭上下兩端各有一環形穿,圈足外撇。胎色潔白,胎質細膩、緻密。釉色勻淨、白中泛青灰。積釉處閃青。口沿及足底露胎。魚鱗刻劃精細逼真(圖二:6)。這種雙魚扁壺在長沙窯、定窯等唐代窯口都有發現,是唐代一種典型的扁壺造型。

細說非主流陶瓷“扁壺”的源流

圖二

1.北齊黃釉扁壺(範粹墓出土) 2.北齊獅紋青釉扁壺(河北邯鄲出土) 3.隋代黃釉葡萄鳳紋扁壺(河北欒城出土) 4.唐代三彩魚子地寶相花紋扁壺(江蘇連雲港出土) 5.唐三彩雙魚紋扁壺(陝西長安南里王村唐墓出土) 6.唐代邢窯白釉雙魚扁壺(河北井陘出土)

3.帶柄鳳首扁壺

是源於粟特銀器的器形,這種器物文獻中稱為胡瓶,一般為橄欖形腹、高圈足,與流相對的口沿和瓶腹間有弧柄。內蒙古敖漢旗李家營子M1出土過銀質胡瓶(圖三:1),山西出土過瓷質胡瓶(圖三:2)。帶柄鳳首扁壺是這種胡瓶的變體,一般鳳首、長橢圓形扁腹,高圈足。日本正倉院藏有銀平脫漆胡瓶(圖三:3),故宮博物院藏有一件青釉鳳首龍柄扁壺(圖三:4),定窯也生產過這種造型的白瓷器物(圖三:5)。河南洛陽唐墓出土的唐三彩鳳首扁壺,橢圓形小口、細頸,口、頸相交處為鳳首狀,橢圓形扁腹,高假圈足外撇,平底。頸部安半環形柄。白胎,鳳首施黃綠色釉,腹部兩側施深綠色釉,模印浮雕圖案,一側為騎馬狩獵,一側為立鳳,四周皆圍以花葉(圖三:6)。

北朝至唐代流行的三型扁壺都與這一時期中外文化交流的歷史背景相符,是外來文化進入中國的載體,其造型、紋飾的演變過程,尤其是杏核形扁壺,又很好地體現了中華文化對外來文化的容納、吸收和發展的歷史過程。

細說非主流陶瓷“扁壺”的源流

圖三

1.唐代銀胡瓶(內蒙古敖漢旗李家營子M1出土) 2.唐代白瓷帶柄胡瓶(山西太原石莊頭村出土) 3.唐代銀平脫漆胡瓶(日本正倉院藏) 4.唐代青釉鳳首龍柄胡瓶(故宮博物院藏) 5.唐代定窯白釉鳳首胡瓶(河北曲陽澗磁村墓出土) 6.唐三彩鳳首扁壺(河南洛陽唐墓出土)

(三)遼金西夏扁壺

遼金西夏扁壺與唐代扁壺也沒有承襲關係。從造型和使用看,大體分為遼金和西夏兩個系統。

1.遼金系統扁壺

遼金系統扁壺有兩類,一類為立式扁壺,一類為臥式扁壺。

立式扁壺特徵是扁圓形腹,撇口、束頸較高,直高圈足,兩側各有兩個貫耳可以穿繩揹負或攜行。材質灰陶、三彩和瓷質皆有。主要出土於內蒙、遼寧契丹和女真人統治下的遼金地區,為酒具或水具。陶瓷質地的此類扁壺當源自同形的金屬扁壺,是少數民族在接受漢族定居生活方式和制瓷手工業影響的基礎上出現的。

內蒙古科右後旗呼斯淖契丹墓出土的兩件磨光灰陶扁壺。造型相同,長頸,斜口,微卷沿。壺身扁圓,兩肩各有一系。橢圓形高圈足,底上凹。壺頸部有一道凸弦紋,壺腹兩面各有一條同心圓稜,側面中間內收,形成一道凹槽(圖四:1)。

除灰陶質地外,瓷質扁壺更為常見,造型更為精緻,頸變短直,唇口,圈足微外撇。

遼寧省博物館藏有一件綠釉穿帶扁壺,長方直口,平沿,方唇略厚,短頸,扁平圓形腹,高圈足略外撇。粗瓷胎,通體施綠釉,圈足內亦施釉,釉層亮麗,綠釉微微閃黃。腹部兩側各有兩個豎直穿帶,穿帶粘結在腹部之上,腹與圈足相連處貫通。腹部兩面均以四個同心圓作為裝飾帶的分割,外圈的最外面兩個同心圓中刻劃一週三重的蓮瓣紋,中間的一個圈外裝飾九瓣相連蓮瓣(圖四:2)。

