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不是瞎折騰③健康運動的原則

人的衰老,首先表現為“感覺”的退化。

運動不是瞎折騰③健康運動的原則

雖然,進行性退化是自然的規律,由細胞分裂的週期決定。我們也知道,在人成年之後,約25歲時衰老就已經不同程度的開始了。

但是,生物機能有一個重要的原則——用進退廢,我們可以通過鍛鍊使很多功能的老化速度減緩,這是真正意義上的抗衰老。因為,無論你的營養有多充足、血液循環狀態有多好,免疫力有多高,心態有多平衡,你不經常使用的功能依然會快速退化。包括出現了視、聽、嗅、味、觸、思考等神經反應的不敏感,好奇心的消失,記憶力的減退,肌肉的萎縮,關節的僵化,性慾的下降等。


運動不是瞎折騰③健康運動的原則

很多人以為,我們不崇尚運動。其實,我們進行的運動是無時無刻而又悄無聲息的,我們只是很排斥“莫名其妙”又“一本正經”的錯誤運動方式。想要學會健康的運動很簡單,只需遵循四個大原則。


運動不是瞎折騰③健康運動的原則

◆第一原則:隨時隨地的運動

“隨時運動”是相對於身體健康的一個重要的認知。

其核心意思有兩個,一是隨時隨地的進行方便的運動方式,如:活動頸椎、聳聳肩、甩甩手、伸個懶腰、扭一扭腰、抖抖腳。

二是避免長期保持同一個姿勢和狀態。在一般情況下,每40至60分鐘就進行姿態的改變:站久了就走一走,走累了就坐一會,坐久了就站一站。即時改變姿態,就可以避免血液長時間的定向供應、其他組織細胞的缺血以及肌肉和神經的壓迫。

另外,環境的改變對人的健康也是至關重要的。室內待久了就出去遛遛,喧鬧久了就尋覓一處清靜地,閒了就乾點利人也利已的事,忙了就放下一切好好休息。改變環境可以改變神經內分泌的慣性表達,是放鬆身心的較佳方式。


運動不是瞎折騰③健康運動的原則

◆第二原則:快樂的玩耍

玩耍是很快樂的,連三歲小孩子都知道。

我們很多成年人卻對“玩耍”嗤之以鼻。中國的教育,崇尚“成熟穩重”,喜歡“少年老成”,人人都被教育或自我要求成“正經人”——嚴肅、穩重、較真、不苟言笑,放棄自我的天性和與眾不同,用壓抑和偽裝面對交際環境,以保護一個莫名的“身份”所謂“應該有的樣子”,甚至,被認為是“尊嚴”。

我們經常說,陪伴一個小孩子,可能是你唯一可以拋開身份、放下身段、盡情玩耍的機會了。因為在小孩子的眼裡,可不管你是什麼大領導、什麼專家、什麼成功人士,小孩子只關心你“好不好玩”。可惜的是,很多人還在“擔心”孩子——這有什麼好玩的?不要弄髒了、不要跑太快、不要玩瘋了、要懂禮貌、要聽話、趕緊回家。

製造緊張、營造嚴肅的氣氛以突顯大人的權威,這不僅是中國惡劣的“餐桌文化”,這更是教育中最大的“病”。

在現實中,快樂自在的人真是另旁人羨慕,我們通常叫他們“老小孩”,能達到此種狀態的人,有兩種途徑。

一是功能退化之後,再無思想的壓制所呈現出的生命本真;

二是“活明白了”之後,放下自我,重新體驗生命的本真。

是嚴肅、沉悶而糾結的活著,還是主動選擇做個快樂的“老小孩”,你自己選吧!


運動不是瞎折騰③健康運動的原則

◆第三原則:使身體充滿氧氣

在運動中的缺氧表現非常明顯——心率加快,呼吸急促。

有研究表明,心率與壽命成反比。強烈運動導致心率加快,新陳代謝就加快,細胞的分裂和老化也必然加快。觀察自然界,慢吞吞的大象,心率每分鐘40次,壽命高達80年;烏龜的心率為10,壽命100年以上;而迅捷機敏的老鼠呢,每分鐘的心率高達900次,壽命卻只有2年。

使身體充滿氧氣或是增加機能使用效率的運動,被稱之為“有氧運動”。用一句話總結其特點,就是“身體會出汗,但不會大喘氣”。

例如,瑜伽、太極拳、瑪玫哚、游泳等有氧運動就是值得選擇並可以長期堅持的健康運動。當然,學習整體自然醫學的人,還經常會進行呼吸的鍛鍊——悠長式深呼吸、急促式深呼吸、暫停式深呼吸等交叉進行、隨時進行。這些主動進行的呼吸鍛鍊方式,可以很有效的增加機體含氧量和提高釋能效率。其正確的方式、時間和次數可以在健康教練的指導下進行,也可以在自己熟練掌握後自主進行。

呼吸鍛鍊方式,是每個人“必要、高效、方便而又無需花錢”的健康運動。


運動不是瞎折騰③健康運動的原則

◆第四原則:鍛鍊平時很少用到的地方

每個人都有一些習慣動作和有限的記憶範圍,反過來看,習慣之外是一些經常“用不到”的部分,根據“用進退廢”的原則,這些平時很少用到或運動到的肌肉組織才是真正需要鍛鍊的地方。

表情,如果你是習慣了不苟言笑的人,那麼你應該多做面部的按摩或主動做面部肌肉運動,如張大嘴巴、鼓起腮幫吹氣、抿著嘴唇笑、吊高眉梢等。這些鍛鍊不僅可以很好的促進面部血液循環,像“張大嘴巴”這個動作,在消除怒氣的時候也極為好用。這也是林海峰先生所發現的,一個簡單而又神奇的情緒開關——生氣的人總是抿著嘴唇,只要張大嘴巴,就無法繼續生氣。

眼睛,可以用“眼觀六路”、“東張西望”和“暗送秋波”等方式鍛鍊。當然,最好在家裡或沒人的時候,以免招來“賊眉鼠眼、居心不良”的誤會。

耳朵,可以“耳聽八方”、“聞聲辯位”和“自然之聲”等方式鍛鍊。以一次性可以分辨出越多越複雜的聲音為鍛鍊標準。

記憶,培養自己快速記憶某個場景的能力。尤其如電話號碼一樣的數字、標識、顏色、特徵等儘可能多的細節。


運動不是瞎折騰③健康運動的原則

千萬不要人云亦云的認為:人老了,記憶力不好很正常。記憶和衰老,在很大程度上受“心理暗示”影響——來自別人和自我的心理暗示——你老了,應該如此。身體很多的機能受心理暗示的影響程度,絕對超出我們的理解,不斷有科學研究在證實這一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