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浪》刷屏了,這是“後浪”們的模樣嗎?

“青年節快樂。”

許多人在早上睜開眼睛,發現B站獻給年輕一代“後浪”的演講刷屏了朋友圈。

一代不如一代”的觀念可以休矣。

“君子美美與共,和而不同”

“與B站的年輕人一起表達自己,擁抱世界”“我們在同一條奔流的河流中……”

很長一段時間,總有人像魯迅的“九斤老太”抱怨:“現在的年輕人啊,比我們當年差遠了……”


八零後亮相時,社會驚呼“垮掉的一代”,指責他們是“小皇帝”、“自私自利”,彷彿國將不國。


九零後登臺時,聽到的則是“墮落的一代”、“娛樂至上”的字眼。


零零後更是不時被冠以“腦殘”、“中二”的字樣。


你是否經常聽到這樣的話語? 是否早就習以為常?

但是直到今天,這種爭論一直很罕見,甚至還沒有突破。

年長者和新生代似乎永遠不和。這是人類社會一個永恆的話題,跨越世代、跨越國籍、跨越文化。

這到底是事實還是偏見?

《後浪》刷屏了,這是“後浪”們的模樣嗎?

也許,我們很幸運地遇到了這樣一個時代。

彷彿,無論在哪個時代,總能聽到“一代比一代更糟”,“世風日下”這樣的聲音。


但演講者何冰說:弱小的人才習慣嘲諷和否定,內心強大的人,從不吝嗇讚美和鼓勵。


每一代人的精神氣質都與時代息息相關。


而這個時代的年輕人面臨許多挑戰:高房價帶來的巨大壓力,移動互聯網所帶來的快節奏生活壓得人喘不過氣來,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但與此同時,我們也享受到大國崛起,全球化和互聯網的複合紅利。

《後浪》刷屏了,這是“後浪”們的模樣嗎?


沒有哪一代中國人比他們更瞭解全球化,寬容和開放。年輕時,中國加入了世界貿易組織。不久之後,中國主辦了北京奧運會和上海世博會。從小耳濡目染的他們是“地球村”的村民,有的年紀輕輕就出過幾次國。


沒有人會像他們一樣,只要他們動動手指,他們就可以瀏覽來自世界各個角落的信息,輕鬆享受前輩留下的知識,智慧和藝術。


他們是移動互聯網的原住民,思維被各種認知迭代不斷衝擊和刷新。他們的世界大小,不像上一代人取決於行走半徑,而是由獲取信息的廣度來決定。


事實證明,年輕人已經向世界證明了自己。

《後浪》刷屏了,這是“後浪”們的模樣嗎?

對於喜歡遊戲的觀眾來說,短片中的幾張鏡頭記憶猶新:


RNG粉絲在2018年的英雄聯盟(MSI),IG和FPX分別贏得了2018年和2019年的英雄聯盟冠軍頭銜的片段。

《後浪》刷屏了,這是“後浪”們的模樣嗎?

《後浪》刷屏了,這是“後浪”們的模樣嗎?

《後浪》刷屏了,這是“後浪”們的模樣嗎?

讓人不禁回想起僅僅十年前,電競遊戲被父母和老師視為洪水猛獸。喜歡玩遊戲的少年是“不務正業”的代名詞,甚至必須送往心理機構接受治療。《後浪》刷屏了,這是“後浪”們的模樣嗎?

但是,正是那些夢想著電子競技的年輕人。憑藉他們的堅持和毅力,逐步擺脫了電子競技的汙名標籤。從那時起,電子競技不再受人側目。


金色的雨,登峰造極、涅槃重生使人記憶再生,至今仍能在這代人的記憶中熱淚盈眶。

《後浪》刷屏了,這是“後浪”們的模樣嗎?

這一代年輕人無疑是幸運的,沒有人比他們更瞭解全球化,地球村和開放包容的含義。

“我看著你們滿懷感激,因為看著你們在陽光在奔跑的樣子,我們對自己說,得加油啊,不能被這些小年輕超過去。”

“我愛你們的自信,因為弱小的人才習慣嘲諷和否定。愛你們的大氣,君子美美與共,和而不同。你們有幸生於這樣的時代,時代有幸遇見這樣的你們。”

“奔湧吧,後浪。我們在同一條奔湧的河流。”這是熾熱的表白書,也是溫和的戰書。


《後浪》刷屏了,這是“後浪”們的模樣嗎?