遼金系統的立式扁壺延續至元代仍然可以見到,器形上的變化在口、頸和足部,多為淺盤口,束頸較細、喇叭形圈足。陝西韓城出土的一件元代褐釉三魚紋貫耳扁壺,圓口、翻唇、短頸、扁腹、喇叭形足,兩側有對稱雙貫耳。腹部兩面紋飾相同,在雙陽線環內填凸起聯珠紋,模印紋飾。圖案中心為共用一頭呈120度中心對稱分佈的三條魚,魚眼即壺腹部中心點。12點鐘方向魚身兩側各有一太極魚,6點鐘方向為水波中樓閣,樓閣兩側各有魚一條(圖四:3)。

臥式扁壺特徵是圈足在腹部。壺兩側各有兩個貫耳,一般穿繩揹負使用。除扁圓形壺體外,常做成龜型。

早期的臥式扁壺龜的造型不形象,僅腹部平、背部弧凸,沒有明顯的四肢和頭部。1975年內蒙古翁牛特旗廣德鄉鴿子洞遼墓出土的綠釉龜形扁壺,壺體呈扁圓形,長方形小口,方唇,直領,扁圓形腹,一側外凸、一側扁平,平底。腹徑23、底徑3.5、高26.4釐米。壺頸下飾弦紋一道,外凸一側腹部刻有兩週同心圓,中間剔刻兩週點狀花式紋。另一側腹部素面。腹側脊粘合處有兩道凸起的皮囊縫合線紋,形成一個穿帶凹槽,兩側穿帶凹槽上有對稱仿金屬橋型穿鈕各三對。灰褐色胎,細膩,通體施深綠色釉(圖四:4)。

晚期龜形扁壺越發生動、肖形逼真。1965年內蒙古寧城縣天義鎮郊區出土的遼三彩龜形扁壺,壺體扁圓呈龜形,龜首上昂張口為壺口,扁尾。兩前足彎曲成橋形穿孔,後兩足為實足。胎色灰白、細膩,腹部白色,背部以黃、綠、白三色釉飾刻劃的三層紋飾。最外層為一圈覆蓮瓣紋,蓮瓣兩聯相接,施綠釉;內圈紋飾為折枝石榴花紋,白花綠葉;內外圈紋飾之間為一圈纏枝石榴花,皆以間隔較寬的雙陰線與內圈和外圈紋樣隔開(圖四:5)。

1989年濟寧市東門小區也出土一件三彩龜形扁壺,壺體扁圓呈龜形,背部隆起,腹部扁平,龜首上昂張口成壺口,四足寫實,尾下垂,尾端與腹部相連,其間中空成一穿。兩前肢與背甲之間各有一雙泥條穿。背甲寫實刻劃出六邊甲紋,每塊甲片在黃釉底上再飾一小塊綠釉斑,頭部、裙邊及穿施綠釉(圖四:6)。

細說非主流陶瓷“扁壺”的源流

圖四

1.遼代灰陶立式扁壺(內蒙古科右後旗呼斯淖契丹墓出土) 2.遼代綠釉立式扁壺(遼寧省博物館藏) 3.元代黃釉立式扁壺(陝西韓城出土) 4.遼代綠釉臥式扁壺(內蒙古翁牛特旗廣德鄉鴿子洞遼墓出土) 5.遼代三彩龜形扁壺(內蒙古寧城天義鎮出土) 6.遼代三彩龜形扁壺(山東濟寧東門小區出土) 7.西夏褐釉臥式扁壺(國家博物館藏) 8.西夏褐釉臥式扁壺(寧夏西吉三合鄉出土)

2.西夏系統扁壺

西夏系統的扁壺特徵明顯,圈足皆在腹部,屬於臥式扁壺。其源頭應該是同樣造型的皮囊壺。早期的這類扁壺上多可見到模擬縫製皮革的針腳,明確說明了這種壺的源頭。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的西夏褐釉剔花雙系扁壺,小口、卷唇,口沿一側有堆刺紋,肩部二系,腹部扁圓,正面飾兩組褐釉剔花牡丹紋,背面正中為圈足,壺側有仿皮革縫製的針腳堆塑(圖四:7)。

寧夏海原縣文管所藏的西夏褐釉剔花四系扁壺,小口、卷唇,腹側飾對稱的四系,腹部扁圓,正面腹飾褐釉剔花纏枝牡丹紋一圈,花紋之外露出黃白色胎,內施釉,背面正中為圈足,皆露胎,胎被氧化成鐵紅色,較粗。壺側也有仿皮革縫製的針腳堆塑。

西夏晚期,扁壺造型受遼代臥式龜型扁壺的影響發生變化,壺頸部向上翹起,更方便揹負或者平放。早期壺體上常見的仿針腳痕跡不再出現。

寧夏西吉縣三合鄉出土的西夏褐釉四系扁壺,扁圓形,為兩件大碗扣合而成,壺腹壁置對稱的四系,壺流翹向一側腹壁,已殘。壺腹壁結合處捏塑成波狀帶紋,兩面腹壁正中都有一個矮圈足。通體施醬褐釉,兩個圈足足面露胎,背面圈足兩側各刻有一個文字,兩字相同,可能是西夏文的“聖”字(圖四:8)。

