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要不要集中耕种?这个新规出台,将有大批“农场主”发起来

近几年来,农村的生活状态和农民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很大改变,当下来讲,大部分农民都不再把种地当成自己唯一的收入来源和生活依靠,没有谁家再死守自家那一亩三分地,外出打工或自己做些生意买卖已经成了农民的生活常态。有些家庭会把家里的土地留给老人耕种,有的是到了收种的时节回来打理一下,有的干脆摞荒不种。

土地要不要集中耕种?这个新规出台,将有大批“农场主”发起来

农村的年轻人更是不愿在家种地。大多数农民的孩子要么就通过刻苦学习考上大学,想方设法进入城市工作;要么就趁年轻时候进入城里打工,没有多少人愿意留在家里去种地,大多数20岁以下的农村年轻人根本就不会种地。“70后懒得种地、80后不愿种地、90后不提种地、再往后不会种地”,已经成为了农民对种地态度的真实现状。

土地要不要集中耕种?这个新规出台,将有大批“农场主”发起来

怎样才能破解“未来谁来种地”的难题?近日,农业农村部印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高质量发展规划(2020-2022年)》,计划利用3年时间,通过建立制度机制、加强补助扶持、营造社会氛围等方式,培育起一大批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和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等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农村土地逐步合并形成适度规模经营,重新焕发勃勃生机。

土地要不要集中耕种?这个新规出台,将有大批“农场主”发起来

不管从农民“不愿种地、不会种地”的生活状态和思想观念上来看,还是从现代农业发展前景及生产效益来看,逐步实现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经营是农业发展的一大方向,这不但可以破解“未来谁来种地”难题,而且还能有效提高土地产出率,提升农业发展的质量。

土地要不要集中耕种?这个新规出台,将有大批“农场主”发起来

近年来,我们国家是对规模农业发展及新型农业主体的成长一直是大力鼓励和支持的,相继印发《关于加快构建政策体系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意见》《关于实施家庭农场培育计划的指导意见》《关于开展农民合作社规范提升行动的若干意见》《关于加快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指导意见》一系列文件,规模农业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也有了一个较快发展。

土地要不要集中耕种?这个新规出台,将有大批“农场主”发起来

但总体上讲,这方面存在的问题和短板制约依旧突出。规模农业经营总体上规模较小,产业化、现代化程度较低,很多都存在经营不善、跑路弃耕的问题;农民专业合作社管理跟不上,带动力不强,有的甚至存在骗取国家补贴、耕地大面积摞荒的情况。另处,虽然说国家大力鼓励土地流转,由于还没有完善的制度机制,没有建立土地流转市场,农民流转土地的积极性不高,等等。

土地要不要集中耕种?这个新规出台,将有大批“农场主”发起来

在农业农村部这次印发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高质量发展规划(2020-2022年)》中,鲜明提出坚持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坚持把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放在首位,坚持增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对小农户的引领、带动和服务能力,坚持因地制宜,不搞一刀切,在培育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等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方面,拿出了很多真招实招。这个新规出台,将会促进土地集中耕种规模进一步扩大,将有大批“农场主”发起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