正如何冰所說,他們出生後就進入了“不惑之年”,不需要對自己喜歡和不喜歡的事物感到困惑。


在這樣的背景下長大的年輕人從小就自由地探索自己的興趣,對自我認識之清晰,已經甩了上一代人一條街。

《後浪》刷屏了,這是“後浪”們的模樣嗎?

他們有絕對的底氣像電影《哪吒》中那樣:我命由我不由天,我是誰只有我自己說了算”。然後繼續朝著自己喜歡的方向走下去。

《後浪》刷屏了,這是“後浪”們的模樣嗎?

某些人可能會認為這部短片是主流媒體的宣傳視頻,並且其中出現的年輕人形象還不夠多樣化,沒有表現出當代年輕人的真實境遇。


但是,時代有幸遇見這樣的年輕人。

年輕人有幸遇見這樣一個時代,反過來說,時代也有幸遇見這樣一群年輕人。

他們不充當時代的“旁觀者和觀眾”,而是行勝於言,並以熱情和幹勁為自己代言,為時代定義。他們不是一代人,而是一個價值。

這不足恰恰如同90後、00後這些“後浪”一般——不完美,但充滿了無限的可能性。

在疫情期間,由90年代後期創作的許多視頻都傳遍了整個網絡。

B站的主持人林晨拍攝了武漢市普通民眾的街道,物價和生活,並製作了經過構思和剪輯的高質量的視頻,使更多人可以在武漢封城後看到城市的實際狀況。

清華博士清華博士畢導出品的《簡單算算,你宅在家裡究竟能為抗擊肺炎疫情做出多大貢獻?》利用數學建模知識,講述宅在家和每天出門戴好口罩的重要性。彈幕中的許多人說:“瞭解,留在家裡。”

這些年輕人制作的專業視頻已經成為新冠肺炎疫情的科普教學“清流”。他們對不滿足於“知其然”,希望“知其所以然”,並引導公眾瞭解規則。

除了專業的態度,這個時代的年輕人還熱愛生活,樂於分享。通過他們的努力,傳統已成為現代,小眾變大眾。

90年代後的李子柒於2016年開始拍攝田園詩般的視頻:穿著古裝,在自己的院子裡耕作,自耕自食,順應時令:桃花盛開時,她採摘酒;櫻桃成熟時,她選擇來做醬汁。豌豆黃了,再結結實實整上一頓豌豆涼粉…

《後浪》刷屏了,這是“後浪”們的模樣嗎?

歸園田居的恬靜淡然不僅受到中國人的歡迎,也受到世界各地無數人的喜愛。如今李子柒海外粉絲數已超過千萬。

還有許多年輕的創作者,他們與古代風格,中國服飾,民間音樂,中國舞蹈和現代流行文化相撞,並通過精心製作的視頻展現傳統文化的魅力。憑藉著無限的創造力,以華服為代表的傳統中國文化不僅在國內恢復了生機,而且使來自世界各地的小夥伴意識到了中國文化的魅力。

《後浪》刷屏了,這是“後浪”們的模樣嗎?

有人說這是一部取悅年輕人短片,“爹味太濃”。也正是有上一代人堅定地給予年輕人支持和讚美,才使這代人內心的火一直燃燒著。

我們暫時無法窺得全部的真相,但至少,當了解部分背後機制時,可以不那麼焦慮。

新一代年輕人並沒有什麼不同,他們也會老去,也會這樣去看待下一輩,並同樣發出“一代不如一代”的抱怨。

這個思維定勢也許還會長久地存在下去。

理解這樣一個機制,也許有助於年長者更加寬容地評價下一代人,也可以使得新生一輩在面對責難時更為平和,不再那麼憤怒和逆反。

時代的車輪滾滾向前,年輕一代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是現在越來越多的人堅定地支持和支持年輕人,讓我們更加堅信,未來,且看青年。

祝所有青年五一青年節快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