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臺市發佈養殖水域灘塗規劃,“海上糧倉”建設有了“參考書”

煙臺市發佈養殖水域灘塗規劃,“海上糧倉”建設有了“參考書”

水域灘塗是海洋開發利用的前沿陣地,是沿海地區漁業經濟發展的重要依託和載體。近日,市政府發佈了《煙臺市養殖水域灘塗規劃(2018-2030年)》(下文簡稱《規劃》),對全市養殖水域灘塗進行了分區規劃,規劃出禁養區、限養區和養殖區,提出打造四大水產種業集聚區和四大種業基地,對全市“海上糧倉”建設、水產養殖業轉型升級和新舊動能轉換具有重要意義。

《規劃》設定近期規劃(2018—2025年)和遠期規劃(2026-2030年)。

近期規劃(2018—2025年),將進一步明確養殖水域灘塗功能區域範圍;規範和保障漁民正常生活所需的養殖水域灘塗,依法保護水產品基地等重要自養水域,確保海水養殖面積18.50萬公頃,淡水養殖面積8000公頃左右;合理規劃養殖生產佈局,促進水產養殖業的健康持續發展;依據水域承載力評價結果,控制養殖規模、密度,推廣健康生態養殖模式,保護和改善養殖水域生態環境;促進養殖業高端化發展,以生態、特色、精養為主題,打造高端化養殖業;推進海水養殖向深海、海底、立體拓展,擴大養殖規模,提高養殖效益;推動水產養殖業與休閒漁業深度融合。

遠期(2026-2030年)完成規劃面積的禁止養殖區和限制養殖區,穩定海水養殖面積20.00萬公頃,淡水養殖面積8000公頃左右,並實現養殖水域灘塗規劃對養殖水域灘塗使用的控制與引導作用明顯增強;通過制定科學的養殖容量和養殖密度,促進海水養殖可持續發展;合理優化海水養殖品種及佈局結構,提高海水養殖集約化程度;漁業生態環境明顯改善,最終形成“穩定池塘,拓展遠海、控制汙染、修復環境”的新的綠色發展的產業發展格局。

根據農業農村部文件、省生態紅線規劃,對我市養殖水域灘塗進行功能分區,劃分為禁止養殖區、限制養殖區、養殖區三大類。

禁止養殖區包括飲用水水源地一級保護區、自然保護區核心區和緩衝區、國家級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核心區和未經批准利用的無居民海島等重點生態功能區,以及生態紅線禁止區;港口、航道、行洪區、河道堤防安全保護區等公共設施安全區域;有毒有害物質超過規定標準的水體;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禁止進行水產養殖的區域。

限制養殖區包括飲用水源二級保護區、自然保護區實驗區和外圍保護地帶、國家級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實驗區、風景名勝區、依法確定為開展旅遊活動的可利用無居民海島及其周邊海域等生態功能區、以及生態紅線限制區劃定為限制養殖區,在以上區域內進行水產養殖的應採取汙染防治措施,汙染物排放不得超過國家和地方規定的汙染物排放標準;限制在重點湖泊水庫及近岸海域等公共自然水域開展網箱圍欄養殖,重點湖泊水庫飼養濾食性魚類的網箱圍欄總面積不超過水域面積的1%,飼養吃食性魚類的網箱圍欄總面積不超過水域面積的0.25%,重點近岸浮動式網箱面積不超過海區宜養面積的10%。

除禁止養殖區、限制養殖區以外,適合開展水產養殖的區域,劃定為養殖區,包括海水養殖區和淡水養殖區。

依據《規劃》,規劃以海帶、大菱鮃、半滑舌鰨、黑鮶、黃蓋鰈、海參6處國家級水產原良種場,以及海灣扇貝、梭子蟹、皺紋盤鮑等10處省級水產原良種場為依託,發展萊州灣海水魚類及貝類種業集聚區、丁字灣對蝦及鮃鰈鰨魚種業集聚區、蓬萊海參及鮃鰈鰨魚種業集聚區、長島海珍品種業集聚區四大水產種業集聚區,形成山東省海帶、海水魚、海參、海水貝類四大種業基地,成為我國北方重要的水產健康苗種供應基地。

引導龍頭企業與科研院所、高校聯合,建立種質科技創新中心與支撐服務平臺。完善雜交育種、選擇育種等現有常規技術,集成群體選育、家系選育、多性狀複合選育、細胞工程育種以及分子標記輔助育種等育種技術,健全包含品種選育、活餌與營養飼料、疾病防控、循環水系統、苗種質量安全控制與檢測以及苗種物流與營銷為主要內容的現代水產種業技術體系。

加快資源優化整合,建立水產種業技術聯盟,開展魚、蝦、貝、藻、參等大宗水產生物現代種業創新與示範工程,加快培育“育—繁—推”一體化的水產種業企業,打造以龍頭企業為主導,以市場化運作為方向的現代水產養殖種業體系,提高優良品種自主研發和原良種綜合生產能力。

規劃在萊州灣東、養馬島東、崆峒島、長山列島近海海域開展貝藻間養筏式養殖,發展扇貝、牡蠣、海帶、龍鬚菜等大宗品種養殖。在萊州灣東、丁字灣、長山列島沿岸區域發展鮃、鰈、鰨、海參、三文魚、石斑魚養殖;在丁字灣、萊州灣東潮間帶區域發展梭子蟹、對蝦養殖;在萊州芙蓉島、長島大欽島、海陽丁字灣等區域示範推廣“陸海接力”深水網箱養殖;在萊州芙蓉島、長島廟島灣、砣磯島、南北隍城島、大小欽島、芝罘島、四十里灣等海域發展海洋牧場;在萊州灣東、廟島群島、芝罘島、四十里灣、套子灣、海陽南等海域發展休閒漁業。

引入工業化理念,積極推行園區化發展,建設集中連片、設施配套、規模化、標準化的省級漁業園區,整合各類優勢資源向園區集聚,將園區打造成佈局集中、建設集約、項目集聚、環境集美、科技和人才富集的新型漁業經濟板塊。按照“一個品種一個產業”的發展思路,著力培育優勢主導產業,重點抓好海參、海水魚、對蝦、扇貝、梭子蟹、海帶等主導品種。(YMG全媒體記者 苗春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