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紹兵敗官渡,多虧此人相救,否則將死無葬身之地

縱觀漢末三國曆史,官渡之戰無疑是其中最具轉折性的一戰。經由官渡一戰,實力最強的袁紹集團由盛轉衰,而實力稍弱的曹操集團則勢力大增,最終基本統一了北方地區。

袁紹兵敗官渡,多虧此人相救,否則將死無葬身之地

官渡之戰,袁紹十萬大軍基本灰飛煙滅,八萬士卒被曹軍坑殺。而在官渡兵敗後,身為袁軍主帥的袁紹更是險些喪命。就在這一危急時刻,多虧袁紹帳下的一名武將相救,袁紹才能得以生還。正因如此,袁紹才能在官渡敗北後,迅速平定冀州叛亂,勉強又熬過了兩年。

袁紹兵敗官渡,多虧此人相救,否則將死無葬身之地

那麼,這位在危急時刻救過袁紹性命的武將究竟是誰呢?史書中又有著哪些關於他的記載呢?

根據《後漢書·袁紹傳》所記載:“紹與譚等幅巾乘馬,與八百騎度河,至黎陽北岸,入其將軍蔣義渠營。至帳下,把其手曰:‘孤以首領相付矣。’義渠避帳而處之。使宣令焉。眾聞紹在,稍復集。”關於此點,《資治通鑑》對此也有著相似的記載,即:“袁紹走至黎陽北岸,入其將軍蔣義渠營,把其手曰:‘孤以首領相付矣!’義渠避帳而處之,使宣號令。眾聞紹在,稍復歸之。


袁紹兵敗官渡,多虧此人相救,否則將死無葬身之地

通過上述兩種記載可知,這位在關鍵時刻保住袁紹父子性命的武將,便是蔣義渠。蔣義渠之所以能夠在關鍵時刻保住袁紹的性命,其實與袁紹當初的不經意安排有關。

官渡之戰爆發時,蔣義渠受袁紹之命,駐紮在黎陽北岸,而袁紹的大軍主力則在黎陽南岸。經由烏巢一戰,黎陽南岸的袁軍主力一潰即散。面對士氣高漲、來勢洶洶的曹軍,袁紹、袁譚父子被迫丟棄大軍,只率領了八百騎兵倉皇逃竄。

袁紹兵敗官渡,多虧此人相救,否則將死無葬身之地

也正在此時,駐守在黎陽北岸的蔣義渠率眾迎接逃亡的袁紹,使得袁紹才有了一個暫時安全的營地。可以說,在當時的情況下,如果沒有蔣義渠這一支軍隊的存在,就憑袁紹和他殘存的八百騎兵,極有可能在逃亡途中死在曹軍手中。

袁紹兵敗官渡,多虧此人相救,否則將死無葬身之地

​因此,就這一意義而言,蔣義渠無疑是袁紹的救命恩人。如果沒有蔣義渠,袁紹有很大概率死無葬身之地。

正如袁紹所說““孤以首領相付矣”,袁紹的性命確實在當時託付給了蔣義渠。

袁紹兵敗官渡,多虧此人相救,否則將死無葬身之地

也正是憑藉著蔣義渠的這一僅存的袁軍營地,袁紹才能逐漸招攬殘兵敗將,逐漸地恢復了自己的勢力。當時冀州各地叛亂不斷,袁紹便用這一勢力逐漸平定了叛亂,從而才勉強保住了冀州,史稱“冀州城邑多叛,紹復擊定之。”--出自《三國志·袁紹傳》

袁紹兵敗官渡,多虧此人相救,否則將死無葬身之地

綜上所述,袁紹兵敗官渡後,處於生死存亡一線,多虧有了其帳下武將蔣義渠的護衛,才得以生還,並逐漸恢復勢力。需要指出的是,儘管袁紹逐漸恢復了勢力,但經由官渡一戰,早已是元氣大傷,與當初不可同日而語。兩年之後,袁紹便在萬般憂愁中,發病而死。

以上是本人原創內容,歡迎大家一起探討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