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平府太极拳名师杨班侯,有一次吃完饭竟然“不付饭钱”……

保定府城南,北御路旁边,长着一棵喜人的大柳树,树下有一座起火住宿的小店。

这柳树足有两搂多粗,十几丈高,浓荫遮蔽,足有半亩地大,过往行人都爱在这里打尖歇脚儿,所以这柳树店生意十分兴隆。


广平府太极拳名师杨班侯,有一次吃完饭竟然“不付饭钱”……

这年夏天,骄阳似火,烤得行人汗流浃背,口干舌燥。不管是推车担担的,还是过往行人,远远望见这棵大柳树,脚下就象生了风长了翅一般,赶到大柳树下一站,让那嗖嗖凉风一吹,立刻止住了汗,心里清爽劲比什么都舒坦,就是急着赶路的人,也要坐上板凳来碗大碗茶。

这荒野小店,虽然只有草棚三间,土打的围墙,可那迎风飘扬的酒旗上写着一个十分雅气的名字——“月来店”。迈进小店门槛,店内收拾得桌明台净,爽心悦目,窗台上数盆山花,更显出几分雅俏,迎门挂着一幅松竹梅“岁寒三友”画,一幅对联写得脱俗:“浓荫酒醒日照短照,月明宴罢客睡茶香”。

这幅落款“过路客”的书画,着实为这座野村小店增色不少。因此,店主王月来,经常自卖自夸地说:“咱家小店是占全了天地人“三和”。

话说这天,正逢排九大集。四乡八镇来保定府赶集的不少,驴驮、马拉、肩挑、手推,真是车如流水马如龙,这“月来小店”的几个人,忙得脚不沾地,手不够用。

时值中午,买卖更加繁忙,等着下面吃饼的,围坐在方桌四方,无事便你一句我一句地拉开了闲话。这里面三教九流什么人都有,谈起来都是些奇闻怪事。

店主王月来,也总爱忙里偷闲往人堆里掺和,加上一言半语逗得人笑声不绝。此时,就听一位商人打扮的老客说:“你们听说过吗?直隶广平府永年县城南关,出了一个异人,名叫杨班侯,这杨班侯可了不得,他父亲杨露禅三下河南陈家沟学得了太极拳……”

店主王月来正在抻面,手不停嘴不歇地抢过话头说:“这班侯杨爷,在京人称“杨无敌”,他十九岁拳打“雄县柳”,二十岁会过八卦先师董海川!”

“掌柜的,我常去广府推蒜,跟这杨班侯杨爷倒有一面之交!”众人一听他见过杨班侯,把目光都聚拢到这五大三粗的推蒜客身上。这善于吹牛的推蒜老客,见受到众人赏识,又摆出一副行家的样子说:“这班侯杨爷身高七尺,紫红色的关公脸,肩宽腰圆,两膀一晃有千斤之力……”

“老客你说慢点。”店主王月来截住话头说:“我听过往行人说班侯杨爷瘦小枯干,黄色面皮,不懂行的人看不出他是会武之人!”

“哪里,哪里,”那推蒜的把手摆了一下,说:“掌柜的,你是听过路人传言,我可是亲眼所见!”

这一唬把店主给唬住了,他再不敢抬杠,点头称是。这可叫推蒜老客独霸了话题。

“奇怪的事多着哩!”那推蒜老客似笑非笑,煞有介事地说:“这里面还有一个笑话哩,听人说,班侯又一次去大街上打油买醋,一只手提着一个瓶子,一个好和他开玩笑的人,想钻他的空子,悄悄上前用手指抠他屁股,谁知班侯一用力,便夹住了那人的手指,一直拖了他整整一条大街……”


广平府太极拳名师杨班侯,有一次吃完饭竟然“不付饭钱”……

众人听到此处,都笑得前仰后合,店主王月来把面也抻断了。

正在这个节骨眼上,就听王月来的儿子小庆,跟一个吃饭老客大吵大嚷起来。

众人忙上前解劝,那小庆红着脸说:“诸位评个理,俗语道:吃饭付饭钱,住店拿店钱。你有钱钱挡,没钱说两句好话也算,不该红嘴白牙说昧心话!”

“不知谁说昧心话,”只见那老客五十上下年纪,黄瘦面皮,稀疏的黄胡子,一双眼倒也有几分精神。他不慌不忙地说:“小伙子莫动火,我只吃了你两碗面,你说我吃了三斤饼外加两碗面,这也没个凭据……”,那小庆见他胡搅蛮缠不讲理,差一点骂出口来。

众人也让小庆好好想想是不是记错了。小庆指天划地拍胸发誓。

店主王月来停下手中活计,说:“这位老客,你有钱丢下钱,没钱交个朋友,咱请你一顿饭也算不得什么!”

那老客笑容满面地说:“我说没吃大家也不相信。”他指着门后一个百斤大秤说:“最好把我称上一称,看我有三斤重没有?”

“对啊!”众人听这老客说疯话,就凑趣说:“咱就称一称再说!”两个青壮汉子抬着木杠,那老客双手勾住秤钩,双腿一缩,悬空吊起,王月来扶着秤杆,那秤砣绳不多不少,正好压在二斤半的秤星上。这时众人才恍然大悟,这哪里是不给饭钱,分明是在人前显露技艺罢了,众人纷纷拍掌不止。

那老客拱手向各位施了礼,从腰中掏出钱来,分毫不短地付了饭钱,朗声说道:“你们不要把杨班侯说成神仙一般,这武林之中,好汉背后有好汉,能人背后有能人。常言说,山外有山,人外有人,连我这个老头子都有轻身之术,何况大江南北该有多少英雄豪杰呀!”


广平府太极拳名师杨班侯,有一次吃完饭竟然“不付饭钱”……

说完之后,跟众人长揖而别。

众人惊得目瞪口呆,连那个声称见过杨班侯的卖蒜老客,也不知此人就是大名鼎鼎的杨班侯——杨无敌是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