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理解“無中生有”?

層次的理解:貶義的。

表示捏造事實。

第二層次的理解:消極的。認為自然界的物質來自視而不見的空間;把本來不存在的事說成確有其事。

第三層次的理解:自然規律。宇宙很多看不見的東西,是生成我們看的見物質的基礎,可以參照《道德經》第二章原文去理解: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盈,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恆也。比如五行中說的金生水,這個水就是由看不見的溼氣冷卻得來的,也是無中生有。(不信你可以把一個金屬的盆放在室外一個晚上,早上盆裡就會有水,這就叫金生水)

第四層次的理解:生命覺醒、開悟。生命覺醒就是意識層次的提升,相當於破繭化蝶。要達到這個層次,就必須把物質層面的東西放下(無),才能獲得意識層次的提升(有),此時就能明白自己的天命並努力完成天命!修煉之人容易感悟到這點,當心足夠靜的時候(無我、致虛極),就會有更高意識層次的體驗(可以理解成超我、高我等),用語言沒法描述。

因此,生命要昇華,需要放下,需要做減法,不然就沒有辦法“無中生有”!

我希望普天之下的眾生此生都能體驗到第四層次的“無中生有”。

怎樣理解“無中生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