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水的新聞,鐵打的被噴,足協冤嗎?

一場新冠疫情給世界足壇都按了暫停鍵,中國職業聯賽也沒能例外,然而,中國足壇暫停卻不消停,話題層出不窮,熱度絲毫不減。

近日,足協的新動作又一次成功引起了人們關注的目光。

2019年8月中國足協新一屆領導班子上任,對中國足協所管轄的所有中層部門進行了人員和職能的重新分工和調整。在今年5月,調整後全新的足協各部門正式啟動。調整後最大的變化是原來的中超、中甲、中乙三個聯賽部與准入部、註冊部、競賽部和裁委會合並,組成新的大競賽部,為各級別聯賽、盃賽、青少年比賽提供服務和保障。足協主席陳戌源親自分管國管部、秘書長劉奕則分管競賽部、副主席高洪波分管男足青訓、孫雯則分管女子部與女足青訓。

流水的新聞,鐵打的被噴,足協冤嗎?

主要分管領導

消息一出,“中國足協部門數量削減一般”的話題自然又引起了廣泛熱議,足協精簡機構的嘗試,可以看出了是在對國足出路的探索與嘗試,出發點雖不錯但顯然球迷們並不買賬,不少球迷認為“換湯不換藥”,也有不少球迷則認為“作用不大”。醬油君特意去幾家主流體育媒體下,截取了部分留言。

流水的新聞,鐵打的被噴,足協冤嗎?

部分評論

其實,這並不是足協第一次被批評,甚至可以說足協已經習慣。我們回顧一下聯賽停擺期間國內足壇比較出名的熱點新聞,會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總結起來就是:流水的國內足球新聞,鐵打的足協被噴!

醬油君陪大家梳理一下:

今年3月初,媒體曝出天津天海股權轉讓的新聞,一時間引起廣泛討論,輿論風向總結起來是表示吃驚以及遺憾並順便譴責足協。

之後不久,恆大抗議中超公司處罰的新聞一時間快速登上各大媒體體育版塊的頭條,支持恆大和反對恆大的雙發展開激烈的討論,並順便一起譴責足協。

再之後,中超聯賽何時會恢復引起了熱烈的討論,媒體和球迷通過各種平臺闡述了各自意見,除此之外也沒有忘記順便批評足協一番。

接著,天海又一次成為關注的焦點,天海的准入問題成為了討論的核心,隨著媒體的深挖和討論的不斷深入,足協漸漸成為了輿論批評的中心。

之後,恆大公佈新球場概念圖,個性且獨特的造型,自然會引起熱議,讚美之詞和諷刺之詞針鋒相對,雙方產生激烈的討論,令人意外的是,這樣一則新聞的討論區同樣有很大一部分批評足協的聲音。

沒幾天,媒體透露中超聯賽可能在4月底恢復消息。球迷們紛紛表示贊同或者擔憂或者反對,當然同樣沒有忘記批評足協。

再往後的熱點新聞同樣沒有躲過這個“怪圈”,不論新聞的內容如何,足協往往會成為眾矢之的。

平心而論,有時會為足協的尷尬處境感到委屈,常常被推到風口浪尖。顯然,足協的口碑受到了國足成績的影響,但不可否定足協也應該為國足的成績負有責任。一直以來,中國足球在發展的道路上足協總是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常常會出現一些令人咋舌的“政策”。這麼多年來,足協的領導一批換了一批,改革一次接著一次,每一任都希望短期內提高國足成績,但卻都忽略改變國內足球環境、牢固足球根基,每一次都顯得急功近利。

“流水的新聞,鐵打的被噴”,這個問題其實就是中國足球職業化的問題,足協想要改變現狀,需要有良好的態度,職業的公平,少一些曾經的官僚作風,多一些市場化的內容,制定長遠的計劃,臥薪嚐膽。中國球迷並不虧欠中國足球的,恰恰相反,中國足球要歉球迷很多,國足擁有著最廣大最單純的球迷,他們執著耐心堅守;他們“刀子嘴、豆腐心”;他們常常起誓再也不看國足,卻又一次次違背誓言……

流水的新聞,鐵打的被噴,足協冤嗎?

熱情的國足球迷

足協“精兵簡政”,高洪波、孫雯這兩位功勳名將也都“擺”在了合適的位置,但願這一次是好的開始,能給仍在“寒冬”中的中國足球帶來希望,給球迷們帶來希望。

流水的新聞,鐵打的被噴,足協冤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