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觀遵義會議舊址有懷 金仁章

七律.觀遵義會議舊址有懷

金仁章

喋血湘江兵折半,(1)

重霾魔瘴困滇黔。

"教條"肆虐人共憤,(2)

聖賢登臺盡開顏。(3)

驚濤寒夜赤水渡,(4)

鐵馬西風婁山關。(5)

潤之揮手挽狂瀾,

千載誰堪伯仲間。(6)

註釋:

(1)湘江血戰是中國工農紅軍長征途中最慘烈的一次戰役,直接導致了其後遵義會議的召開。是役之後,中央紅軍和軍委兩縱隊由8萬多人銳減至3萬人。

(2)"教條",指以王明為代表的"左傾″主義路線。

(3)指遵義會議確立了以毛澤東為代表的正確路線在全黨全軍的領導地位。

(4)指遵義會議後,毛澤東領導紅軍四渡赤水出奇兵,取得了一個又一個勝利。

(5)指紅軍兩渡赤水後,取得了婁山關大捷:″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毛澤東)

(6)伯仲之間,是一個成語,指兄弟排行的次第在老大、老二之間,比喻難分高低,旗鼓相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