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一斤糧食不如一瓶水貴那國家為何不提升糧價?真相來了

中國農村留守兒童那麼多,可以說直接原因就是糧價太低。因為種地實在不掙錢,所以農村人不得不犧牲家庭團聚,進城打工賺錢。一斤水稻賣不到一瓶礦泉水的錢,早就不是什麼奇怪的事。種一畝水田,按畝產一千多斤算,能賣出的價錢就是一千多塊,這還不算農民投入的成本和精力。有人說,這麼低廉的價格,國家怎麼不提高一下糧價,讓老百姓謀生更容易些?

如今一斤糧食不如一瓶水貴那國家為何不提升糧價?真相來了

我國農民人口基數大,糧食現狀庫存充足。雖然糧食是生存的必需品,但總量太多了,每個人很容易就能獲取到糧食。家家戶戶儲存的都有很多,一年到頭往往還有很多餘糧,供求關係影響了其價格,價格當然上不去。這要是在饑荒年代,糧價再高,大家也都會瘋搶的。馮小剛導演的電影《一九四二》中,遇災荒之年,老百姓為了生活賣女換糧,幾升小米就能娶媳婦!就是過去鬧饑荒,缺糧少吃的年代,老百姓真實的生存現狀。

如今一斤糧食不如一瓶水貴那國家為何不提升糧價?真相來了

糧食的特殊屬性,不光糧食,所有農產品都不同於其他商品。農產品是其他各行各業的原材料,如果包括糧食在內的農產品價格隨意上漲,則各類工業品的價格也會跟著漲。如今是市場經濟時代,老百姓的大多數生活必需品,都是要從市場上去購買的。國家把糧價提升沒用,因為商家的成本提高了,最終也只會抬高物價,讓消費者買單,老百姓的日子同樣不好過。

如今一斤糧食不如一瓶水貴那國家為何不提升糧價?真相來了

其次糧價低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加快“農村城鎮化”進程。社會的發展趨勢就是,農業最終會走向規模化,而農民最終只會佔據很小一部分人口比例。正是由於種地不賺錢,讓原本以地為生的農民感受到了壓力,所以不少農民才放棄種地,走進城市裡工作。要是糧價很高,就沒有農民願意離開土地了。畢竟城市裡,硬件設施,醫療條件等等各方面都要比農村先進得多,而人都是好享受的。進城安家落戶的農民越來越多,“農村城鎮化”就指日可待了。

如今一斤糧食不如一瓶水貴那國家為何不提升糧價?真相來了

其主要也多因大部分地區,還屬於是傳統家庭生產,種地成本過高,交通不便。若達到農業產業化和集約化的階段,種植糧食的成本可能會大幅度減少。不過面對雲貴川這類地區要想實現這個標準,真的非常困難。你認為糧價應不應該上漲呢?你認為糧價不能上漲還有其他原因嗎?如果你有什麼想法,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大家一起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