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90後”在抗“疫”中“蛻變成長”

中國“90後”在抗“疫”中“蛻變成長”

“90後”護師張佳男在隔離病房為患者測血氧做記錄。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新華社北京5月4日電(記者魏夢佳、林苗苗)燦爛的陽光下,北京大學第三醫院內人頭攢動。掌聲、淚水、歡呼聲,全部化為一個聲音:“歡迎回家!”

近期,北京大學第三醫院援鄂醫療隊的137名隊員結束集體隔離,返回醫院。經過在武漢同濟醫院中法新城院區2個多月的艱難戰“疫”,千里歸途,他們終於回到熟悉的工作單位,見到了等待已久的親人。

在這支援鄂醫療隊中,“90後”青年醫護人員比例超過一半。不畏艱險,衝鋒在前,捨生忘死,救死扶傷……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戰役中,他們展現了新時代中國青年的蓬勃力量和奉獻精神,成為抗“疫”一線的突出代表。

歡迎儀式上,北京大學第三醫院危重醫學科“90後”護師張佳男和骨科住院醫師王奔,緊緊相擁,喜極而泣。在武漢並肩戰鬥的日日夜夜,他們不僅在巨大壓力下和緊張工作中聯手抗擊病魔,還彼此鼓勵,收穫了美好的愛情。

改造隔離病區、爭分奪秒收治救治……如今,再談起這段難以忘懷的經歷,張佳男仍幾度哽咽。“當時我看到一個個急需救治的患者,就只想拼命幹活,讓患者能趕快入院。”她印象最深的是,最忙的那一晚,他們6小時內收治了24名患者。

今年春節剛過,北京大學第三醫院神經外科主治醫師吳超就從山東老家回到了北京,報名支援武漢。2月7日,他加入醫院第三批援鄂醫療隊。由於不想讓父母擔心,他來到武漢數日後,父母才從親友口中得知他援鄂的消息。

中国“90后”在抗“疫”中“蜕变成长”

吳超作為北醫三院首批進入危重病房隔離區的醫生留念。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吳超記得,冬天的武漢,隔離病房裡沒有暖氣,也沒有空調。醫療隊員們穿著防護服,裡面只有一件很薄的短袖刷手衣。排風扇的噪音很大,無論用對講機,還是直接和病人講話,醫務人員都要用很大的嗓門。時間一長,大家都感到精疲力盡。輪班結束時,每個人都已汗流浹背。

王奔說,儘管自己年輕力壯,但由於防護裝備笨重,穿上後整個人處於缺氧狀態,也不得不每查5位患者就休息10分鐘。在隔離病房裡有很多高風險的操作,但大家都主動衝在前面,都想多承擔一些。

不僅病毒會傳染,焦慮和恐懼也會傳染。隔離病房裡的患者,不少人會有孤獨、無助、恐懼等情緒。年輕的醫護人員一方面拼盡全力救治患者,一方面還要通過良好的醫患溝通,用心溫暖患者,用愛緩解病痛。

中国“90后”在抗“疫”中“蜕变成长”

王奔在武漢隔離病房工作間隙。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我們很多醫生、護士都比較年輕,在救治過程中經常喊患者‘爺爺’‘奶奶’‘叔叔’‘阿姨’,患者也把我們當作親人,心理上得到了安慰。”吳超說,對於患者來說,他們不僅是醫生、護士,還是親屬,這種精神上的撫慰對患者康復也非常重要。

“過去在醫院裡,我可能更多關注治療中的專業問題,比如今天給患者什麼藥物,療效怎麼樣。但這次在隔離病房裡,我發現了心理支持的重要作用。”有6年護理經驗的張佳男說,在護理治療中,一句溫暖的話,甚至一個眼神、手勢,對患者來說都是莫大的鼓勵和支持。面對面的交流,讓她和患者的心貼得更近了。

隔離病房裡,沒有親人的照顧,洗臉、刷牙、剪指甲、餵飯……患者的生活也都由護士們照料。援鄂醫療隊裡最年輕的隊員、23歲的男護士劉金鵬記得,那天在給一位患腦梗的老爺爺喂果汁時,爺爺指著他防護服上的名字,為他豎起了大拇指。這一刻,他覺得“被需要的感覺真好”。

在兇險的疾病前,在患者的期盼中,中國“90後”醫護人員們迅速蛻變成長,對救治方式有了更深的體會,也更懂得了作為醫者的責任擔當。

“以前在家人眼中,我總像長不大的孩子,這次回到家後,他們都覺得我變成熟了。”劉金鵬說。

平時喜歡瑜伽、插花的張佳男,赴武漢之前從沒在家鄉以外的地方生活過這麼長時間。在武漢的70多個日夜裡,她感到“突然長大了”。

“愛上這份職業不知從哪一刻開始,從護目鏡外病人的點頭開始,從戰友幫我拉上防護服拉鍊開始,從爬坡曲線出現拐點的一刻開始……”張佳男在日記中寫道。“經過這次戰‘疫’,我感到醫護人員是一個特別光榮的職業,也感到自己肩負的責任更重。”她說。

“這次我最大的收穫就是更明白醫生這份職業的價值和魅力所在。”王奔表示,“回到醫院的工作崗位後,我還要繼續努力學習知識、提升專業技能,讓自己成長得更快,儘可能地去幫助更多患者恢復健康,盡好作為一名醫者的責任。”

如今,回想起在抗“疫”一線那段難忘的時光,北京大學第三醫院副院長、呼吸與危重症醫學專家沈寧感慨,年輕人的“有擔當、有思想、有激情”令她感動,“從他們身上,我看到了祖國醫學的未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