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航su1492航班:事故已造成41人遇難,其中包括2名兒童。

俄航su1492航班:事故已造成41人遇難,其中包括2名兒童。

當地時間5日下午,俄羅斯航空一架蘇霍伊100(SSJ-100)客機在莫斯科謝列梅捷沃國際機場緊急降落時起火。CNN援引俄調查委員會消息稱,出事航班為莫斯科飛往摩爾曼斯克的俄航su1492航班。該班機飛行中突然折返回莫斯科謝列梅捷沃機場,並在緊急降落時起火。事故已造成41人遇難,其中包括2名兒童。

【空難逃生自救手冊】

飛機失事時,我們該如何自救?

這是一個相當難以回答的問題。 一次飛行可以劃分為起飛、初始爬升、爬升、巡航、下降高度、開始進場、最後進場、著陸8個階段。以1.5飛行小時的航段來說,每個階段在整個飛行過程中所佔的時間比例不同,發生事故的幾率也不相同。總的說,起飛和著陸佔總飛行時間的6%,但事故幾率卻高達68.3%,所以有“黑色10分鐘”之說。

一、飛機上有保命座椅嗎?

俄航su1492航班:事故已造成41人遇難,其中包括2名兒童。

這是英國民航局委託、由格林威治大學實施的研究成果。逃生可能性最大的座位是對著緊急出口的那排座位和緊急出口前面及後面的一排座位。最危險的座位是距離緊急出口6排和更遠的座位。該研究表示:坐在飛機前面的乘客,從火災中安全逃生的可能性是65%,而坐在飛機後面的乘客逃生的可能性僅為53%。坐在過道里的乘客從火災中安全逃生的可能性是64%,而其他乘客在這種情況下安全逃生的可能性僅為58%。

二、認識“黑色10分鐘”

乘坐飛機旅行對現代人來說已是越來越平常的選擇,但由於飛行在天空這塊人無法掌控的區域,人們潛意識中不免認為飛機是一種很危險的交通工具。

事實如何呢?據國際民航的統計,航空仍是遠程交通最安全的方式,飛機失事幾率遠小於其他交通工具而且它正變得越來越安全。30年前,重大事故的發生率為每飛行1億4千萬英里一次,如今是14億英里才發生一起重大事故,安全性提高了十倍。換一個說法來計算的話,可以這樣比方,一個人每天坐一次飛機,要3223年才遇上一次空難。全球累計空難喪生的人數還不及全球3個月內死於車禍的人數。

但飛機失事常在瞬間,如果在高空,除非能順利迫降,否則一旦墜毀往往同時引發爆炸,旅客生還的幾率極小。從這個層面上來說,空難的後果又是最嚴重的。但不少對逃生常識一知半解的旅客懷有僥倖心理,對起飛前空姐的演示和機上的逃生手冊視而不見,一些慣坐飛機的旅客對逃生設備的使用方法也不熟。

所謂飛機的“黑色10分鐘”,是指絕大多數空難都發生在飛機起飛階段的三分鐘與著落階段的七分鐘。但事故一旦發生,留給機上旅客的逃生時間遠沒有三分鐘、七分鐘這麼長。業內人士認為,失事後一分半鐘內是逃生的“黃金”時間。此時無論是一個常識的錯誤或是設備使用的不熟練都足以致命。

三、空難三種形式:1、高空解體;2、起飛失事;3、降落墜毀;

1、在空中永遠要繫緊安全帶

如果遇到高空解體的狀況,不論坐在飛機的哪一個部位,生還希望都很渺茫,如2009年6月的法航A330空中解體,機上228人全部遇難。

即便生還的幾率渺茫,也要在空中繫好安全帶。不然的話,飛機尚未墜地,在空中翻滾的過程中,乘客就已經在機艙中被來回撞擊喪命了。

2、起飛失事:

數數座位離緊急出口差幾排

起飛後失事有可能是因為飛機出現故障或遭遇惡劣天氣。如果出現故障卻沒有爆炸起火,機上乘客有可能全部獲救;如果遭遇惡劣天氣特別是從空中下降到地面的氣流,飛機就會墜毀。比如2010年1月埃塞俄比亞航空公司波音737迎著狂風暴雨起飛,不久就墜落地中海,無人生還。

無論哪種原因,乘客在起飛前應觀察緊急出口在哪裡,儘量數一下從你這排座位到出口那排座位之間有多少座位,這樣即使看不見,你也能知道什麼時候趕到了緊急出口位置。

3、降落墜毀:

保持冷靜趕快逃離殘骸

一般飛機在降落時頭稍低,這時機頭最容易遭到撞擊,機尾則完好無損,這種狀況下,坐在機尾的座位是最安全的。比如此前的利比亞空難,機身完全粉碎,只有機尾基本保持完整。一些專家認為那名倖存的男童應該是坐在機尾部分。

只要所坐位置沒有發生撞擊和爆炸,乘客在保持頭腦冷靜的情況下,儘快遠離殘骸,生還幾率最大。

四、事故瞬間反應要快

是否有過這樣的經歷?當迎面一輛汽車飛馳而來,我們當中很多人腦中瞬間一片空白,下意識的反應不是馬上跳開,而是僵立原地等著車子撞。這種“來不及反應”,是人面對突發事件的正常反應,飛機爆炸前,機上旅客坐以待斃的事也確有記錄。因此旅客首先要鍛鍊自己的是第一時間跳出大腦空白狀態,冷靜地做出選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