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過了多少歲就開始“貶值”了?


女人過了多少歲就開始“貶值”了?

女人過了多少歲就開始“貶值”了?(原問題)

女人二十五歲以後受人關注的少,女人三十歲以後更沒人搭理,這是正常現象。因為社會的諸多因素是這樣判定女人的,令人匪夷所思的是,更多的女人也這樣判定自己。歸根到底,究竟啥時候開始“貶值”,又是怎麼個“貶值”法?這全是女人自己決定的。

看了大多女人因為有車有房、事業收入頗豐又長的不醜,卻非“宅”即“剩”起來,這不能說不是女人的悲哀。因為從實質的角度講,即使這樣的女人,當然也有把自己標榜起來,做個好的價錢嫁出去的嫌疑,所以,價錢高了,代價也高了,尋個買主也自會水漲船高,於是表面光鮮地“宅”其實是事實上無奈地“剩”。

因為從保鮮期的理論講,“花期”就那麼幾天。摘花的手並不缺,“適齡之花”也不缺,缺的卻是機遇,付出的是時間成本。

如果,從智慧和能力的角度講,女人是不會“貶值”的!她們有優雅的個性,有敏銳的洞察,也有飽滿的情緒,更有堅韌的耐性,如果加上足夠的學識和寬闊的胸襟的話,真是少有男人能娶得起的。

但是問題又來了,別的不說,學習能力和有意識塑造自己能力不說,單就簡單的健身保持體型,能做到的女人少之又少。

原因何在?面對這個世界,女人更謹慎,因為沒多自信。女人更現實,因為她們對時間更加患得患失。女人更喜歡直截了當,她們自命不堪一擊。她們更願意一勞永逸,她們天生地怕變動。

所以,速成的東西她們更喜歡,有“保鮮期”的東西她們更看重,能夠一勞永逸或者不勞而獲的事物她們更鐘情。她們也喜歡幻想,但更願意腳踏實地;她們不相信自己有左右事物的能力,所以更願意拿自己的資源——容顏——換得自己擔心的東西——穩定和舒適。

什麼更穩定?更舒適?那就是金錢。那就是擁有金錢的適齡男人,最好是樣子不反感的有錢的適齡男人或者純粹只金錢和自己。

這就是貌似熱情浪漫的婚姻背後的互補型或者她們自認為的等價型結合,並用道德的枷鎖和共同孩子的親情緊密聯繫在一起。

“女人的資本是年輕美貌”。這是古今中外唯一能通行的公理。

所以,關於年輕和貌美的事物最受女人吹捧,並且最好以最小代價獲得。從這個角度講,女人就是最精明的商人。所以也就有了“女人過了多少歲就開始~貶值~的論調”。

在女人身上,“你的體型就是你的認知”、“你的體型就是你的自律”更加中肯。

其實,這個社會更加重視“女性知識工作者”,女人也可以內化自己,成就自己,完滿自己,獨立於自己優雅的天空。當然這也是唯一“不貶值”之路,這也是所有人,包括女人男人的“增值”之路。

我不想也不願看到時至今日,資訊如此發達、科技如此進步、社會如此繁榮的今日,有人依然以年輕和顏容來看待女人的“保鮮期”和“貶值”。

當然,努力的女人並不少,智慧的女人也在增加。祝她們更好,更幸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