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年了!糧食還是價格低迷農資依舊飛漲,農民這地怎麼種?

農資產品漲價、降價保持原狀或者下跌,這是中國目前面臨的一個比較普遍的問題。而農資產品的漲價,直接增加了種植戶的成本投入。那麼,這種情況合理嗎?糧價確實很難漲,而且還會被下調,專家有百般理由說糧價不能漲,什麼市場調節了,供大於需了,進口量大,但是卻沒有人告訴農民,為什麼農資會漲價飛快。

又一年了!糧食還是價格低迷農資依舊飛漲,農民這地怎麼種?

對於這個問題,看到就有點心酸,特別是為廣大的以種地為生的農民言,含辛茹苦的種一年的莊稼,最後的收益幾乎是替農資生產企業賺了錢,可以說各個企業都是賺得盆滿缽滿。農業種植應該是農業生產大產業鏈中效益最低、成本最大、風險最高的一環,農業生產中最大的利潤在於農資產品的研發、銷售,糧食的運輸、加工、倉儲和銷售。而種植是其中最吃力不討好的。為什麼?種植需要購買農資產品,糧食收穫後需要經過糧食收購商的轉手或者收購,在經過運輸、倉儲、深加工等環節進入市場。也就是說農業種植是兩遍受氣還得兩邊討好,也是這個產業鏈中最辛苦、抗風險能力最差、效益最低的環節。

又一年了!糧食還是價格低迷農資依舊飛漲,農民這地怎麼種?


面對化肥農藥價格飛漲,糧價的低迷農民應該如何利用有限的土地,或者怎樣合理的運用好農村的土地資源,降低成本,提高糧食生產率,改變傳統守舊的糧食種植方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