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JD選校攻略 (下篇:T14以後地理位置與排名的權衡)

美國JD選校攻略 (下篇:T14以後地理位置與排名的權衡)


James Wang,律政留學諮詢顧問。NYU LLM,並獲Dean’s Graduate Award(半獎),紐約州律師。曾以NYU International Finance and Development Fellow的身份在世界銀行總部實習,也曾在美國律所Cleary Gottlieb工作,並獨立在美國法學期刊發表英文學術論文若干篇。James曾獲Jessup國際法模擬法庭中國賽區冠軍與國際賽“前100最佳辯手”,並擔任NYU隊教練;曾擔任Vis East Moot國際模擬法庭仲仲裁員。(作者特別感謝某T14 JD在讀的Eddy同學對本文的貢獻。)


四、14後:排名與地理位置的糾結


上篇分析了T14裡面地理位置不重要。但出了T14,地理位置就很重要,但也不是說完全不用管排名。原則上,排名越接近14的邊緣,排名越重要;排名越遠離14,地理位置越重要。


在詳細論述14後學校的檔次區分之前,需要說明以下論述的依據:一方面是筆者自己的觀察,還有向美國JD在讀生/畢業生、career advisor以及資深獵頭請教的結果;另一方面也是有數據支撐的,不是靠感覺。

每年每所經美國律師協會(American Bar Association, “ABA”)認證的法學院都會披露其就業數據 (見http://www.abarequireddisclosures.org/EmploymentOutcomes.aspx),其中有一個指標是以進入Big Law為職業目標的中國學生需要關注的,就是進入Law Firms of 501+ Size的畢業生人數,除以畢業生總人數,得到的比率。


在中國,律所的size當然不能作為律師檔次高低的標誌,比如“某科”,雖然size大,但業務檔次不高,所以在業內reputation不佳,大家都懂的。但在美國情況有所不同,雖然最精確的評價律所檔次是用Vault的律所reputation排名,但ABA的數據裡並沒有一項是“畢業生進入Vault 50/Vault 100的人數”。因此,我們姑且把size在501+的律所認為是Big Law,這樣雖不精確,但也八九不離十,在美國size大到501+規模的律所,Vault排名也不會太差,比如Baker, DLA Piper等,至少它們在紐約、硅谷等一線辦公室開出的薪水也是統一的“十九萬刀”這個level。


但這個Big Law比率也是有侷限性的,比如,Yale的這個比率只有可憐的0.25(Columbia高達0.65),但不能說Yale的就業不好、不如Columbia; 事實上,Yale的畢業生以當商業律師賺錢為志向的學生本來就少,大多數都有公益、學術、政治等其他方面的理想,以他們的實力,完全可以輕鬆地去Big Law,但他們不去,而是選擇了Clerkships, Government, Public Interest, Education等其他道路。再比如,BU與GWU兩校的地理位置都十分優秀,分別位於東海岸僅次於紐約的市場波士頓和DC,排名與reputation都相當,看它們的畢業生進入Big Law的比率,BU為0.33,GWU為0.22, BU高了GWU不少。事實上,兩校的就業一樣好,造成GWU的Big Law比率偏低的原因是其地處DC,政治與司法資源豐富,許多優秀的畢業生(憑實力可以去Big Law的)選擇了Government與Clerkships。


具體來講,14學校的檔次大體上這樣分:


1. UCLA/UT-Austin/Fordham


美國JD選校攻略 (下篇:T14以後地理位置與排名的權衡)


UCLA與UT-Austin兩校,排名常年緊跟T14,UT-Austin還曾進入過T14,就業上屬於僅次於T14的梯隊(UT-Austin所在地不是六大法律市場這一事實也不影響其良好的就業)。


Fordham由於地處曼哈頓核心,校友遍佈紐約各大律所, “Top 14 + Fordham”的說法絕非戲言,其就業或許不能說比UCLA和UT-Austin好多少,但也絕對不比排名15/16的兩校差。


2. T30裡排名較高或地理位置較好的學校


美國JD選校攻略 (下篇:T14以後地理位置與排名的權衡)


這裡說的T30是一個大概的概念,T30的排名每年波動很大,有的學校今年在30內,明年就去30外了。比如BC,最新排名31,但過去很多年份都是在30以內的,我們一般還是認為BC是一所T30檔次的學校。


這些學校裡就業較好的主要包括Vanderbilt/WUSTL/USC/Notre Dame/BU/GWU/Emory/UC-Irvine/BC。這些學校要麼就是排名常年都靠前的,比如Vanderbilt/WUSTL常年穩居T20, 雖然地理位置不佳,但就業也不錯;有些是以地理位置取勝的,比如USC/BU/BC/GWU;有些學校,比如Emory,地理位置不好不差(Emory所在地亞特蘭大,雖不是六大法律市場,但當地有可口可樂這樣的大公司,比類似ASU/Iowa這種強很多),排名也還行(進過T20,這兩年在25附近波動)。


值得強調的是,T30裡面有一些雷區一定要避免,比如ASU/ Iowa/Alabama/Georgia, 雖然排名看起來比較高,但地理位置極差,就業情況非常不樂觀,Big Law比率都在0.1以下,ASU更是低到可憐的0.04。所以,千萬不要迷信排名!


