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封城期间武汉的小哥

网约车-汪勇

记,封城期间武汉的小哥

武汉疫情成为全球焦点的时候,金银潭医院,令人听而生畏,更别说靠近。

护士说,当时我看到他的第一眼,愣了一下:“我没想到有人会接这个单。”在搭上汪勇车后,护士一路上一言不发,默默抽泣,一直哭到下车。

那天,汪勇接送了接近三十个医护人员往返金银潭医院,一天下来,腿抖个不停。

汪勇说,他在平台上看到有护士发单,目的地距离医院有几十公里那么远,他就接了。

“去还是不去”当时很纠结,但又很想去做这个事情。没敢告诉家人,汪勇一个人默默地花了一个小时做心理斗争。最后下定决心“去”。老婆是个心理脆弱的人,没经历过什么大事;父母又上了年纪,不能让他们担心。所以,我决定一个人扛下这件事情。

告诉老婆说,自己接触了疑似病患,害怕被感染,只能先睡在快递仓库暂时隔离7天,没问题才能回家。

和医护人员接触多了,知道,事实上,在全国医疗救援队来之前的一个星期,金银潭医护人员都是连夜奋战,能睡到床的人有10%,剩下的都是靠椅。

病人的呻吟声、对讲机24小时呼叫,持续待在这样的氛围里,任何人精神上都难以承受,更别提好好休息了。所以,有些医护下班后宁愿选择走4个小时步行路程,对她们来说,也是短暂的休息。

记,封城期间武汉的小哥

记,封城期间武汉的小哥

想吃米饭

汪勇不单单只是接送医护上下班。他还募集到了2.2万元,为倒夜班的医护提供泡面和水。

后来有一个护士发朋友圈说,好想吃米饭,汪勇看到后下定决心第二天一定让她们吃上白米饭。

很快就有餐馆老板对接了,16块钱一份,一天100多份。第二天,武汉一家酒楼老板找到汪勇说,可以免费提供盒饭,一天1500份,分别提供给金银潭医院、新华医院和协和医院。

但对接餐馆的负荷太大了,产能也已经到顶。所以汪勇又考虑,能不能有一家专门的供餐餐厅,乘着这个想法,汪勇一天跑了20多家餐厅谈合作,结果金滏山餐厅,一拍即合。

记,封城期间武汉的小哥

金滏山餐厅开始免费供餐

2月5日,金滏山餐厅开始供餐,两荤一素,很快解决了金银潭医院的就餐问题。

剩余的产量,每天供应给滴滴司机240份。

可惜的是,2月7日,武汉当地的食品安全部门登门查封了这家餐厅,要求停止营业。原因是在疫情关键期,只允许几家指定单位生产供餐,且该资质目前无法申请。

沟通一天未果,无奈之下,汪勇又联系了几家定点供餐单位,发现对方说一份盒饭成本价40元,募集的资金根本负担不起。

但随后事情又开始出现转机。

武汉一家本地企业“Today便利店”解决了用餐问题:每天提供金银潭医院所有支援团队的用餐,以及每天支持滴滴车主免费午餐300份。那天,汪勇他们又感受到了阳光!

记,封城期间武汉的小哥

Today便利店提供的免费盒饭

任何资源 但一呼百应

作为一个没有任何资源的人,一路走来,汪勇特别感谢那些追随的志愿者和大企业的帮助。

大家都在为这个事情努力,汪勇谦虚地认为自己只是一个组局的人。出行、用餐——每组一个局,交给每一个人管理,自己再腾出手来做其他事情。

因为平日里和医护人员接触得多,了解到医护,生活上的支援也是必不可少。比如,眼镜片坏了,手机屏碎了,需要买拖鞋、指甲剪、充电器甚至秋衣秋裤,在群里通过接龙喊一声,很快就有专人采购,帮医护们搞定。

记得有一次,上海医疗队的两名医生过生日,汪勇帮他们买了蛋糕,过了一个难忘的生日;还有一次,因为医院里空调不能开,医护最缺的是用来保暖的无袖羽绒服,汪勇把商超的羽绒服买得一件不剩,又在广州定了1000件优衣库。

记,封城期间武汉的小哥

汪勇说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是,医护人员需要一批防护鞋套,整个武汉市都断货,后来在淘宝线上找到一个商家有货,但在距离武汉市区55公里的鄂州葛店,因为商家也是一名新冠肺炎确诊患者,发不了快递。

汪勇连夜开车去取,带回来了2000双。

汪勇每天不停地做事,不停地解决问题,只要医护人员呼唤汪勇,汪勇随时都在。

汪勇至少对接了1000名医护人员和3000名驰援武汉的医疗队。

记,封城期间武汉的小哥

2月2日,汪勇发布朋友圈写道:“这么多天我扛住了,但护士的一句关心让我泪流不止。”

汪勇后记:

人这一辈子碰不到这么大的事情,不管做什么,尽全力做,不后悔。其实想想,我开始做这件事的初衷很简单,一天接送一个医护人员可以节省4个小时,接送100个就是400小时,400个小时,医护人员能救多少人,怎么算我都是赚的。

2月13日晚,妈妈的朋友看到了我的视频,电话告知了妈妈,对我表示极大的支持。

在亲戚朋友眼中,我从小都不是省心的小孩,直到现在父母还在为我操心,帮我带孩子,补贴我的家用,还好,这次办的事儿没给你们丢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