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壇經》智慧,疑問第三,解的心中惑,智慧常伴身

看書就是為了解決疑問,因為心中有著諸多問題,沒有及時得到解決,小問題變成了大問題,大問題變成了煩惱,永無止境的牽動人心,心如此這般也就靜不下來了,還想著生活能越來越好,這無疑是做大夢。外面的所有情況都是在心作出的判斷,若是合理,便近道,幸福到來,智慧常伴身邊,若是不合理,麻煩不斷,愚昧一生。

《壇經》智慧,疑問第三,解的心中惑,智慧常伴身

《壇經》第三品,從韋刺史為大師設齋,請教六祖問題為開端,講述了菩提達摩祖師到中土傳的法和六祖所講的法是不是一樣?為什麼達摩祖師說梁武帝沒有功德,梁武帝為了發展佛教思想做出了很大貢獻,這樣都沒有功德,讓韋刺史心中不解?六祖為韋刺史解答心中疑惑,第一所傳的法於達摩祖師所傳的法一樣,都是“明心見性,見性成佛”,沒有什麼差別,不同之處在於達摩祖師到四組印心的典籍是《楞伽經》,從五祖弘忍大師開始印心用的典籍是《金剛經》,兩者的差別就在這裡。前面所用的修行法門是漸修,當知識達到一定程度的時候,漸漸看到自己天然本性,覺悟自己的本心,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而惠能大師獨樹一幟,講究頓悟之法,當然也是建立在漸修這個基礎之上,不同之處在於,要悟便是悟,如果還去尋思,那便是斷的不夠徹底,還是沒有真正見識到自己的本心本性,兩者的區別在於此。

《壇經》智慧,疑問第三,解的心中惑,智慧常伴身

針對第二個問題,為什麼達摩祖師說梁武帝沒有功德,這確實蠻讓人疑惑的。梁武帝花了那麼多的精力,耗費巨資,幫助宣傳佛教思想,建起了那麼多的寺廟,還讓很多人出家,為了讓僧人守戒,規定吃素,不殺生,不娶妻,到寺廟裡學習佛法。看著像是做了很多的功績,實際上是在謗佛。佛教的思想豈是這種消極避世的想法,所以當代人很多人談佛色變,覺得佛教思想就是消極避世的,讓人唏噓不已。梁武帝這一番行為的普世價值是修福,為大眾修福。我們要知道,佛教思想實際上是從一個特殊的角度去認知這個世界,用他們總總結出來的方法論去改造這個客觀的世界,從而讓人們在這一生中產生更好地價值,這個是佛教思想乃至於全世界所有能流傳至今思想的最根本之處,希望人類社會會越來越好,每個人都能知曉自己的價值,在這來之不易的一生中做好自己該做的事情。

《壇經》智慧,疑問第三,解的心中惑,智慧常伴身

依於這兩個疑問,六祖進一步解釋身邊的人事物,解釋了什麼是功德。還是從自性這個角度解釋,因為萬法皆從心中出,即使是功德也不列外。什麼是功德?念念無間是功,心行平直是德;自修性是功,自修身是德。梁武帝為了成佛覺悟而做出這些那些個事情本就違反了一顆平常心,利益心太重,得失心太厲害,怎麼可能有那個“功德”呢?功德的普世價值是對眾生有利的,看看梁武帝都做了啥,讓那麼多的人出家,大家不事生產工作,經濟得不到提升,物質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精神與物質相結合才是最合理的發展。功是精神,德是物質,兩者結合,自性現,生活才會越來越好。

接著六祖又對人心中的淨土做出解釋,淨土不在外面,不在西方極樂世界,就在自己心中,修行修的就是一個“合情合理”就是“精神和物質相統一”。這個疑問一解決,心裡面立馬有了方向,有了目標,依據這個目標去從事工作,運營人生,還有什麼煩惱可言,智慧自然會伴隨著自己一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