遼金和西夏兩個系統的陶瓷扁壺都體現了本民族的生活習俗,其中的臥式扁壺可能是當時的一種名為“背罍”的酒器,屬於背壺,俗稱“酒鱉子”。金代畫家宮素然《明妃出塞圖卷》中可見其使用情況(圖五)。但它們也都是中原文化輻射的產物。從產品風格看,西夏系統的扁壺屬於磁州窯系,遼金系統的三彩扁壺中,三彩技術的源頭則是唐代三彩。

(四)元明清瓷扁壺

元代扁壺造型、來源多樣。如前揭有北方生產的源於契丹系統的立式圓腹扁壺,也有景德鎮、龍泉和磁州窯生產的方形扁壺,還有帶柄的鳳首扁執壺。其中,後兩者為元代新出器形。

方形扁壺一般頸肩及兩側有系,方便攜行,可能源於草原民族的同形金屬扁壺。1973年北京市安定門外元大都遺址出土了元代白地黑花雲龍紋四系扁壺。唇口、直頸,壺身扁方形,腹部扁平微鼓,平底。頸兩側各有雙系。腹部兩側分別用黑彩繪出龍、鳳紋,並劃出鱗片和羽毛,腹側飾卷草紋。英國倫敦維多利亞與艾伯特博物館藏的一件元青花龍紋扁壺,唇口、直頸,壺身扁方形,腹部扁平微鼓,平底。頸兩側各有螭龍形雙系。壺頸部繪卷草紋,腹部兩側分別繪出如意雲頭海水龍紋,如意雲頭內填鳳穿花,兩側雲肩內填折枝菊花,腹側繪纏枝牡丹。英國大維德藝術基金會藏的一件元代龍泉窯龍紋扁壺,圓唇微外卷、束頸、扁腹,略呈倒梯形,腹部略鼓,平底。肩部頸兩側有對稱的四泥片貼塑的長方系,一側腹壁近底處有二泥片貼塑的長方系。壺兩面腹壁裝飾紋樣相同,在雙陽線“亞”字形開光中模印趕珠雲龍紋,壺兩肩貼塑朵花各一。

這些扁壺在元代瓷器中佔極小的比例,器形具有一定的北方民族色彩,但紋樣皆為當時瓷器上常見的圖案,沒有顯著的異域文化風格,反映出當時的文化融合。元代扁壺的造型也沒有延續至明代。

明清瓷扁壺最早出現在永樂時期,宣德時期也有燒造。造型有雙耳葫蘆扁壺(即抱月瓶)、蒜頭口綬帶扁壺和雙耳背壺等器形。這些器形皆屬於模仿西亞銅器造型,但紋樣皆為中國瓷器上常見的圖案,已經成為學術界的共識。這類瓷扁壺又成為清代康熙、雍正官窯模仿的對象。

細說非主流陶瓷“扁壺”的源流

圖五

明妃出塞圖中的扁壺(轉引自倪亦斌《看圖說瓷》第81頁)

如,1994年景德鎮市珠山東門頭出土的明代永樂青花輪花紋葫蘆扁壺,葫蘆形口,直頸微束,口沿下與肩部之間各有一寬泥片系,扁圓腹,兩面微鼓,橢圓形圈足。釉色白中閃青,圈足內施釉,青花藍豔,濃重處有暈散和黑色斑點。頸部飾纏枝菊紋一週,腹部飾輪花紋,圍一圈卷草紋(圖六:1),與伊斯蘭文化中的印花雙耳陶扁壺造型如出一轍(圖六:2)。而康熙朝仿品的器形略有變化,一般直口略大。圓角長方形圈足,足牆較高,足沿外撇。如康熙紅彩纏枝花綬帶葫蘆扁壺(圖六:3),與永樂扁壺造型細節上雖略有差異,但承襲關係明顯。

細說非主流陶瓷“扁壺”的源流

圖六

1.永樂青花葫蘆扁壺(江西景德鎮珠山御窯廠出土) 2.伊朗印花雙耳陶扁壺(引自《明代瓷器中伊斯蘭因素的考察》) 3.康熙紅彩纏枝花葫蘆扁壺(引自《明清瓷器鑑定》)

結語

中國陶瓷燒造歷史中,扁壺是文化特徵鮮明的器形,但燒造數量小,燒造時間斷續不定。促成這個現象產生的因素總的來講有兩個方面,一是開放和包容的社會文化環境,一是制瓷技術達到了一定水平。開放和包容的社會文化環境吸引了外來文化和物質文明的輸入,制瓷技術達到一定水平才能對這些通常為貴重材質的舶來品進行仿製,從而成為我國陶瓷史上的一類別致產品。

漫長的古代歷史中國的國門開合不定,這就造成了陶瓷扁壺在發展中的不連續性,帶有鮮明的階段性。但不論源自哪個地域和哪個文化的扁壺,在進入中原後就慢慢融入中華文化之中,成為中華文明的符號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