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義裡呂布公認無敵,平話中黃忠無對手,歷史上典韋比關羽強

三國時代的那段歷史氣壯山河:英雄輩出,群雄逐鹿。當時的各路名將經過《三國演義》的廣為流傳後,越發變得家喻戶曉。《三國演義》裡的武將對決戰例是一大亮點,而其中名將們的武力值似乎也成了人們最為感興趣的話題。不過演義畢竟只是文學作品,該名著主要依據《三國志平話》的基礎上加工而成。而平話又是以《三國志》進行文藝修飾的文學作品。有句話叫做:"一千個人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在不同的三部作品裡,所有的猛將的表現還真不一樣。與演義裡的"呂布為三國最強"武將人設不同,平話本與正史裡的最強猛將均不是呂布。接下來就一起仔細分析三個不同版本的前三猛將。

演義裡呂布公認無敵,平話中黃忠無對手,歷史上典韋比關羽強

如果要問誰是演義裡最強的猛將,那麼我想呂布應該是公認的最強武將了。呂布,字奉先,外號呂溫侯。呂布能夠排名三國第一,憑藉的是自身無敵的實力。虎牢關之戰,呂布一出馬連勝穆順、方悅、武安國、公孫瓚四人,隨後在體力有所消耗的情況下又獨戰張飛五十回合、硬抗關羽、張飛夾攻五十回合。即使劉備、加入了關、張圍攻呂布的戰團,呂奉先依然可以全身而退。

此外,濮陽城一戰,呂布惡鬥典韋、許褚、夏侯惇、夏侯淵、李典、樂進六位名將,結果也毫髮無損地成功撤退。許褚平過馬超,典韋和許褚一個水平,夏侯兄弟武力一流,李典、樂進也實力強勁。就整個演義裡的所有名將來看,沒有一個人可以像呂布這樣無敵。因此呂溫侯可以鎖定《三國演義》武力值第一猛將的頭銜,不接受反駁!

演義裡呂布公認無敵,平話中黃忠無對手,歷史上典韋比關羽強

趙雲,字子龍,是三國時代的名將,同時也是演義裡的完美武將。在《三國演義》的描寫裡,趙雲長得帥,武力值高,人品好,一生還沒有嘗過失敗的滋味。長坂坡之戰,趙雲於百萬軍(演義裡說曹兵百萬)裡救出了主母甘夫人與小主劉禪。此外,趙子龍還在救人的過程裡順手解決了五十多名敵將,並"順走"了青釭劍一把。

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時,已經七十高齡(演義裡說趙雲七十歲)的趙雲還力斬韓家五虎。趙雲一生從沒有吃過敗仗,此外也沒有受過一次傷。在許多人的眼裡,常山趙子龍似乎有挑戰呂布的實力。可惜因為呂布與趙雲在時間與活躍地方上的差距,兩人沒有進行過"巔峰對決"。而趙雲也沒有溫侯一敵六位猛將的表現,所以這裡只能屈居第二。

演義裡呂布公認無敵,平話中黃忠無對手,歷史上典韋比關羽強

張飛,字翼德,是蜀國有名的五虎將之一。張三爺一生也表現非常神勇,而且還是《三國演義》中唯一的曾三次戰平呂布的名將。當年劉備在徐州打拼過一段時間,而呂布也在那個時候投靠過劉備兄。可呂溫侯不是個厚道的老實人,他多次和劉備發生了摩擦。一次,張飛搶了呂布買的戰馬,兩人一言不合就打了起來,雙方使出了渾身解數鬥了一百回合並戰平。本來張三爺也有排名第二的可能,但他有個愛喝酒的毛病,最後還因喝醉了被手下人害死了。所以三爺的貪杯毛病影響了其排名,這裡只能排到第三。

