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俗话:观音好做,玉帝难当

王某不才,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藤田镇人氏。记得王某年幼之时,父亲曾经教我一句俗话:“

观音好做,玉帝难当。

每年双抢的时候,割完稻子的人家,希望老天爷下雨,这样就可以灌水耕田了。还在割稻子的人家,希望老天爷不要下雨,这样就有太阳晒稻谷。

玉帝给龙王下旨,让龙王下雨,没割完稻谷的人家,就会骂玉帝乱下雨。玉帝不下旨,龙王就没法下雨。等水耕田的人家,就会骂玉帝不下雨。

观音菩萨,是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的干活。观音救了苦难的人们,人们肯定会感谢观音菩萨。观音菩萨救苦救难,无论如何也不会挨骂。

江西俗话:观音好做,玉帝难当

观音菩萨影视形象,图片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

玉帝下旨下雨要挨骂,不下旨下雨也要挨骂。于是乎,我们家乡就有了“观音好做,玉帝难当”的俗话。

笔者早年曾在福建某报社打工,我在闽南地区,也听到类似的俗话:“妈祖好做,天公难当。”

玉帝谁也没见过,皇帝在历史上却很多。历史上的皇帝们做的许多事情,没法让所有人满意,就免不了挨骂。

以大唐太宗文皇帝李世民为例,他的许多治国之策,都是让一群人受益,但是会让另一群受损。受益的人,肯定会大赞万岁。受损的人,肯定会在背后骂万碎。

唐高祖李渊开国之初,为了鼓励家族子弟奋勇杀敌,把一大群家族子弟封为郡王。李虎名下的上百名后代,不是已经封王,就是在等待封王。

江西俗话:观音好做,玉帝难当

玉帝影视形象,图片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

李世民登基之初,就觉得父皇封王太多,老百姓要负担这么多王爷的花费,实在是太难了。李世民大声疾呼:“朕君天下以安百姓,不容劳百姓以养己之亲!

李世民的话,出自《资治通鉴》和《新旧两唐书》。翻译一下,就是说:“我当皇帝,是为了造福百姓,不是想让老百姓养我的亲戚!

李世民下诏,有功劳的李孝恭和李道宗、李道玄等人,继续当王爷。没有功劳的李道彦、李孝协等郡王,一律降为公爵。

李世民的诏书发出之后,老百姓纷纷盛赞天子圣明。李神通和李神符两位皇叔,却对李世民一肚子意见。

江西俗话:观音好做,玉帝难当

唐高祖影视形象,图片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

原因很简单,李神通有七个儿子,被唐高祖封为郡王。李神符也有七个儿子,被唐高祖封为郡王。李世民一声令下,他们的儿子,就被降为县公爵位了。

李世民利国利民的革新之举,动了宗室亲戚的蛋糕。被降等的几十位宗室亲戚,对李世民的革新之举,都有抵触情绪。

跟李世民同辈的宗亲,是敢怒不敢言。李神通和李神符,是李世民的叔父,两位老王爷,就倚老卖老,借题发挥对李世民说:“臣举兵关西,首应义旗,今房玄龄、杜如晦等专弄刀笔,功居臣上,臣窃不服。

李世民为了推进削王降爵的革新,强硬回怼李神通曰:“义旗初起,叔父虽首唱举兵,盖亦自营脱祸。及窦建德吞噬山东,叔父全军覆没;刘黑闼再合余烬,叔父望风奔北。玄龄等运筹帷幄,坐安社稷,论功行赏,固宜居叔父之先。”

江西俗话:观音好做,玉帝难当

李世民影视形象,图片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

李世民当众数落叔父是常败将军,把李神通怼得是无言以对。长辈毕竟是长辈,李世民还得给叔父面子。李世民接着安慰李神通说:“叔父,国之至亲,朕诚无所爱,但不可以私恩滥与勋臣同赏耳!

李世民连怼带哄,总算是把削爵的革新之举推行下去了。李世民的这项善政,除了被宗室批评之外,得到了臣民们的一致好评。

贞观初年,民部尚书裴矩奏曰:“突厥经常侵犯大唐边境,边民饱受其害,臣陛下恩准,给每户边民发一匹绢的补贴。(民遭突厥暴践者,请户给绢一匹。)”

李世民说:“鳏寡孤独,一个人算一户。有些大家族不分家,几百人也算一户。按照户数发补贴,对大家族不公平。朕觉得应该按照人口数量发补贴,这样才公平。(户有大小,岂得雷同给赐乎?)”

江西俗话:观音好做,玉帝难当

上一张作者王福星的照片,跟列位看官混个脸熟。

既然万岁爷发话了,补贴就“计口为率”。如此这般之后,原本可以多领补贴的小门小户,补贴就少了,他们就有意见了。原本领不了多少补贴的大户人家,就可以多领补贴,他们就谢主隆恩了。

兴一利,必有一害。务实的人,干什么事情,都有两面性。有人骂,就有赞。要想不挨骂,除非不在其位,不谋其事。在其位,谋其事,就要从大部分的利益出发。只要对大多数人有利,就不要怕少数人骂,必须坚决推行下去。

如果干一件事情,大多数人不满意,就必须停下来。举个例子,李世民在贞观初年,下诏修建洛阳乾元殿,就遭到了大多数人的反对。张玄素、戴胄、魏征等人,都反对修建乾元殿。

李世民从善如流,采纳众人的意见,放弃了乾元殿修建计划。李世民还重赏了张玄素和戴胄,给了他们高官厚禄。

江西俗话:观音好做,玉帝难当

尉迟敬德影视形象,图片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

再举个例子,李世民在贞观中期,想把子弟和程知节、尉迟敬德等功臣,分封到各地,让他们的子孙世袭官爵。李世民这么做,就等于是变相恢复了实行分封制。

李世民的分封诏书发出去之后,遭到了朝野一致反对。李世民就从善如流,撤销了分封诏书。

玉帝难做,但是必须有人做。做到了那个位置,对大多数有利的事情,就不要怕挨骂,该做还得做。对于大多数人有害的事情,就要从善如流,该撤销就撤销。

李世民就是这样治国,结果被誉为“千古一帝”。如果像李世民一样办事,玉帝其实也不难做。


本文史料来源:《二十四史》《资治通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