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学生到老师,聊聊《下一站我的大学》作者精神续作《乡村老师》

“好儿女志在四方,有志者奋斗无悔。”

每当想起这句话,我都有一种前往西部支教的冲动。或许每个人都有这样一个想要追忆和尝试的过去,幻想着自己毕业后是不是应该尝试一些曾经没有勇气尝试的事情。

《下一站,我的大学》的作者或许也是如此,在前作大受欢迎之后,便转而开发起了一款精神续作——《乡村老师》。

从学生到老师,聊聊《下一站我的大学》作者精神续作《乡村老师》

从学生到老师,聊聊《下一站我的大学》作者精神续作《乡村老师》

但屈指西风几时来,又不道流年暗中偷换。时间总是这样,你盯着它的时候,一分一秒从不懈怠。当你不关注的时候,它就像礁石边缘的留下的水滴,一个晚上仿佛就能汇聚成海。

闭眼之前,我好像还是那个离乡背井,坐上火车前往新校园的大学新生。可一睁眼,毕业时身着的学士服便随风摇摆,周围熟悉的那些同学更是抓紧最后的时光留下一些合影,证明我们也曾来过。

前阵子,当我在体验《下一站,我的大学》这款游戏的时候,脑海中常常忍不住浮现出大学时的模样,也许游戏就是这样,当遇到和你共情的片段之时,它的感染力丝毫不逊色于一部制作精良的电影。时间过得太快,转眼毕业都好几年了,我也常常在回想,毕业那一年如果做出了不同的选择,人生又会是如何的呢?

从学生到老师,聊聊《下一站我的大学》作者精神续作《乡村老师》

我记得很小的时候,老师曾经问我们长大后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有的人想当老板,有的人想当宇航员,但让我记忆犹新的是,有超过八成的人想要成为一名人民教师。人们常说,学生会成为老师们鼓励的样子,在每个人的成长中,一位好老师更是不可多得的人生宝藏。

如果说《下一站,我的大学》让你重温了大学生活,那么《乡村老师》则是让你又重拾了大学毕业后的鸿鹄满志。或许你正经历着生活的重担,但回忆起刚毕业时自己年轻的样子,还是会激起一种莫名的冲动。

从学生到老师,聊聊《下一站我的大学》作者精神续作《乡村老师》

故事发生在一个贫穷的西部乡村,我们扮演着一名刚毕业的大学生,就像那些现实中为了理想远赴万里之遥的教育者一样,踏上了条件艰苦的西部和边疆地区,在此扎根基层,教书育人,成为了一名乡村老师。

游戏中依旧依旧延续了上一作的像素画风,但无疑在美术风格和场景设计上提升了一个档次。乡下的环境比较艰苦,陈旧的课桌,墙皮剥落的教室,作者用最为朴实的画风将这些内容细腻的展现了出来。

从学生到老师,聊聊《下一站我的大学》作者精神续作《乡村老师》

作为一名老师,游戏的核心必然是传授学生们知识,帮助他们参加中考,通过录取各级高中以走出农村。

回想起从前上学的时光,我想每一个人的学生时代总会搞一点小聪明,比如在高高的书本后面偷吃零食,或者开个小差,低头玩下手机。我们自以为神不知鬼不觉,但有一天走上讲台进行演讲时才发现,底下人的一举一动原来都能尽收眼底。

其实说实话,一节课 40 分钟,想要做到全神贯注也是很困难的,所以学生们想要开小差,而我们作为老师势必要洞悉掌控一切,让大家专心听课。仔细想想,上课就像是学生出招,老师拆招的一个过程,当谁谁谁昏昏欲睡时,总是那么“恰好”被叫到回答问题。

从学生到老师,聊聊《下一站我的大学》作者精神续作《乡村老师》

面对这种情形,作者特意将“上课”这一主题设计成为卡牌玩法。比如有人开小差,老师可以选择是否点名批评。有人破坏课堂纪律,老师可以选择是否让他去走廊罚站。纪律提醒、朗读课文、课堂提问、甚至连喝口茶润润嗓子这种操作能被作者放在了卡牌设计之中,让人看到的时候免不了会心一笑。

当我们深入游戏时,会不断地获得新卡牌来应对不同的课堂情况。我们也可以从中体验到集卡,组卡的卡牌体验。当然了,这种终归是一个模拟经营游戏,卡牌系统并不会十分硬核,只是通过轻度的卡牌玩法让人轻松的体验到那种教书时候老师的良苦用心。

从学生到老师,聊聊《下一站我的大学》作者精神续作《乡村老师》

通过我们的教导,当学生们考上高中以后,根据他们的高中等级我们也将获得不同的资金补助,然后利用资金建设学校,提升后续教学水平,以便再教出更好的学生。虽然在我心里,每一批学生都是最好的。

从学生到老师,聊聊《下一站我的大学》作者精神续作《乡村老师》

乡村老师不比城市,并没有什么英语老师,数学老师之分,这里的师资有限,我们不得不身兼数个科目的教学任务。当然,身为一名老师,我憧憬自己能像《麻辣教师》和《对不起青春》中的那些老师一样,在教书的是同时,也能将育人这一重任做好。

