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日课095丨好心也要有好的方法,才能有好报

孟子曰:“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能

成方员;师旷之聪,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尧、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

今有仁心仁闻而民不被其泽,不可法于后世者,不行先王之道也。故曰: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孟子·离娄上01》上)

孟子日课095丨好心也要有好的方法,才能有好报


离娄,相传为黄帝时人,目力极强,能在百步之外见秋毫之末。


公输子,即鲁班,木匠祖师爷。师旷,晋国乐师,精通音律,琴艺尤为超凡。


六律,相传黄帝命伶伦截竹为长短不同十二管,以分别声音之清浊高下,乐器之音则依据六律为准则。黄钟、大簇、姑洗、蕤宾、夷则、无射为阳,大吕、夹钟、仲吕、林钟、南吕、应钟为阴。阴阳各六,所以叫六律。


五音,中国古代音阶分五个音级,宫、商、角、徵、羽。


孟子日课095丨好心也要有好的方法,才能有好报


孟子见当时的为政者,都以私智自用,而不遵从先王之法,因此发了一通议论。他说:


治天下之道,皆本之于心,而运之以法。法之所在,即使圣人也不能偏废。比如即使有离娄的目力,鲁班的技巧,如果不用圆规和曲尺,也画不出方形和圆形。即使有师旷的耳力,如果不用六律,也不能校正五音。即使有尧舜之道,如果不行仁政,也不能治理好天下。


如今有些诸侯,虽然有仁爱之心,其爱民的名声也闻名遐迩,但是百姓却受不到他的实惠,他的政治也不能成为后世的典范。不是因为他没有尧舜之心,不爱百姓,而是因为他不行先王之仁政。


所以,只有好心,治理不好国家;只有好办法,那法自己也动不起来,好心和好法必须要配合起来。


孟子日课095丨好心也要有好的方法,才能有好报


无论明君还是昏君,没有哪一个不想着把国家治理好,长治久安。只不过是一旦触动了其根本利益,昏君就不答应了,只能置百姓利益不顾,偏离为政之本,再好的方法也能以达到最佳效果。


好心要有好的方法才能得好报。同理,只有正确的方法,而没有向善之心,也是南辕北辙。为什么有些人懂得那么多道理,却依旧过不好这一生。原因不过如此。


孟子日课095丨好心也要有好的方法,才能有好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