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動」00後步行100公里支援武漢,如今平安歸家,母親:恨不得打他一頓

「感動」00後步行100公里支援武漢,如今平安歸家,母親:恨不得打他一頓

18歲的朱如歸,

是陝西眉縣一名高二學生。

疫情期間,

見鍾南山院士和醫務人員逆行趕赴武漢,

他便決定也去前線支援抗疫工作。

「感动」00后步行100公里支援武汉,如今平安归家,母亲:恨不得打他一顿

大年初一,

朱如歸瞞著家人,

隻身一人從眉縣乘火車到西安,

再從西安到河南信陽。

因為疫情原因交通管制,

他便從信陽步行了一天一夜,

走了約100公里路到達湖北孝昌縣。

「感动」00后步行100公里支援武汉,如今平安归家,母亲:恨不得打他一顿

大年初四,

開始在孝昌第一人民醫院從事志願服務,

負責確診患者的飲食起居,

及隔離區的安全巡視。

工作期間,

朱如歸不僅盡職盡責,

連醫護人員都沒辦法搞定的70多歲老奶奶,

重新振作了起來。

「感动」00后步行100公里支援武汉,如今平安归家,母亲:恨不得打他一顿

在前線連續奮戰兩個多月,

4月8日,

解除隔離的朱如歸回到了家中。

「感动」00后步行100公里支援武汉,如今平安归家,母亲:恨不得打他一顿

後來,

朱如歸的媽媽說:

“(當時)出門就跟我說他跟同學出去玩,

我是在他老師的朋友圈,

看到他是去做了志願者,

既是高興也是生氣,

恨不得跑去把他打一頓。

但還是支持他。”

「感动」00后步行100公里支援武汉,如今平安归家,母亲:恨不得打他一顿

朱如歸說,

自己不是英雄,

只是做了自己能做的。

「感动」00后步行100公里支援武汉,如今平安归家,母亲:恨不得打他一顿

這位00後的行為,

也得到了頭條網友們的一致好評:

“好孩子,從你身上看到了00後的責任和擔當!”

“膽大心細,有擔當!”

「感动」00后步行100公里支援武汉,如今平安归家,母亲:恨不得打他一顿

其實在我們身邊,還有很多人,他們看似平凡普通,

但做起好事兒來,卻從不“手軟”。希望看完下面這些,頭條中的正能量事件,能讓你更加熱愛生活,覺得“人間值得”。

1

大四學生唐張超原本住在蘇州市區,

回鄉下看望爺爺奶奶時得知,

護士唐麗雯外出援鄂,

孩子爸爸工作又非常繁忙,

導致一年級兒子功課無人輔導,

家人很是擔心。

「感动」00后步行100公里支援武汉,如今平安归家,母亲:恨不得打他一顿

因為想著自己正好沒有開學,

唐張超便決定搬到鄉下,

為唐麗雯的孩子輔導功課,

每天不僅陪著上網課,

還將書上的重點難點,

單獨拎出來給孩子講一遍。

這一教就是兩個多月。

「感动」00后步行100公里支援武汉,如今平安归家,母亲:恨不得打他一顿

後來,

唐麗雯特別為唐張超寫了一封感謝信,

她稱要是自己輔導兒子功課,

肯定會暴脾氣,

但唐張超真的超級有耐心。

唐張超說,

疫情的前線我們幫不上什麼忙,

在後方給前線護士的孩子補習功課,

也算是為抗疫貢獻一份綿薄之力。

「感动」00后步行100公里支援武汉,如今平安归家,母亲:恨不得打他一顿

暖心認真又負責的小哥哥,

值得被稱讚。

2

向亞飛是新冠疫苗志願者,

編號006。

「感动」00后步行100公里支援武汉,如今平安归家,母亲:恨不得打他一顿

自武漢封城起,

向亞飛就一直在武漢做抗疫志願者。

不僅接送過醫護工作人員、

還開救護車接發熱病人40多天。

「感动」00后步行100公里支援武汉,如今平安归家,母亲:恨不得打他一顿

在得知招募新冠疫苗志願者的消息後,

又第一時間報名參加。

接種疫苗後,

他在指定地點隔離觀察了14天,

這14天也是自疫情以來,

向亞飛第一次休息。

在經過隔離後,

他並沒有閒下來,

又開始幫助農戶賣起滯銷水果。

向亞飛今年29歲,

是一家餐廳的經營者,

從大學起就開始做公益。

他說,

就是想給自己生活的地方做點貢獻,

做點自己能做的事情。

「感动」00后步行100公里支援武汉,如今平安归家,母亲:恨不得打他一顿

心存大愛,

感動人間。

3

前不久,

天津西站一名男子心臟驟停,

突然倒地。

正好有兩名醫生路過,

他們判斷倒地旅客為猝死狀態,

便輪流為其進行心臟復甦。

其中的女醫生更是不顧疫情,

情急之下摘下口罩,

為倒地旅客進行人工呼吸。

「感动」00后步行100公里支援武汉,如今平安归家,母亲:恨不得打他一顿

後來經過除顫,

倒地男子逐漸恢復了意識。

這位女醫生後來表示,

“當時沒有想太多,

就是一門心思想救活這個年輕人。”

「感动」00后步行100公里支援武汉,如今平安归家,母亲:恨不得打他一顿

雖然救人時你未穿白衣,

卻是最美麗的天使。

4

2003年非典來襲,

身為主治醫生的張長興,

整個疫情期間沒有回家,

那時他的兒子在上小學,

時常問媽媽:

“爸爸啥時候回來啊!”

