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好意思,看完《後浪》,我真的覺得很無感

今天是五四青年節,B站今天發佈了一個視頻,叫《後浪》:


看了視頻後很多人都在說淚目了,朋友圈也幾乎全部都是轉發這個視頻。

我想說一句掃興的、不合時宜、破壞氣氛的話:我看了這個視頻之後並沒有覺得絲毫的感動。

不是何冰老師的話沒有感染力,他的演講很到位,情緒也比較激昂。

我覺得或許是文字、視頻內容能夠觸動我比較少吧,記得之前有一個快手短視頻混剪然後配上oner的《存在即是完美》,這個視頻就非常能夠打動我(這裡不太好放出來,可以上B站搜索“存在即是完美”就能夠找到視頻)。

不好意思,看完《後浪》,我真的覺得很無感

這個視頻中,何冰老師說的話,給我的感覺就像是一個老年人在對年輕人進行教育。

當然,這對於演講者何冰老師來說是非常合適的,因為他畢竟是一位老藝術家。

要是你不去體會話的內容,也許你會被何老師激揚的情緒所感染,會覺得熱血沸騰。

不過,要是你仔細聽一下這些話,沒準你就會發現這些話似乎沒有什麼內容,是空洞的說教,就像一杯溫開水,你喝的時候感覺到熱,但是沒有味覺體驗,喝完沒多久就什麼感覺也沒有了。

不好意思,看完《後浪》,我真的覺得很無感

一開始何老師便說自己羨慕這一代年輕人,至於為什麼羨慕,後面給了理由:

說這代年輕人有數千年的財富、知識以及科技作為基底,現代文明能夠被我們盡情地享用。

這裡似乎就給了我們一個設定,認為我們是愛學習的青年,當然,愛學習本身沒有問題,但是從數千年的文化、現代科技來講我們生活在一個如何如何好的時代就顯得太空泛而且過度理想化了。

而聲音之下的視頻內容是一些像宣傳片一樣頗具美感的視頻,這就更讓人覺得脫離實際,並且沒有情感的共鳴。

不好意思,看完《後浪》,我真的覺得很無感

後面的視頻內容也都是和高科技、城市相關,展示的更像是那些中產階級出身的孩子,無憂無慮,可以不斷做自己喜歡的事情。

評論區前排有一個獲得很多讚的評論我覺得很不錯,ta說:ta並不覺得這裡面的年輕人能代表自己以及中國的年輕人。中國並不是只有一二線城市,城市之外也並不一定大有可為,但一定有一片更廣闊的天地,而充實自己生活的方法也有很多,並不一定要像視頻裡面這樣,這片土地上有太多種生活,並不是一個簡單的“中國年輕人”就能定義得了的。

之後,視頻又從一箇中年人、一個前輩的視角,表達了對於年輕人向上、發奮圖強的期望。

這種情感沒有任何問題,但是不是很能夠深入人心,很少有人能夠產生共鳴。

所以,這個演講給我的感覺更多的是喊口號式的煽動和情緒感染,而無法讓我的內心產生一種認同感,無法讓我感覺到我應該努力奔湧,我為什麼要努力奔湧。

所以有人說,這不過是一則宣傳廣告而已,包括B站自己也承認這只是廣告,我也深以為然。

從營銷方面來說,B站今天這條視頻無疑是成功的,在這樣一個正確的時間結點,已經成功融入多數年輕人日常生活的B站推出一個這樣主旋律而且正能量的演講視頻,當然能夠獲得許多流量。

我們看何同學、RNG、黨妹等up主的視頻,無非就是把自己代入其中,期待他們能夠完成一些我們一直都沒有辦法完成的事情。

這些事情對於大多數人都望塵莫及,但是對於這些up主們來說卻不是什麼大事,或者有幸能夠做這些事情,所以,我們當中的多數人,其實只是普通人而已。

剛剛的那個評論還有一段:中國的年輕人該想想自己是誰是何處境想要什麼,不要輕易地被外部的聲音裹挾著自己前進。

就視頻的意義來說,我覺得還不錯,畢竟這是正能量,是一碗來自官方的雞湯,但是如果要更追求深入人心的話,我覺得還不如用現狀來喚醒一些處於迷茫中的年輕人來得好。

當然,我可能說得太過,或者過度解讀了,或許,我們正確的態度應該是把這個當成一則正能量廣告來對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