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攜手,把“不容易”變得“有意義”

家長課堂 | 家校攜手,把“不容易”變得“有意義”

家長課堂2020第二期4月25日

兩個教育者——學校和家庭,不僅要一致行動,要向孩子提出同樣的要求,而且要志同道合,抱著一致的信念,始終從統一原則出發,無論在教育的目的上、過程上、還是手段上,不要發生分歧。

——蘇霍姆林斯基

繼三月的首場“家長課堂”圓滿落幕並廣受好評,SSAP於4月25日(週六)晚展開第二場,同時也是首次對外開放的“家長課堂”活動。此次直播活動異常火爆,觀看人次近700,三位家長的教育觀與培養方式打動了屏幕前的不少學生家長與老師。

今天,我們就帶大家來回顧下三位家長在此次活動上,給我們的學生和家長分享了什麼!

(文末附上趙老師Spancer關於此次家長課堂的一封信)

家長:姚道新

DAP2姚馮宇爸爸

成功在於勤奮

主題

“成功在於勤奮”是姚爸爸的真實寫照,也是他對孩子現在成長的最大感受。姚爸爸分享道,目前,孩子通過努力已經獲得了一些初步的成績,期中、期末成績都在班級名列前茅,相較之前有了明顯的提升。學習及生活態度也有了明顯的轉變,早早起床自覺完成課業任務,積極主動參與到班級的事務及交流中,在家裡也主動分擔家務。這一系列的轉變同時培養了他的責任心。

事實上,在初三及升入高中之前,姚同學也曾沉迷過遊戲,也曾自卑過,也曾在學習上鬆懈過。

為了幫助孩子度過這一階段,幫助孩子覺醒,制定新的奮鬥目標、人生規劃,姚爸爸與家人想到了一個方法:艱苦教育。帶著孩子去比較貧困的地方,講述上一輩、上上一輩的奮鬥史,讓他意識到現在的一切來之不易。同時,也會帶他到世界各地的大學參觀交流,感受濃厚的學習氛圍,讓孩子對自己和世界有了新的認識。

升入國際高中,孩子接受到更科學而獨立的管理,減少了使用手機的時間,獲得了更規律的作息,從而能夠更專注於學習、讀書、科技活動、體育活動等正面的事情上,自控力得到了明顯的提高。

家長課堂 | 家校攜手,把“不容易”變得“有意義”

回覆“家長課堂”,可獲回播鏈接

家長:陳峰

DAP3張博毅媽媽

目標、過程、結果

主題

在張媽媽看來,職場上的目標管理論也可以運用到孩子的培養上。這個目標管理主要包含了三個階段:

● 目標的設定階段

● 目標實現的過程階段

● 是否達到目標的結果評定階段

張媽媽表示,很多家長僅僅參與了第三個階段,即通過家長會、家校溝通了解孩子的成績與學習情況。至於孩子是否制定了學習目標以及如何實現並不瞭解。

她認為,以結果為導向的管理對於孩子來說是不適合且不合理的。孩子目前還處於成長階段,這需要家長參與到三個階段中,有意識地引導他們制定清晰的目標。研究表明,中學生的學業成績與其目標管理水平呈現正相關關係。

在目標的設定上,張媽媽也有自己的一些建議。在設定目標時,可以分為以下幾個階段:日、周、月目標——年目標——核心目標(核心節點,中學生的目標是中考,而高中生則主要是考慮如何邁入理想大學的門檻)——遠期目標(職業目標,生活目標,家庭目標)——人生目標(想成為怎樣的人,在社會中擔任什麼角色)。

通過目標的設定,讓孩子從“要我學”轉變為“我要學”,提升孩子的期望值和學習興趣。孩子還有很多潛能未被發現,設定有挑戰性的目標也是有所裨益。

同時,張媽媽也強調了目標的五個特性:明確性、衡量性、實現性、相關性與時限性。

● 明確性:你的目標是什麼?

● 衡量性:怎樣把目標量化?從學習角度,就是分數

● 實現性:目標是否可以實現?即目標的合理性。

● 相關性:完成這個目標我能收穫什麼?幫助孩子對目標價值的認同

● 時限性:需要多長時間實現這個目標?