演義裡呂布公認無敵,平話中黃忠無對手,歷史上典韋比關羽強

若按照平話版的三國劇情來看,溫侯呂布根本排不進前三。老黃忠可以說是《三國志平話》中的最強虎將。平話裡,關羽進攻長沙,但他不是一對一地和黃忠對決,而是與魏延、張飛一起圍攻黃忠。在這個版本的劇情中,魏延先於黃忠歸順劉備,而張飛也與關羽一起進攻長沙。也因此張、關、魏三人圍攻老黃忠,而老黃也似乎"呂布附體"一樣力敵三人,最後黃忠也是毫髮無損。魏延武力值絕對高於劉備,而關、張也是一等一高手,所以魏、關、張的組合強於劉、關、張,黃忠妥妥的平話第一猛將。

演義裡呂布公認無敵,平話中黃忠無對手,歷史上典韋比關羽強

張飛、張益可以算得上是平話並列第二的勇將。張三爺曾經兩次打敗了呂布。第一次,張翼德以六十回合擊退了呂布。第二次,三爺領著燕雲十八騎再次趕跑了呂布。張飛除了與關、魏圍攻黃忠以外,他都沒有讓人詬病的地方。紫烏城一戰,張益曾與張飛打了三天,兩人"約戰千百餘合"都分不了勝敗。由此可見,張益與張飛不分伯仲。這兩人都可並列第二。

正史對於武將之間的對決幾乎沒有什麼詳細描寫,但卻對那些猛將有過破例。典韋可以說是《三國志》裡最強的虎將。正史裡,關羽使用的武器沒有被提及,而人家典韋的武器卻真的是八十斤沉重的鐵戟。濮陽攻防戰,典韋拿著十把鐵戟死拼敵人,並且憑藉一己之力打退了對方。宛城戰,典韋大手一揮就打斷了敵人的十多把長矛。再後來,這位猛男打急了,抓著兩個人當武器與敵人惡戰,最後英勇犧牲。無論怎麼看,典韋都是《三國志》裡最厲害的人。

演義裡呂布公認無敵,平話中黃忠無對手,歷史上典韋比關羽強

歷史上雖然關羽沒有過五關斬六將,也並未殺過華雄,更沒斬過文丑,但他卻真的秒殺了顏良。白馬一戰,關羽於萬馬軍中"刺"死了顏良。正史裡,沒有提到關羽使用的武器是青龍偃月刀,也沒有什麼地方說過他騎的是赤兔馬。就整個秒殺顏良的過程來看,關羽憑藉硬實力斬殺了名將顏良。其他地方的關羽也比較給力,可以說他僅次於典韋。

正史裡,沒有提過趙雲長坂七出七進,但卻有文鴦樂嘉城七出七進的真實戰例。當時司馬師廢了魏帝曹芳,大將文欽起兵討伐司馬師,其十八歲的兒子文鴦一戰成功。文鴦一個人面對八千兵將,直接七次衝擊敵人,又七次殺出包圍,並且斬殺敵人幾百,最後打得所有敵兵沒有人敢上前追趕。如果說演義裡的長坂坡之戰是趙雲表現自己的舞臺的話,那麼正史中的樂嘉城突圍戰就是文鴦的成功之作。

演義裡呂布公認無敵,平話中黃忠無對手,歷史上典韋比關羽強

三國後期,蜀國五虎將已經不復存在,魏國五子良將也都做古,吳國猛將們也基本早已死亡。但這個時期出現了文鴦,他為後期的三國時期增添了幾分光彩。就正史裡的樂嘉城表現,完勝《三國志》中的趙雲、馬超、許褚等其他名將。所以他排正史第三的話沒有什麼毛病。

《三國志平話》中的黃忠基本上就是另一個"加強版"呂布的化身。對於歷史上的典韋就更加恐怖了,畢竟《三國志》裡使用八十斤重武器的猛將似乎還沒有,除了這位猛男以外。所以綜合比較一下,可以發現演義與平話到底是文學作品,裡面的最強猛將多少有些英雄神話的誇大色彩。畢竟在《三國志》的描寫裡,還沒有哪個人可以面對三名以上的猛將毫髮無損的。而歷史上真正的猛將是像典韋、關羽、文鴦這樣的比較符合事實的勇將,他們在正史裡顯得是那麼的真實。不過如馬超、許褚、太史慈等名將卻因為名額有限而排不進前三,根本不了榜,多少讓人看著覺得有些可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