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在微妙平衡下的中东小国,身在天堂,稍不留神就会跌入地狱

处在微妙平衡下的中东小国,身在天堂,稍不留神就会跌入地狱

黎巴嫩位置图

  黎巴嫩共和国,简称黎巴嫩,位于亚洲西南部地中海东岸,东部和北部与叙利亚接壤,南部与以色列(边界未划定)为邻,西濒地中海。它是一个十分独特,不像一般人想象中长袍裹身,面纱覆面的阿拉伯国家。

  近代,尤其是近十几年来,它一直是由阿拉伯基督徒占主导地位、各宗教派别保持权力平衡的阿拉伯国家,是阿拉伯世界中一个名副其实的西方式国家,是中东地区最西化的国家之一,首都贝鲁特号称东方巴黎。

处在微妙平衡下的中东小国,身在天堂,稍不留神就会跌入地狱

贝鲁特

  其国境内高耸云间的黎巴嫩山脉阻挡了来自地中海的水汽,形成了发源于山间的河流并提供着稳定丰沛的降水,这在中东被认为是宜居的天堂。

  但是在战乱年代,这里就会成为各国各教派争端的前线,成为一片混乱的地狱。

  3000年前腓尼基人在此创造了辉煌的商业文明,此后凭借密集的人口和优良的港口属性,黎巴嫩一直维持着地中海沿岸航运中心的地位。相对开放的宗教环境,更是让各国商人都愿意在这里做生意,进一步助推了黎巴嫩的商业繁荣。

  公元前64年,古罗马占领了黎巴嫩,并修建了举世闻名的巴尔贝克神庙,该神庙是世界上保存最为完整的最大的罗马古建筑之一。

  历史上,波斯、阿拉伯、土耳其、叙利亚,都曾入侵黎巴嫩,但是都没有能在复杂的山区地形中彻底征服这个地区。这里便成为了一些小众教派躲避追杀的最佳藏身之所。

  基督教马龙派(和伊斯兰教天然是异教)、伊斯兰教德鲁兹派(被穆斯林认为并非自己人)、伊斯兰教什叶派(和多数派逊尼派相比的小众群体)以及部分和主流观念稍有分歧的逊尼派穆斯林,全部躲进了黎巴嫩这个大熔炉。

  在千年的争斗中,这些教派各自拥有了自己的地盘。基督徒主要控制沿海商业地带,穆斯林控制了贝卡谷地的农业用地。

处在微妙平衡下的中东小国,身在天堂,稍不留神就会跌入地狱

阴云笼罩下的贝鲁特

  可以说,除了教派复杂一点外,这个国家本应前景无限,只是他的邻国一个比一个不让他省心。

  1943年11月22日,黎巴嫩摆脱法国委任统治正式宣布独立,成立黎巴嫩共和国。

  1948年5月14日以色列建国,随后爆发了一轮又一轮的中东战争,巴勒斯坦难民如潮水一般涌向黎巴嫩南部,严重改变了黎巴嫩的教派格局。

  1975年激进基督徒与巴勒斯坦游击队爆发冲突,其他各方势力也逐渐卷入其中,黎巴嫩长达15年的内战就此爆发。叙利亚总统阿萨德趁机派出部队,军事占领黎巴嫩东北部近30年。

  1992年—2004年,白手兴家成为亿万富豪的拉菲克·哈里里5任黎巴嫩总理,哈里里执政后大幅减税,并贷款数十亿美元用于黎巴嫩重建,还争取到了44亿美元的国际援助。在他的努力下,黎巴嫩社会安定,经济恢复发展,贝鲁特也再现了“中东小巴黎”的荣光。

  2005年2月14日,他在贝鲁特一所著名的五星级酒店——圣乔治酒店门外被由一名自杀式狙击手所引爆的汽车炸弹炸死。

  拉菲克·哈里里死后,黎巴嫩人民空前地团结在了一起。在贝鲁特市中心哈里里的坟墓前,基督徒在胸前划着十字,穆斯林背诵《古兰经》祷告。相当于全国人口四分之一的百万黎巴嫩人,举着“我们都是黎巴嫩人”的标语走上街头,要求叙利亚从黎巴嫩撤军。

  最终叙利亚军队迫于压力撤出了黎巴嫩,结束了长达30年的占领。黎巴嫩人将这一声势浩大的群众抗议运动称为“独立大起义”,西方媒体称之为“雪松革命”。

  完全独立后,拉菲克·哈里里的次子萨阿德·哈里里(Saad Hariri)出任黎巴嫩总理稳定局势。

处在微妙平衡下的中东小国,身在天堂,稍不留神就会跌入地狱

萨阿德·哈里里

  2017年穆罕默德·本·萨勒曼成为沙特新王储后,成立最高反腐委员会,当晚就逮捕了多名王子和涉事官员,哈里里的Saudi Oger公司也被控参与洗钱。当天身在沙特的小哈里里发表声明辞去黎巴嫩总理职务。

  但是黎巴嫩国内实在找不到能代表逊尼派与伊朗支持的什叶派黎巴嫩真主党和西方及以色列支持的马龙派基督徒相抗衡的人物。

  于是在法国,埃及等国斡旋下,2017年12月5日萨阿德·哈里里正式宣布撤回辞职声明,继续执掌大局。

  可是在沙特的飓风行动和周边中东大国不断升级的博弈中,黎巴嫩的和平稳定还能持续多久,没有人知道答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