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羊肉,您肯定没吃过,大锅炖、白水煮、烧牛粪,神秘佐料

身为一个爱好户外旅行的人,我走过中国大部分地方。在多个省份吃过当地的羊肉。

但直到今天,五年前户外徒步过程中吃到的一次羊肉,才是我认为最好吃的。


身为一个南方人,说实话,我吃羊肉比较少。而且我们那只在冬天才吃羊肉,其它季节基本是不吃的,因为会上火。

来了北方,发现北方人一年四季都吃羊肉,实在是太厉害了。

而我即便是来了北方这么多年,也吃了很多次羊肉了,还是会感觉上火燥热。最大的表现就是晚上睡觉会出汗。当然不是所有的羊肉都有这感觉,必须是比较好的羊肉。

作为一个非吃货,也有自己的味觉和评价标准。要说这么多年,我吃过最好吃的羊肉,却是一般人想象不到的。

因为经常出差,旅行,后来又玩儿起户外,所以我走过很多地方。

也就吃过很多地方的羊肉,新疆的,内蒙的,甘肃的,河北的。

也尝试了多种吃法,涮的,烤的,煮的,炖的,炒的。

但能让我吃过一次(也仅仅是一次),

就过目不忘,赞不绝口,回味无穷,念念叨叨了五年的羊肉。

就是在浑善达克沙地吃过的一次。

这种羊肉,您肯定没吃过,大锅炖、白水煮、烧牛粪,神秘佐料

2015年,在对浑善达克沙地进行了一次徒步探路后。我感觉这个线路还是挺有意思的。就在当年的9月组织了一次50公里徒步穿越活动。

刚好9月1号到3号,为庆祝胜利日,放了三天假。我们就一路兴冲冲地出京奔向广阔的浑善达克。

这种羊肉,您肯定没吃过,大锅炖、白水煮、烧牛粪,神秘佐料

一路上我吹着牛,绘声绘声地描绘浑善达克的美丽。林多草密,有齐人深的野草,最次也是到大腿,真正有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景象。红柳林有多密,牧民的狗有多凶,走沙梁有多累...

到了沙地一看,心都凉了,牧民打草了,只见一片片的草茬子,我尴尬得说不出话来,只能带领兄弟们狂走。

队友小川是当地人,早早电话约了朋友下午到营地给我们送羊肉。

下午,当我们到达扎格斯台附近的时候,开越野车的朋友也到了,我们在沙地当中找了一片树林扎下营来。当地的朋友开始煮羊肉。

我是第一次见到这种煮羊肉的方法。也第一次见到了用羊汤煮大米的吃法,真正是刷新了我的饮食人生。

这种羊肉,您肯定没吃过,大锅炖、白水煮、烧牛粪,神秘佐料

就是这样,拿几块石头架一口大锅。

地上捡点干树枝,干牛粪,生上火。

大块大块的羊肉,直接清水炖煮。

把帐篷收拾完,羊肉也熟了。大块大块的羊肉,肥瘦相间。

直接上手,拿小刀切下一块。蘸上自制的野韭菜花酱,那滋味,无比美味,真正是好吃。

从此,我就爱上了手把肉。而且这种吃法也真正豪爽,即便是肥肉也不腥不腻。

这种羊肉,您肯定没吃过,大锅炖、白水煮、烧牛粪,神秘佐料

点晴之笔是必须用野韭菜花酱。

关于野韭菜花酱的做法,舌尖上的中国有过介绍。可以看看上面的视频。

浑善达克沙地和草原上,生长着很多野韭菜,当韭菜开花的季节,采下韭菜花,做成韭菜花酱,是吃手把肉的灵魂所在。做法我不知道,但其实很辛苦的,小川说四个人干一天,也就能做成1-2瓶酱。

吃完羊肉,用羊汤煮大米粥,居然一点都不腥。这绝对超出了我的认知。

最原始的,最简单的,最朴素的,可能就是最好的。

这是我这么多年来,吃过的最好吃的一次羊肉,直到今天还念念不忘。

唯一后悔的是,没好意思多吃。

等疫情过后,一定要去内蒙,杀一整只羊,饱餐一顿手把肉。


这样的羊肉做法,您会觉得好吃吗?

这种羊肉,您肯定没吃过,大锅炖、白水煮、烧牛粪,神秘佐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