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家 詩人 愛國者——王秋湄先生的早年軼事

“興中會時期之革命同志” “民國前革命報人”

革命家 詩人 愛國者——王秋湄先生的早年軼事

孫中山像


王秋湄先生的一生是極其豐富多彩的,他早年參與了孫中山先生倡導的推翻滿清之革命運動,為興中會、同盟會的早期會員,被民國元老馮自由譽為“興中會時期之革命同志”、“民國前革命報人”,與革命先覺孫中山、黃興、章太炎、胡漢民、馬君武、黃節、潘達微均有交往。

1912年,廣東都督胡漢民頒佈《改元剪辮文告》,文告一經公佈,廣州、南海、順德各地剪辮踴躍,據記載僅一天之內剪辮者就達二十萬人之多,此文告出自黃節之手,而孫中山選定黃節執筆即由王秋湄先生所推薦。

革命家 詩人 愛國者——王秋湄先生的早年軼事

民國時期剪辮子老照片


同年5月,受孫中山先生之邀,在廣州參加土地稅座談會,他向孫中山先生面陳“行政官自肥”的憂慮,呼籲民國革新政治。

1918年,王秋湄先生之父王鶴鄰先生過世,章太炎為其親自篆額,墓誌銘為黃節所書。

交遊廣泛

革命家 詩人 愛國者——王秋湄先生的早年軼事

王秋湄先生像


民國時期,王秋湄先生有著廣泛的交友圈,在朋友中他被認為是“治學精勤,苦心孤詣,十年如一日” ,而且他“所作學問,並不甚求人知,他的方法,不拘牽於舊式,很注重邏輯條理,使人明曉,務要尋到真確的理解,充量發揮所得的意見,‘讀書不為古人欺’,這句話,是他可以自信的。”。

在諸多友人中,王秋湄先生以政界和文化界友人為最多,特別是廣東籍的政要,同時他們也是同盟會的早期會員,如孫中山、胡漢民、馬君武、黃節、潘達微、葉恭綽、陸丹林,張善子等。

除廣東籍的政要外,他還與黃興、章太炎、蔡鍔、宣古愚、餘紹宋、何澄等政界人物交往密切。

著名詩人

革命家 詩人 愛國者——王秋湄先生的早年軼事

黃節像


在政界友人中王秋湄先生與黃節先生最為莫逆,二人性情、政治主張亦相近,曾同住北京宣南的高井衚衕,切磋學問達五年之久。

革命家 詩人 愛國者——王秋湄先生的早年軼事

葉恭綽題《攝堂詩選》


革命家 詩人 愛國者——王秋湄先生的早年軼事

王秋湄先生《攝堂詩選》手稿


他們均擅長寫詩,在詩壇有“唐面宋骨”之名,作詩風格亦相似,而王秋湄先生精通佛法,黃節先生好詮釋《詩經》,因此略有小異,二人之友葉恭綽認為“他日,與晦聞(黃節字)詩並行,比之郊、島之於韓、耒、觀之於蘇,其殆庶幾乎” ,這也算葉氏對他們詩學的一種較高評價。

革命家 詩人 愛國者——王秋湄先生的早年軼事

王秋湄先生《攝堂詩選》手稿


清白自居

王秋湄先生終生清白自居,脫離政壇後,多次拒絕了政要的邀請,甚至不惜得罪當權者。

日軍侵華期間,他為了擺脫偽政權的糾纏,毅然和一些友人斷絕了往來,可見王秋湄先生是非常愛國的,也是十分有骨氣的。

同盟會老友吳公幹去世後,其家人生活陷入困境.當時上海一位名人寫信想請汪偽主席汪精衛幫忙.吳家人拿到信後,心有猶豫,便找王秋湄世伯商量,先生雖與汪在辛亥革命前已相熟,但表示國難當頭,不可求汪,並在信上批語退回,最後自己設法籌款幫吳家解決了經濟困難。

革命家 詩人 愛國者——王秋湄先生的早年軼事

王秋湄先生《攝堂詩選》手稿


澤及後人

1947年王秋湄先生去世後三年,其後人品學兼優,考取北京大學,但因家庭經濟拮据,無力負擔學費。當時北大校長鬍適先生知道後,批示對革命功勳的後代,免除其一切學雜費,並免費食宿,以示對革命先賢后代的照顧。(未完待續)

(作者鄒典飛系北京書法家協會會員、北京京派書法研究會副會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