3. T50裡實力較強的學校以及T100裡地理位置極佳的學校


這一檔的學校分兩類。其中一類是T50裡實力較強的學校:


美國JD選校攻略 (下篇:T14以後地理位置與排名的權衡)


這裡面,有些是大型的公立大學,比如UIUC/UC-Daivs/Indiana-Bloomington/Ohio State/Wisconsin-Madison/University of Washington。這個系列的學校裡,也不乏地理位置還不錯的,比如位於加州離舊金山一個多小時車程的UC-Davis,位於西雅圖的University of Washington(西雅圖雖不是六大法律市場,但也是西海岸大城市,當地有波音、星巴克等大公司總部以及不少硅谷科技公司的分公司)。所以,這兩所地理位置較好的學校相對來講就優於Wisconsin-Madison這種地理位置不佳的。


還有些是有獨特優勢的學校,比如歷史悠久、小而精的William and Mary和Washington and Lee,比如地理位置不錯的George Mason(位於DC近郊的Arlington, VA),Pepperdine(位於洛杉磯遠郊的Malibu, CA)和Yeshiva (位於紐約曼哈頓,本身地理位置和就業是不錯的,但由於學校猶太教的背景,錄取上對中國學生並不友好,就算錄取,中國學生或許也會對其宗教傳統感到uncomfortable, 所以我們一般不建議學生申這個學校)。


美國JD選校攻略 (下篇:T14以後地理位置與排名的權衡)


第二類便是排名比較靠後(大致位於50-100間)但地理位置極佳的一些學校。由於其位置極佳,它們的就業不遜色於上面所列的T50裡實力較強的學校。具體包括:


  • 位於紐約的Brooklyn Law School/St. John’s University
  • 位於波士頓的Northeastern
  • 位於DC的American University
  • 位於芝加哥的Loyola-Chicago/Chicago-Kent
  • 位於舊金山的UC-Hastings
  • 位於洛杉磯的Loyola Marymount


這裡尤其推薦Brooklyn Law School, 無論是就業還是轉學數據(數據顯示,Brooklyn Law School是同城的Columbia最大的轉學生來源校),在這個區間的學校裡都是Number One!和同處紐約、排名相近的St. John’s比起來,交通更方便(Brooklyn Law School位於Downtown Brooklyn,而St John’s位於Queens)、錄取方面對國際生更友好、給獎學金更慷慨、就業與轉學數據也略好一點,絕對是LSAT在相應區間申請者的首選!


還有一所學校值得單獨提一句,那便是排名近些年排名80-100之間的Case Western Reserve。或許是其理工科較強的緣故,在中國人中名氣很大,LSAT在相應區間的許多中國學生都想申請。然而,此校地理位置一般,就業與轉學其實都不如上面列出的那一些地理位置優越的學校,尤其不如Brooklyn Law School。但許多中國學生“愛面子”,覺得Case Western Reserve好歹是一所響噹噹的大學,而Brooklyn Law School連大學都不是,名字聽起來很“野雞”。那麼,到底是要“面子”,還是要“裡子”,這就是每位申請者自己的選擇了。


4. T100以外地理位置優越的學校


美國JD選校攻略 (下篇:T14以後地理位置與排名的權衡)


如果LSAT分數實在無法突破,需要選擇T100以後的學校,那麼一定要選地理位置好的學校才有出頭之日。推薦這麼幾所:


  • 位於紐約的New York Law School和Hofstra(位於長島,算紐約郊區吧)
  • 位於DC的Catholic University of America
  • 位於波士頓的Suffolk
  • 位於芝加哥的DePaul
  • 位於硅谷的Santa Clara


這裡面尤其推薦New York Law School。這所學校常被嘲諷為“山寨NYU”(尤其是像筆者這些NYU Law的學生)。但其實New York Law School是一所非常正經、規範、甚至可以說是reputable的法學院。其地理位置優越,在曼哈頓下城,校友也遍佈紐約各Big Law,連招聘標準最嚴、逼格最高的頂尖律所Wachtell都有好幾位New York Law School的校友(但是Wachtell卻看不見排名24的Arizona State University的校友,這就是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講一個有趣的經歷:筆者的MPRE(NY Bar考試的一部分)是去New York Law School的考場考的,這所學校的硬件條件很不錯,不遜色於NYU Law,還記得身邊的一位NYU Law的老外同學感嘆了一句:“Such a decent law school!”


總的來說,筆者寫這篇文章的目標,不去追求像LLM選校那篇給出詳細到“A校遠高於B校略高於C校”這樣的建議,“授人以漁”的目的大於“授人以魚”。一旦瞭解幾大法律就業市場、地理位置與排名的權衡、進入Law Firms of 501+ Size人數除以畢業生總人數比率的算法,讀者如果遇到了拿不準的選校問題,完全可以自己去分析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