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光时刻,属于王仕鹏的零秒出手。

遗憾与不甘的泪水

2019年,王仕鹏,36岁,篮球赛事评论员。

三分之差,令中国男篮距离世锦赛小组出线由一步之遥,变成了触不可及。

“今天,中国篮球真的特别需要这场胜利。”他双手合十,怀着遗憾与不甘,泪流不止。

在场边目睹中国队功败垂成的王仕鹏,与万千关注着中国男篮的球迷一样,悲愤难抑,却无能为力。

回想起2006年的夏天,绝杀斯洛文尼亚的那场荡气回肠的比赛,恍如隔世。

高光时刻,属于王仕鹏的零秒出手。

大鹏难掩失望

绝杀与胜利的奇迹

2006年,王仕鹏,23岁,国家队新人。

小组赛最后一战斯洛文尼亚,胜,昂首晋级,败,打道回府。

比赛仅剩6秒,斯洛文尼亚替补席欢呼雀跃。

5.8秒,大姚后场挡拆,大鹏后场接球出击。

4秒,大鹏如离弦之箭,运球疾进。

3秒,对手双人包夹,大鹏如逐日之光,视对手如无物。

2秒,急停,起跳,干拔,出手,一气呵成。

1秒,球在空中划过一度美妙的弧线。

0秒,篮球空心入网!!!

高光时刻,属于王仕鹏的零秒出手。

最后5.8秒大鹏绝杀致胜

中国队这边厢就像0°的冰水,瞬间被加热到100°,沸腾!炸裂!火花四溅!

大鹏扑到姚明的怀里,狂喜不已,电视前的我,仿佛就在现场一样,因为兴奋的吼叫,脑子缺氧,一片空白。

“当时已经没有任何选择了,只能运球到前场,幸好对面的大中锋过来封堵,我得以把投篮弧度调高一点。”

看着录像里23岁的自己,36岁的大鹏平静地解说着,仿佛一切就发生在昨天。

美好而又弥足珍贵的记忆

记得那天看完比赛,我匆忙赶往学校,但却一点也不焦急,无疑是心情的美好盖过了迟到的焦虑。

如同往常一样,那天中午格外的热,教室里的同学们也无心听课,一遍又一遍地用着当时并不智能的手机刷着文字、图片,脑补着最后的5.8秒...要知道,那个年代,即便是文字和图片,也能让我们看的津津有味,感谢篮球,写满了我的青春。

伟大的事情之所以伟大,是因为它使人刻骨铭心。

白马过隙,转眼间14年已过,这份高光时刻,美好而又弥足珍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