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从秦钟临死时的遗言,看作者的“无可如何 ”之大

以前读《红楼梦》,读到“秦鲸卿夭逝黄泉路”时,便对秦钟的遗言很是不满。因为我实在不明白,这个曾经被宝玉引为知己,甚至比宝玉更叛逆,更脱俗的人,为何会突然说出这么世俗的话:


“以后还该以立志功名,荣耀显达为是。”


《红楼梦》:从秦钟临死时的遗言,看作者的“无可如何 ”之大


难道他在最后全盘否定了自己吗?难道他要向世俗投降吗?我很难接受这样的观点。


中年后再读,突然间就懂了:秦钟的悔恨,并不是在否定自己,而是他认清了现实——他在经历一系列打击之后明白了:超凡脱俗在那个社会和时代是没有出路的。


所以,为了避免宝玉走他的老路,他才用这样的话来劝告劝告宝玉。可见,秦钟想要保护宝玉的用心,可谓良苦。


而秦钟的这种痛悔交加的心情,其实也正是作者的心中的感受,在《红楼梦》的开篇,作者就写过:


“背父兄教育之恩,负师友规劝之德,实愧则有余,悔又无意之大无可如何之日也!”


这愧与悔,在秦钟死时的情景里,可见一斑。秦钟在说完了那句话之后,长叹一声,萧然而逝——这一声长叹里,正体现了作者的“无可如何之大”,正包含了作者太多的的无奈和悲怆啊。


这一声叹息,是悲叹,不是后悔啊。


1, 宝玉和秦钟的见识是高于世人,还是“自误”?


秦钟在临终时对宝玉说:“以前你我自以为见识高过世人,到如今我才知道自误了。”,那么,在作者看来,到底宝玉和秦钟他们的见识,是高于世人呢,还是自误?


《红楼梦》:从秦钟临死时的遗言,看作者的“无可如何 ”之大


要回答这个问题,得回到小说的第二回。作者为了给这个问题找到渊源,又能做到足够隐蔽,不触犯正统的思想,他不惜花费了大量的笔墨,用神话来布下了铺垫。作者通过贾雨村的口说道:


  • “天地生人,除大仁大恶两种,余者皆无大异.若大仁者,则应运而生,大恶者,则应劫而生。运生世治,劫生世危。清明灵秀,天地之正气,仁者之所秉也,残忍乖僻,天地之邪气,恶者之所秉也。


  • “今当运隆祚永之朝,太平无为之世,清明灵秀之气所秉者,上至朝廷,下及草野,比比皆是.所余之秀气,漫无所归,遂为甘露,为和风,洽然溉及四海.彼残忍乖僻之邪气,不能荡溢于光天化日之中,遂凝结充塞于深沟大壑之内,偶因风荡,或被云催,略有摇动感发之意,一丝半缕误而泄出者,偶值灵秀之气适过,正不容邪,邪复妒正,两不相下,亦如风水雷电,地中既遇,既不能消,又不能让,必至搏击掀发后始尽.故其气亦必赋人,发泄一尽始散”


《红楼梦》:从秦钟临死时的遗言,看作者的“无可如何 ”之大


  • “男女偶秉此气而生者,在上则不能成仁人君子,下亦不能为大凶大恶.置之于万万人中,其聪俊灵秀之气,则在万万人之上,其乖僻邪谬不近人情之态,又在万万人之下.若生于公侯富贵之家,则为情痴情种,若生于诗书清贫之族,则为逸士高人,纵再偶生于薄祚寒门,断不能为走卒健仆,甘遭庸人驱制驾驭,必为奇优名倡。”


在这里,作者已经把宝玉,和宝玉所结识的秦钟,蒋玉涵,柳湘莲之流,都归结为是禀了此气降生的人,他们虽是请痴情种、逸世高人、奇优名倡,确是像陶潜,嵇康,阮籍等人一样,是出世的之人。他们的见识,绝对是超越了凡俗,高过众人的。


