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岁女童惨遭继母虐待:孩子,我该如何保护你?

虐童,一个恶魔般的词。只是读到,就让人悲恸。孩童无辜,我经常感叹,何必如此心狠手辣,我们谁没年幼过,于情于理,都需要安全的成长空间。

可惜对有些幼童而言,成长之路漆黑空洞,伴随暴力与血腥。日后他们步履维艰,辛酸度日,更多是无人知晓,独自承受,承担着强行被不公和无理加身的重负。

我经常想:我们该怎么保护每个脆弱的孩子?可能时至今日,我只稍稍积累了点儿知识上的认知,或许能算有些许进步。


4岁女童惨遭继母虐待:孩子,我该如何保护你?


01、我们从未陌生,只因虐待从未停止


有一部高分纪录片《盖布瑞案:消逝的小生命》,不知你看了没?我看了,还没看完,但已经觉得不适。难怪每集片头会有提示字幕:本片包含虐待儿童相关的图像和对话,或引起部分观看者的不适。

纪录片讲的是一个叫盖布瑞的8岁小男孩,在医院检查时,医生发现他身上有多处伤痕,尽管全力抢救,还是没能将他救活。从盖布瑞的伤口判断,他在生前曾经受过严酷虐待,施虐者正是其父母。

虐待手段极其残忍,用勺子烫、绳子勒、数据线鞭打、软气枪打、棍棒打,让他挨饿,吃猫砂,锁入漆黑的小柜子,泡在冷水里等等,无所不用其极。

看到这些,我会情不自禁想到最近正热议的黑龙江4岁虐童案。女童满身伤痕,奄奄一息。此类事情近些年一桩接一桩,施虐者往往是孩子的父母,借以血缘之名,将暴力进行到底。

每当这时,人们便会引用伊坂幸太郎的名句:“一想到为人父母居然不用经过考试,就觉得真是太可怕了!”可怕不假,可仅是停留在怕上,又有什么意义?

让我们继续回到盖布瑞一案,实际上,很多人都曾发现盖布瑞不对劲。比如他的老师,总是看到孩子带伤来到学校。得知孩子的伤是被妈妈打的,老师本想介入,却被校方阻拦。

他只能向儿童和家庭服务部举报,让社工去孩子家里调查,结果第二天盖布瑞带着更严重的伤来到学校,老师既愤怒又心酸,想帮他又不敢帮,怕加重孩子的痛苦,只能寄希望于儿童和家庭服务部。

可这是能寄托的地方吗?这里的每个社工需要负责几十个孩子,根本顾不过来。只要家长做些保证,就可以任由他们将孩子带走。

除此之外,还有路上擦肩而过的陌生人,盖布瑞曾向路人求救,路人则试图联系过家庭暴力专员,并给911打电话,可惜对方视而不见,最后他也无能为力。

可怜的盖布瑞,活活被虐待致死。是父母以及有关部门的失职,联手葬送掉一个孩子鲜活的生命。

孩子越年幼,越无力摆脱家庭的压迫。天地之大,他们无权选择。有些家庭就像泥潭,孩子们深陷的身体愈挣扎,陷得愈深。他们已经在缓缓下坠,死亡正在点点吞噬,而站在岸边的父母仍嫌不够,索性充当死神的帮凶,让死亡加速。


4岁女童惨遭继母虐待:孩子,我该如何保护你?


02、宏观社会学之外,用微观社会学看待虐待


通常情况下,虐待事件发生后,人们的议论点可以归为两部分:一部分是相应的法律制度,比如歹毒的父母该怎么判刑;另一部分则是孩子与父母日常的相处情况,究竟是什么原因致使虐待的发生。

这两部分,前者属于宏观社会学,后者属于微观社会学。简单说来:“宏观社会学观察的是整个社会的骨架,微观社会学观察的则是社会的基因。”

之所以想从微观社会学进入虐待一事,原因是最近我读到一本书《暴力:一种微观社会学理论》,作者是社会学理论大师兰德尔·柯林斯。

在柯林斯看来,人们相处的过程,即是情绪积累的过程。累积起的情绪,可能有正向和负向两个变化途径,他将这个过程称为“互动仪式链”。如果是积极的情感叠加,当然有益无害。反之,将可能酿成灾祸。那么此时的互动,无疑是敌对且危险的。

倘若先暂时抛开虐童事件,来看待同等力量对比下的暴力,柯林斯认为,真正的暴力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因为人们都有摆脱不掉的恐惧和紧张。在此类情绪的干预下,是武力还是妥协,往往倍受考验。

然而如果双方的力量不成比例,比如孩子和成人之间,存在巨大的力量悬殊,暴力反而可能一触即发。孩子若是哭闹,将会让成人的怒火加剧,形成恐慌下的进攻。甚至有时孩子什么都没做,仍会因不作为而受伤。成人会将他们的不作为,视作隐形的挑战。

柯林斯通过本书,想传达给读者一些与暴力相关的,但是可能会被我们忽略的现象。相比于社会制度等宏观诱因,微观诱因同样不容忽视。互动仪式链与情绪相连,控制不住的情绪一旦被触发,将会在孩子和成人之前形成“斗场”,这时候受虐的多数是前者。


4岁女童惨遭继母虐待:孩子,我该如何保护你?


03、远离和借力,是避免受虐的良方


世界之大,人心复杂。孩子变不成钥匙,不要指望时时刻刻能及时关注。于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便会在虐童事件发生后一次次被提起:如何才能避免类似事件的发生?

有时孩子处于被动方,或者说即便是成人,也无法料事如神,算不准暴力何时会发生。更何况是不谙世事的孩子,判断力尚不完整,除了“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似乎再无“偏方”。可即便如此,也并非毫无办法。

如果我们仔细看过曾发生的虐童案例,就会发现部分案例里,在暴力爆发前,通常有暴力倾向的显现。只是孩童毫无意识,把偶尔发生的某种怪现象,只当作是偶然,然而偶然累积起来,将是必然。

这就要求我们的孩子提高警惕,凡是不友好的突发情况,哪怕只是出现苗头,也要及时远离。有时可能是一个眼神,或是一个假动作。

如果提前没能料到,很不幸暴力发生了,我们的孩子该怎么办?假如是成人,首先不要逃避暴力,但是也不要以暴制暴,尝试去控制自己和对方的情绪,能说通道理最好,说不通就借助更强大的力量,报警来解决。

但对孩子来说,与对方讲理就算了,有效的办法是:直接选择外界求助,避免二次伤害的降临。

至于求助是否确实有效,暂时我只能说因人而异。因为有关部门能否切实履行职责,谁也不敢保证,毕竟有很多案例告诉我们,责任心的丧失,最终直接把孩子推入火坑。有关部门应做的本该是不推卸,结果反而是层层推。

要知道,我们无法干预法律。在它面前,我们说了不算。因此所谓的宏观社会分析,虽然有道理,却难以落地。这时候兰德尔·柯林斯的微观社会分析,反倒值得借鉴。


4岁女童惨遭继母虐待:孩子,我该如何保护你?


通过他的论述,再经过我对部分案件的一些分析,我认为发现暴力倾向并及时远离,和向外界借力,这两个方法还算可行。

最后我想说,在危机爆发前,我们必须要采取防患于未然的手段,起码要交给孩子必要的自我保护措施(前提是,这类父母非禽兽)。更为重要的是,如果生下他/她,是为了找一个撒气筒,真不如不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