張媽媽分享道,孩子的首次託福模考僅有53分。通過目標設定的方式,充分考慮以上五個特性,她與孩子共同商議並確定託福首考達到80分歲以上的目標。最終,博毅在首次托福考試中獲得了84分的成績。在此,張媽媽強調,家長的角色是引導,主角永遠是孩子。

目標的威力在於:激發動力和潛能,變被動為主動。

家長課堂 | 家校攜手,把“不容易”變得“有意義”

回覆“家長課堂”,可獲回播鏈接

家長:林宇喬

DAP4李永澤媽媽

用愛陪伴,用心溝通

主題

李媽媽表示,他們家教育孩子寬厚待人,尊敬師長,團結同學,愛護公物,要有公德心。希望永澤做一個品行端正、善良正直,對自己負責、對家庭有擔當、對社會有貢獻的人。也許正是這種家風的傳承,永澤成為了一個踏實、暖心、樂於助人,不計較,彬彬有禮的人,盡顯紳士風度。

家人間的溝通是要以尊重、平等為前提。李媽媽說,在他們家,如果家庭成員之間有意見或出現矛盾,他們會召開家庭會議。如果是小錯誤,則會委婉地批評、提醒;但若是原則問題,則一定正面管教,把道理講清楚。同時,他們家有每天睡前10分鐘聊天的習慣,有時候是爸爸,有時候是媽媽,臨睡之前跟永澤聊聊天,無論是學校的事,還是煩心的事,天南地北,都聊。短短10分鐘,能夠舒緩一天的緊張,勞累,也能增進親子之間的感情,因此這個習慣他們家一直都保持著。

除了和孩子聊天、談心,他們一家人會在週末一起做些有意義的事,比如去電影院看電影,亦或是在家看經典好劇。李媽媽說,他們每次看完之後還會講自己的心得體會,探討人性,感悟人生,這都有利於對孩子的三觀教育。

李媽媽很慶幸在永澤成長的過程中,父母沒有缺席;同時也很感謝孩子,在陪伴他成長的過程中,父母也在不斷學習,成為更好的自己。

家長課堂 | 家校攜手,把“不容易”變得“有意義”

回覆“家長課堂”,可獲回播鏈接

Spancer

省實AP趙老師

趙老師感謝辭:

(向上滑動啟閱)

尊敬的家長、同學們,老師們:

感謝您在百忙之中抽出時間參加SSAP“家長課堂”系列活動。您的參與,既是對孩子教育的重視,也是對我們學校工作的莫大支持。在此,我謹代表SSAP全體教職工,對各位主講嘉賓、屏幕前的家長,以及各位班主任老師表示衷心的感謝。

今天是我們中段考試結束的第一天。自2020年2月10日以來,我們的網課,包括正課和晚輔導課,有近400節。這九個教學周,我們過得不容易。老師們第一次線上直播、第一次線上監考、第一次如此密切的師生合作、家校合作,監督和落實學習任務。同學們第一次經歷這麼長的寒假,自上學以來第一次這麼長時間的和父母相處,第一次應對各種作業和考試,第一次將所有的競賽賽事活動轉為線上。各位爸爸媽媽們,也很不容易。既要應對收到疫情影響的工作,又要照顧圈養在家的神獸。

當青春期的高中生,遇到人到中年的老中青,爸爸媽媽們應該以什麼出場方式參與孩子的成長?應該如何構建學習型家庭與和諧的親子關係?我想這個超長的寒假,應該會給我們帶來更多的思考。我們今天有幸邀請到了三位家長,參加我們高一年級的第一次家長課堂,他們將從家庭作為學生的價值支撐系統、求助系統和情感支撐系統,談談自己的感悟。

感謝姚老師的分享。

成功在於勤奮,我想這句話,不僅是姚教授對於孩子的寄語,也是姚教授的寫照。是的,勤學如春起之苗,不見其增,日有所長;輟學如磨刀之石,不見其損,日有所虧。

感謝陳老師的分享。

目標管理的方式,展現了對孩子的積極性和能力的信任。通過運用激勵理論,引導學生制定自己的工作目標,自主進行自我控制,自覺採取措施完成目標,自動進行自我評價。

通過核心目標、遠期目標的樹立,展示了逐漸清晰的人生規劃,這是一位理性家長。通過這樣的方式,有效參與到了孩子的成長過程,以引導者的方式,激勵孩子的成長。

感謝林老師的分享。

要做學問,先學做人。林老師春風化雨的方式,引導孩子高境界做人,高質量學習,高品質生活。我們在永澤身上,也看到了溫良恭儉讓的君子之風。上學期,永澤也被評為核心素養之星的“文明之星”。

教師與學生是一種規則的社會關係,家長與學生是一種有情感的親緣關係。對孩子來說,親情既是他的情感支持系統、價值支持系統,又是他的求助系統。

家庭教育是學校教育永遠的背景和底色。應該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從而有效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牢固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真正成為三高四優的省實人。在學校不放鬆教學要求的同時,和家長、和同學們之間的溝通,對於我們共同度過這段特殊的時期,非常重要。家長們,長路漫漫,復學不易,我們以這樣的方式,再度攜手,一起,把這段“不容易”,變得“有意義”。

Spancer 趙老師

2020年4月25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