所以,“自误”之说,实在是“无可奈何”时的悲叹,不是出自本意。


2,宝玉和秦钟的思想特质。


而事实上,也的确如此,且看宝玉和秦钟在封建社会中懵懂觉醒的精神意识:


他们都清醒地认识到社会制度的腐朽,认识到为了求取功名的而学习的学问实际上是死水一潭,极端无趣的,所以他们不屑于读死书;他们反对森严的等级制度,直接以兄弟相称;结交朋友不看身份地位,只求投缘;渴望自由交友,漠视规矩;渴望自由恋爱,挑战婚姻制度。


《红楼梦》:从秦钟临死时的遗言,看作者的“无可如何 ”之大


你看,这那一条,不是超前的呢?不是超越了那个时代很远的民主和自由的思想呢?宝玉顽石般顽劣的性格,实则是对腐朽思想的背叛,对真性真情的坚持。


所以他们宁愿被世人看做“孽根祸胎“,也在所不惜。他们每一种荒唐之举的背后,其实都有一种对世俗和礼教的反叛,都有自己纯真思想的表达。


可是,他们的想法在那个时代能行得通吗?行不通的。


宝玉纵使有祖母的百般疼爱,但是他稍有出格行为,照样遭到毒打和镇压;不读那明知道是糟粕的书,你就无法考取功名,还被人认为是不肖子孙;漠视等级制度,你会被社会若不容,说你是疯疯癫癫;破坏婚姻制度,追求自由恋爱,就更是寸步难行,死无葬身之地。


秦钟是叛逆最厉害的,所以他死得最早。他破除了一切规矩,接受宝玉的友情,跟宝玉称兄道弟;追求爱和自由,在学校因交友闹学堂,跟智能儿私自偷情。而他的行为,根本是被社会所不容的。走不了三步路,他就害得自己家破人亡了——这,是多么惨烈的教训。


《红楼梦》:从秦钟临死时的遗言,看作者的“无可如何 ”之大


父亲被他活活地气死,有什么能比这更大的打击?而他爱的人,也被他害到了万劫不复之地,而他,根本就无任何力量可以保护自己的爱情——这疼痛,足以让他认识到了现实有多残酷。


所以,他才在临终时留下那句劝告宝玉的话。他的劝告,其实跟黛玉看到宝玉挨打时哽咽着说出的“你从此都改了吧”的话,是一样的,都是痛定思痛后,对宝玉的关爱和保护。而不是真心的否定自己。


3,在秦钟身上,有作者深长的叹息。


曾经看到有很多读者纳闷,不知道作者写秦钟的用意。


其实,跟宝玉一样,在秦钟身上也有作者自己的影子。也就是说,他也是作者的一个化身。作者用这个化身,通过秦钟不一样的出身和经历,表达另一种疼痛和悲怆。


秦钟身上有很多地方,也体现了作者“愧则有余,悔有无意。”的无可奈的心境。


“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这句用来写宝玉的话,用在秦钟身上,也是一样的贴切啊。两个分身,一种痛悔。


《红楼梦》:从秦钟临死时的遗言,看作者的“无可如何 ”之大


作者用秦钟临死的规劝,来惊醒宝玉,但宝玉并没有听到心里去。这块顽石,坚持了自己的本性,矢志不移。就像后来黛玉劝他时,他说的话:“你放心,就为这些人死了,我也是愿意的。”


直到走完了所有的路,做完了所有的梦,他才大梦醒初醒。发现自己“背父兄教育之恩,负师友规劝之德。”


这“无可如何”之大,罄竹难书啊。


至此,整部《红楼梦》,字字血泪,字字愧悔,却又似乎全是作者无悔的誓言。其实,这全是他对封建思想的叩问、批判;是对生活那个时代人的疼痛,悲悯;是自己半生潦倒的郁闷,压抑和悲怆啊。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作者的意思,恐怕也只有同样出世、同样超凡脱俗的人,才更懂得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