庆幸的是,乡下的人口不多,我们所带的班级学生也不多,这给了我们很多机会去了解每一个学生的性格,喜好。就像一个传统养成游戏一样,我们可以在操场上和学生们交流,玩耍,培养感情。

从学生到老师,聊聊《下一站我的大学》作者精神续作《乡村老师》

都说这个世界上没有一片树叶是相同的,人也一样。所有可以招入学的学生都是随机生成的,每个学生有性格和天赋,有些厌学的学生在课堂上更加容易捣乱,有些天赋高的学生能够额外获得知识。

但作为老师,学生并没有高低之分,我们通过培养和学生的好感度,帮助有天赋的学生更快的进步,而面对有些小毛病的学生,我们也耐心地进行改善。自从在游戏中担当了一名人民教师之后,我发现我看带人的眼光也改变了,也变得更加包容和耐心。

当然,整个村子有很多场景可以探索,除了学校操场以外,集市、湖边也是我们可以前往的地方。每个场景有不同的交互内容,比如在集市里可以买卖各种东西,在湖边也可以钓鱼。除了学生之外,与村子里的村民们也可以交流,提高好感度,已解锁更多的交互内容和支线任务。

从学生到老师,聊聊《下一站我的大学》作者精神续作《乡村老师》

“陈老师啊,这里是学校后院的一个小菜园,可惜已经废弃好久了。你年轻力壮的,依我看就交给你打理好了。”

老校长就这么说着,就“拐着”我们去种地了。作为一个城市里出来的小伙子,我们第一次体验到了融入到了乡村的生活当中。一块菜地,三两种子,起早摸黑,辛勤劳作......

从学生到老师,聊聊《下一站我的大学》作者精神续作《乡村老师》

其实种菜的玩法是可以真正收获蔬菜的,我们可以将种得的蔬菜拿去食堂和孩子们做一桌好菜,也拿到集市里出售。有时候菜地里也能够种出一些奇奇怪怪的加成小玩意。

在游戏里,我们逐渐忘记自己是从城市来支教的小伙子,这里的一切慢慢变得轻车熟路,作为老师的我们也成为了这个村子不可或缺的一份子。

从学生到老师,聊聊《下一站我的大学》作者精神续作《乡村老师》

《下一站,我的大学》讲的是学生,《乡村老师》讲的是老师,或许这两款作品中的主角并不是同一个人,但作为玩家的我,在体验游戏的过程中总是忍不住将它们联系在一起。我幻想着自己通过了一个普通的大学模拟器重温了大学生活,又从一个老师模拟器中体验到了大学毕业后教书育人的虚拟时光。

从学生到老师,聊聊《下一站我的大学》作者精神续作《乡村老师》

但实际上仅仅是如此简单的进行了模拟吗?并不是。

从学生到老师,这期间我的心态也潜移默化的发生了变化。在《下一站,我的大学》中,我想到的是如何提升自己,想到的是如何为未来做规划,而《乡村老师》则让我头一次将目光长时间放在别人身上,这个世界绝对不是只有自己变好才让人快乐,有时候看着别人的成长,那种喜悦之情也难以言表。

其实这两款游戏的作者也同样如此。

他并非是游戏相关专业毕业的,毕业后也从事着和游戏毫无关联的工作。他靠着名牌大学毕业生的身份在一线城市得到了工作,这或许是很多他的亲戚梦寐以求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得到的东西。

但即便如此,作者本人也并没有安于现状,他舍弃了本来稳定优质的工作,开始做起了独立游戏。就像那个他制作的《乡村老师》中的大学毕业生一样,追求起了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

从学生到老师,聊聊《下一站我的大学》作者精神续作《乡村老师》

作者高中的时候,有了自己的第一部手机,和很多人一样,他喜欢用手机听很多音乐。有一天,年少的他萌生了自己写歌的念头,对于完全没有乐理知识的人来说,这几乎难于登天。但他就这么从图书馆借乐理书开始,慢慢钻研着乐理知识。随身携带的小本本写满了歪歪扭扭的简谱,还有凌乱的歌词。当他第一次完整地唱出自己写的第一首歌时,那种喜悦不亚于真实的站在了舞台上的歌星一般。

当然,除此以外,他也曾为写小说看完了上百部著名的科幻小说,废寝忘食的码字,如饥似渴的阅读。他总是喜欢这样“折腾”自己,他就是不愿意看到自己做着一些平淡的事情,对他来说苦涩至极。

当他放弃稳定的工作,投身游戏行业时,没有一个懂行的朋友看好他,亲人们也叹息地认为这是“误入歧途”。只是,当他成为一名独立游戏开发者后,《下一站,我的大学》上线的第一周,就拥有了几十万的下载量,似乎之前一切的不被理解都化为了值得。

看着大家都在玩他制作的游戏,或者是喜悦,或者是感悟,或者是烦躁之时,他的心情或许就像《乡村老师》中的那个老师一样,将其他人的喜悦当做了自己的喜悦。

从学生到老师,聊聊《下一站我的大学》作者精神续作《乡村老师》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一样,或许《乡村老师》中那个敢于前往西部支教的小伙子,也曾是我们心中期望的样子吧。

生活从来不是一成不变的,你的下一站,又会是什么呢?

点击文末“了解更多”,预约游戏页面,第一时间获取游戏资讯以及上线通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