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中俗人“舊京印壇翹楚壽石工眼中的摯友和同行

王羽儀

“雅中俗人“舊京印壇翹楚壽石工眼中的摯友和同行

壽石工


(5)三十華年王羽儀,鐫畫像武梁祠。異軍突起將奚似,手段悲翁一見之。長興王羽儀雨簃。


“雅中俗人“舊京印壇翹楚壽石工眼中的摯友和同行

王羽儀繪《舊京風俗百圖》局部


王羽儀為舊京畫家王夢白弟子,亦工繪事,他曾創作完成了一百零三幅描繪舊京風土人情的畫稿《舊京風俗百圖》,齊白石作詩讚曰:“濁世如君舉目稀,不為盜吏道非低”,在舊京頗富名氣。

“雅中俗人“舊京印壇翹楚壽石工眼中的摯友和同行

齊白石為王羽儀作題跋

此前筆者對王羽儀瞭解不多,從壽石工的詩來看,王羽儀應精通篆刻之道,此時正值三十華年,他曾將武梁祠畫像刻於印章之上。

“雅中俗人“舊京印壇翹楚壽石工眼中的摯友和同行

王羽儀刻肖形印


王羽儀曾為壽石工多次刊印,其中存圖像印數種。王羽儀篆刻似乎取法趙之謙,加之由於他精擅繪畫,故此他的印章佈局新穎,屬於舊京印壇異軍突起者,從詩中可見壽石工推許後生之意。


鍾剛中

(6)頭白蟲魚懺昔狂,桴堂或者遜槐堂。心肝鏤盡渾無那,奇氣縱橫意可降。南寧鍾剛中子年。

“雅中俗人“舊京印壇翹楚壽石工眼中的摯友和同行

鍾剛中


“雅中俗人“舊京印壇翹楚壽石工眼中的摯友和同行

鍾剛中題“運斤成風”印


鍾剛中在舊京篆刻界名氣不低,他的篆刻以吳昌碩為基,對黃牧甫的“光潔”及趙之謙的留紅法有所借鑑,進而上溯秦漢,蒼茫雖不及吳昌碩,但細膩剛勁中有自己的面貌,故能破繭而出,頡頏於舊京諸多篆刻名家。

“雅中俗人“舊京印壇翹楚壽石工眼中的摯友和同行

鍾剛中刻“萬玉樓”印

用中國臺灣篆刻家王北嶽先生的話講:“後來桴堂先生越刻越好,真是大家面目。

”鍾剛中弟子王任先生曾追憶其師鍾剛中治印強調“刀法”必須服從“筆法”,要先有“筆味”,再求“刀味”,治印時需用銳刀,雖然薄而略小,但要縱橫馳騁,刀痕陡直利落,像以尖筆寫渾厚之線條,能達到此境界需具備深厚的功力。

“雅中俗人“舊京印壇翹楚壽石工眼中的摯友和同行

鍾剛中刻“懷瑾握瑜”印


且印人不要做匠人,要做文人,治印不能成匠人印,要成文人印。

從他的印論來看,鍾剛中治印主張印從書出,要刀中見筆,筆中見刀,還需胸羅萬卷書,以文人襟度駕馭鐵筆。

和陳師曾相比,鍾剛中病故於1968年,長壽使其藝術得以進一步昇華,尤其是進入晚境,鍾剛中篆刻風貌獨具。故此壽石工曾多次請其刊印。

“雅中俗人“舊京印壇翹楚壽石工眼中的摯友和同行

陳師曾刻“積石不食”印


壽石工此詩主要談及鍾剛中,順便提及陳師曾(陳師曾號槐堂),壽先生先肯定了鍾剛中篆刻的功力深厚,但或許認為鍾在藝術成就上不及陳。

1942年鍾剛中為壽石工刊“闢支尊者”邊款記:“倦眼拋書剩仰天,餘悲作篆意綿綿。更無頑石能言語,晝靜齋空絕可憐。 人書閱世今俱老,甓碎叢殘剩此廬。欲鏤心肝應語盡,真成頭白篆蟲魚。務喜先生正荷,甑,壬戌臘月。”

,此邊款為鍾剛中作《刻印罷題》詩,鍾剛中詩集中收錄詩和邊款略有不同。此詩應為鍾剛中對壽石工此詩(“頭白蟲魚懺昔狂,桴堂或者遜槐堂。心肝鏤盡渾無那,奇氣縱橫意可降。”)的回應,可見二人關係應不錯。

“雅中俗人“舊京印壇翹楚壽石工眼中的摯友和同行

鍾剛中刻“蠻語東堂”印


作為舊京的重要印人鍾剛中,他對篆刻下過很深的功夫,且印風取法於吳昌碩、黃牧甫、趙之謙之間,壽石工雖然不客氣的認為其篆刻成就不及陳師曾,但詩文最後一句提到了鍾剛中篆刻中精髓在於其中縱橫的“奇氣”。

(未完待續)

(作者鄒典飛系北京書法家協會會員、北京京派書法研究會副會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