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味”叫“家的味道”

有一種“味”叫“家的味道”

“菜市場”,對於中國的老百姓來說,是一個再不能熟悉的名詞,也是距離生活最近的地方。在這裡你能看到最普通的“人情味”,也能體會到最平凡的“家味”。

記得應該是4歲那年,全家人一起搬入了新家,在距離新家不遠的地方有一個菜市場,對於那個物質還很匱乏的年代,菜市場是每天人們必去的地方,這也是通往姥姥家唯一的一條道兒。

有一種“味”叫“家的味道”

不同於現在的生鮮超市。一條窄馬路,兩邊擠滿了三輪車,車上都是各式各樣的蔬菜瓜果,讓人眼花繚亂,肉鋪的老闆拿著蒼蠅拍悠閒地趕著蒼蠅,小販們則不停地吆喝著,身邊永遠都是穿梭在各個攤位前的人,耳邊永遠都傳來討價還價的聲音。而進入菜市場的人們,一心只想著“今天吃什麼”。

有一種“味”叫“家的味道”

每天放學後,我都跟著姥姥一起去買菜。小販看到姥姥,熱情的打著招呼“又去接小孫子放學了”,“是啊是啊”,姥姥笑著回應著。在我的記憶裡,姥姥總是挑幾個雞蛋,買一點南瓜,然後像是自言自語的告訴我:“你爺爺每天都要吃雞蛋,買多了就不新鮮了”,“那南瓜呢”我問姥姥。“聽說南瓜能防癌,蒸一點給你爺爺”,邊說著邊從衣兜裡小心翼翼地取出一個小手絹,把錢遞給小販,臨走還不忘和小販們嘮幾句。

北方人多以麵食為主,而姥姥的麵疙瘩湯,就是我吃過最棒的美食,每當我想吃好吃的,姥姥就會給我做一碗,稠稠的一碗湯裡放滿了姥姥親手揪的麵疙瘩,配上一點辣椒油,冒著熱騰騰的香氣,一股腦的吃下去,感覺無比的幸福。過年過節,姥姥更是大清早就從菜場買一大堆的菜,在廚房裡忙活起來,而我和姐姐們最盼望的就是去姥姥家,給蒸的饃饃上點紅點,大人小孩圍坐一旁,嘮嘮家常,有說有笑,其樂融融。

有一種“味”叫“家的味道”

時光荏苒,當年那個熱鬧的菜市場早已不見了蹤影,姥姥也離開了我。現如今,路過的時候會看一眼,往日熱鬧的情景偶爾也會浮現在眼前,慢慢地我才明白,小時候,喜歡吃姥姥做的麵疙瘩湯,喜歡跟著姥姥去菜市場,喜歡和姐姐們搶著給饃饃點紅點,都是因為四個字“家的味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