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得了“懶癌”卻還被矇在鼓裡?3點治癒你的懶

今天身體不適,明天再早起跑步吧;

今天沒有興趣,明天再看書吧;

今天不在狀態,文檔明天再做吧……

“今天的我很忙”,學習、工作、運動都留給明天吧,反正“明天”尚多,差錢,還能差“明天”嗎?!

今天能不做的,儘量不做,能推給明天的儘量推給明天,不為別的,只因我有一個強大的心理――懶!

勤奮可能要堅持一段時間才會養成,但懶惰會不費絲毫力氣就能做到,不是一天,也不是一小時,更不是一分鐘,而是一念之間。

很多人都躺在了“懶”的槍下,雖有不甘,雖想反抗,但卻遲遲不行動,而是空談、空想。

“懶”是天性,而克服“懶”則需要彰顯我們的本性;5個建議幫你克服懶,治癒“懶癌”。

你是否得了“懶癌”卻還被矇在鼓裡?3點治癒你的懶

1,少想,少做

一直以來都是提倡“少想多做”,而今天我給大家的建議是“少想少做”。

想的太多,對自己無疑是一種壓力,雖不會涉及身體勞累,但思想上的累卻遠勝於身體上的累。

想的太多,只會讓自己的顧慮越來越多,顧慮太多,自然會勞神費力;

人一旦累就會什麼都不想做,不想做,“懶”就會鑽空子,

如同寄生蟲一樣,慢慢侵蝕你的身體,又如癌細胞一樣,慢慢擴散到你身體的各個角落,這是“多想”對懶的影響。

建議“少做”的目的不是不做,而是一點一點做,慢慢克服,慢慢提高,是一個腳踏實地而有的循序漸進的過程。

從少事做起,從小事做起,出色的完成一件小事,自信心就會得到增強;

自信一旦有了,你就會想做更多的事,挑戰更難的事,做著做著,

眼前只能只會看見一個有著自信心且上進的人,而得了“懶癌”的人早已不見蹤影。

因此,少想,別被顧慮壓垮,學會大腦放鬆;少做,別一蹴而就,學會增強腳踏實地,增強自信心。

你是否得了“懶癌”卻還被矇在鼓裡?3點治癒你的懶

2,分析利弊

對於生意人來說,利弊就是賺到和虧本,他們會想方設法的賺到,而又會千方百計的避免虧本;

對於學生而言,利弊就是學習成績的上升與下降,他們會不惜一切代價去提高成績,而又會絞盡腦汁地去思考如何保持成績,使之不下降。

對於職員來說,利弊就是升職加薪與降級減薪,他們會拼盡全力在事業上做出一番成就,而又會時刻權謀心中,唯恐被同行超越。

所以,對於做一件事情而言,只要找到其中存在的利弊關係,你就會去思考到底是做它還是放置一旁;

做了會得到什麼,不做又會錯過什麼。往往分析清楚一件事情的利與弊,目的也就有了,慾望的心也就被激起了。

想要得到,而就必須當下做起。是“懶下去”還是“積極上去”心裡自然就會有了著落。

你是否得了“懶癌”卻還被矇在鼓裡?3點治癒你的懶

3,尋求動力

如果現在給你100萬,讓你一天看完5本書,跑完50公里,不吃不喝你都會做,

而且會盡自己最大努力,心無旁騖,一心讀書、跑步。

有人說這是錢的力量、錢的魅力,沒錯,這正是金錢所給人的力量和魅力,為了錢,人們會乖乖的聽話,乖乖的做事。

但刨根問底不難發現,這是動力的源泉,不管是金錢還是權利,它都會催促人們向前邁進,哪怕路途艱辛,也會顯得風雨無阻,一切只因有動力。

所以,克服懶惰,要學會找到能激勵自己,使自己振奮起來的動力源泉;

可以是一張照片,也可以是一首歌;

可以是往事,也可以是故人;

可以是曾經的輝煌,也可以是未來的嚮往。

總是一切能激起你奮鬥的慾望,都可以作為動力源泉。

而不得不承認,有時因為故人的一句話,我們就能不畏艱險,過萬重山,披荊斬棘。往往也因為有故人的存在,我們心中才有了執念。

你是否得了“懶癌”卻還被矇在鼓裡?3點治癒你的懶

深入骨髓的懶,可能難以改變,但只是一時被迷惑的懶,卻還可以挽回,還來得及拯救;

從增強自信心開始,從分析得與失開始,從回憶那位故人開始。

作者:愛讀書的易先生;喜歡文字,以文字觸碰心靈為己任,雖無橫溢才華,但求上進,大千世界,唯以文字為伴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