如今十七年過去,

新冠疫情來襲,

54歲的張長興,

主動請纓到發熱門診。

他不僅晝夜值守,

還時常照顧醫務人員。

「感动」00后步行100公里支援武汉,如今平安归家,母亲:恨不得打他一顿

張長興說,

很多年輕同志,

都是憑著一腔熱血去的,

雖然經過了培訓,

但執行操作時還是很慌張,

我得給年輕人做表率,

這樣他們就不害怕了。

「感动」00后步行100公里支援武汉,如今平安归家,母亲:恨不得打他一顿

其實不止是張長興一人,

他們一家三代7人從醫,

新冠疫情期間,

6人都奮戰在抗疫前線。

有的值守衛生室,

有的接診病人,

如今國內情況逐漸好轉,

張長興和家人們,

也能回家好好休息了。

「感动」00后步行100公里支援武汉,如今平安归家,母亲:恨不得打他一顿

舍已為人,

英雄家庭。

5

4月11日,

在雲南昆明,

因為近期疫情得到有效控制,

一老年公寓允許家屬探望,

但雙方需保持1.5米以上的探視距離。

「感动」00后步行100公里支援武汉,如今平安归家,母亲:恨不得打他一顿

82歲的肖奶奶,

以前每隔2-3天就過來一次,

但因為疫情影響,

自1月20日以來,

已經有2個多月時間,

沒看到自己的老伴了。

如今隔著圍欄看見85歲的老伴,

肖奶奶說自己很是掛念他,

希望疫情早點結束,

想推老伴出去走走。

「感动」00后步行100公里支援武汉,如今平安归家,母亲:恨不得打他一顿

執子之手,

與子偕老。

無論經歷什麼,

我都不會丟下你。

6

前不久,

聯合國秘書長青年特使辦公室,

在聯合國網站,

推薦了全球10位年輕人參與抗疫的故事。

中國的“雨衣妹妹”名列其中。

“雨衣妹妹”名叫劉仙,

是一位來自四川成都的24歲女孩。

武漢封城以後,

劉仙不顧自身危險,

從成都駕車十幾個小時趕到武漢,

只為了能讓醫護人員,

吃上一口熱乎乎的盒飯。

「感动」00后步行100公里支援武汉,如今平安归家,母亲:恨不得打他一顿

因為醫療物資匱乏,

在送餐時沒有防護服,

劉仙常穿一件雨衣,

所以被大家親切稱為“雨衣妹妹”。

隨著媒體相繼報道,

許多人認識了這位性格爽朗的四川姑娘。

與此同時,

劉仙便藉助媒體報道的機會,

當時她呼籲說,

隨著大批醫療隊馳援武漢,

希望更多具備防護條件的大型餐飲,

能馳援武漢,

因為醫生吃飽吃好,

才有力氣跟閻王爺搶人!

「感动」00后步行100公里支援武汉,如今平安归家,母亲:恨不得打他一顿

在武漢的這些天裡,

劉仙和她的志願者團隊,

總共為醫務人員,

送出了2萬餘份,

熱氣騰騰的免費盒飯。

除此之外,

她還幫助有需要的人,

籌集了大量的防疫物資,

他們“經營”的快餐點,

也成為了臨時的“愛心中轉站”。

3月20日,

武漢情況轉好,

“雨衣妹妹”和志願者團隊,

默默告別了這座奮鬥了40多天的城市。

「感动」00后步行100公里支援武汉,如今平安归家,母亲:恨不得打他一顿

聯合國秘書長青年特使說,

“這些年輕人的事蹟提醒著我們,

即使身處異地,

我們依舊可以緊密地團結在一起。

他們的勇氣使我充滿信心,

我相信,

年輕人可以展現出人類最美好的一面,

而這也必將激勵著後世繼續奮進。”

「感动」00后步行100公里支援武汉,如今平安归家,母亲:恨不得打他一顿

青年有力,

未來可期。

看完這些故事後,希望你們在感受到愛的同時,可以在他人遇到困難時,

伸出自己的手幫他們一把,將這份溫暖傳遞下去,讓人間變得更加美好。

「感动」00后步行100公里支援武汉,如今平安归家,母亲:恨不得打他一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