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事,你若認真,便輸了


有些事,你若認真,便輸了

世上本無事,庸人自擾之

前幾年在網上看到一個熱門話題,是關於隨禮的。話說某女結婚,邀請了諸多同事,結果同事僅僅派了兩名代表到場,更重要的是,十八個人共隨禮1314。因為隨禮的人均數不到一百,新娘子覺得非常委屈,於是把此事發到了朋友圈。當然,她應對其同事屏蔽了該信息。不過此事在網上引發熱議,想來其同事不想知道都不成了。這事鬧的,估計後續的事件比隨禮本身更讓人頭疼。

新娘的委屈是:她平常參加同事的婚禮,隨份子至少300元,少了都不好意思拿出手。說什麼好呢?隨禮這個事也是兩廂情願的事情。你若抹不下情面,當然要多給;若別人覺得意思意思就好,也沒有什麼不對,或者他們認為彼此的交情就值那麼點呢?

有些事,你若認真,便輸了

何況,新娘子也提到,她與同事之間的交往並不多,工作中磕磕絆絆也不少。現時的社會,私企佔了半壁江山,和以往的國企不同,人員流動性大,或許剛剛認識,就要說再見。在這樣的大環境下,人情淡薄也無可厚非。

我認為,人親客往這樣的事,在親朋好友當中週轉就好,至於同事,除非特別親密的關係,還是不要邀請的好。否則,發帖者糾結,收帖者尷尬。這世上的事,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不必太較真。不是有句俗話叫做“世上本無事,庸人自擾之”?

不久前,同事小艾去參加了同學會。十幾年沒有見面的同學,相見時談笑風生,彼此之間並沒有因為相隔十幾年的時光而生分,反而親熱得不得了,唸書時的嫌隙都煙消雲散。

當年與小艾關係很僵的小維主動和她搭話,熱切地傾訴畢業後的種種際遇。小艾被她的熱情感動,覺得自己太小氣了,於是也對小維推心置腹起來,兩人相談甚歡。

有些事,你若認真,便輸了

散場時,班上大多數的人都添加了微信,微醺著揮手道別時,互相揚聲嚷嚷著“微信聯繫啊”。

小艾是個較真的人,對朋友圈中發的內容都會去點贊,以示關注,對小維的也不例外。不過不久小艾就覺得鬱悶了,她發現,小維的同一條信息,班上別的同學點贊、留言,小維都會第一時間回覆、致謝,而對她的視若未見。一次又一次,小艾便認為其實刻意為之了,情緒一下子跌入低谷。

小艾向我提及的時候,語氣中甚是憤慨,久久不能釋懷。

其實這樣的事,我覺得沒有介懷的必要,既然沒有禮尚往來,那麼就放在一邊。無論友情、愛情,天平兩端的偏差太大,都不會久長。人情世故這東西,也不是三言兩語能夠說得清楚的。你若開心,便關注;若不開心,就不關注,與其自己與自己過不去,不如放開

有些事,你若認真,便輸了

後來小艾也想開了,選擇了暫停對其朋友圈的關注,時間長了,也未覺有什麼難過之處。

生活中的很多事,委實不必要太在意,你若認真,便輸了。學學彌勒佛,“開口便笑,笑古笑今,凡事付之一笑;大肚能容,容天容地,於人何所不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