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地取材,特色农家菜,你都吃过了吗?

从化,作为广州的后花园之一,森林植被繁茂,流溪河水源清冽,两岸翠竹深幽,既适合户外徒步扎营,又可以在温泉小镇休闲发呆,一直都是本地人出游放松的心水选择地。尤其广州疫情尚未平复,不适合城区扎堆,地广人稀的从化,就成了短途出游的最佳选择。然而,不管你选择哪个休闲项目,吃什么,始终是广州人最关心的话题。要保证食材新鲜,必须就地取材,又要不同于城区里千篇一律的烹饪方法,唯有以下的从化特色农家菜,可以满足。

从化 | 就地取材,特色农家菜,你都吃过了吗?


正宗火烧一节竹筒饭

什么物产,是从化当地取材,又多又好又出名?当然是遍地的竹林。而竹筒饭,最为关键的材料就是竹子,新鲜毛竹,水分充足,清香扑鼻。也唯有从化源源不断新鲜养殖、供应的竹子,才能保证竹筒的用量。一节原条竹筒饭的竹香,可以渗到每一颗米粒当中,清香扑鼻,入口香甜。用过的竹筒,是绝对不能循环再煮。只有用作燃料,待烧透后化作竹灰,再发酵成高品质的有机肥料,种菜种花,既环保又实用。

从化 | 就地取材,特色农家菜,你都吃过了吗?

从化 | 就地取材,特色农家菜,你都吃过了吗?

从化 | 就地取材,特色农家菜,你都吃过了吗?

竹筒饭的制作过程

【排骨腊鱼竹筒饭】:先将腌制过的白米,以及排骨、腊鱼(也可以点其他配料),同时放进干净的竹筒里,再借巧力前后晃动竹筒,让米饭和配料均匀分布在竹筒内部,然后垫上竹叶片和盖子,用铁丝锁住盖口,就可以放到火炉上,用明火均匀烧煮。大火烧制过程大概需要45分钟,而在这过程当中,既要控制火候,还要及时多次地朝竹筒底部喷洒清水,防止温度过高导致竹筒开裂,或烧焦,并不简单。

从化 | 就地取材,特色农家菜,你都吃过了吗?

从化 | 就地取材,特色农家菜,你都吃过了吗?

从化 | 就地取材,特色农家菜,你都吃过了吗?

从化 | 就地取材,特色农家菜,你都吃过了吗?

从化 | 就地取材,特色农家菜,你都吃过了吗?

【竹筒水库鲢鱼】:水库鱼的烧制时间不需要太长,若想同时上米饭和鱼,就需要在竹筒饭烧制一段时间后,再开始制作鲢鱼。从化流溪河畔,水库鱼的养殖已经达到相当规模,供应充足,完全都不用担心新鲜和肉质的问题。现挑现做的水库鲢鱼,搅拌调料后腌制十分钟,就可以放进竹筒里,制作过程跟竹筒饭差不多,关键是对火候和时间的把控。

从化 | 就地取材,特色农家菜,你都吃过了吗?

从化 | 就地取材,特色农家菜,你都吃过了吗?

从化 | 就地取材,特色农家菜,你都吃过了吗?

从化 | 就地取材,特色农家菜,你都吃过了吗?

烧制完毕,最后用钳子把竹片掀开,撒葱花提香,就可以上菜了!正宗竹火烧制的一节新鲜竹筒饭,每一口饭菜,都竹香扑鼻,软硬适中,真是一道返璞归真,又刻骨铭心的美食。

从化 | 就地取材,特色农家菜,你都吃过了吗?

从化 | 就地取材,特色农家菜,你都吃过了吗?

从化 | 就地取材,特色农家菜,你都吃过了吗?


蒸汽石锅水库黄骨鱼

蒸汽石锅鱼的特点之一,是它蒸煮用的石锅,选用天然石材,整块打磨成石锅形状,厚重浑圆。再将石锅镶嵌在饭桌中部空槽处,利用空槽下方的煤气灶加热煮菜。由纯天然的优质石材雕刻而成的石锅,富含有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蒸煮时既不粘锅,又减少了高温加热的过程中,对食材营养成分的破坏。而蒸汽石锅鱼,作为清乾隆时期的一道御厨名菜,一直延续至今。

从化水库鱼的种类选择非常多,人多可以选择大鲩鱼,小两口或吃得不多的三口之家,推荐选择黄骨鱼,肉质鲜美,营养丰富,尤其头小且没有小骨头,深得人们的喜爱。

从化 | 就地取材,特色农家菜,你都吃过了吗?

从化 | 就地取材,特色农家菜,你都吃过了吗?

从化 | 就地取材,特色农家菜,你都吃过了吗?

石锅用热蒸汽擦洗干净,将切好的黄骨鱼,用简单的姜、油、盐搅拌加工后,放进石锅中,再倒入放有当归等中药材佐料的高汤,盖上用干草编制而成的倒漏斗形锅盖,慢慢熬制,让滚烫的石锅将鱼片蒸熟,水蒸汽从草盖子边喷涌而出,鱼香扑鼻,弥漫四周。

从化 | 就地取材,特色农家菜,你都吃过了吗?

从化 | 就地取材,特色农家菜,你都吃过了吗?

从化 | 就地取材,特色农家菜,你都吃过了吗?

煮好的原条黄骨鱼,几乎没有煮散,鱼汤清甜无杂质,入口后香味经久不散,鱼肉新鲜滑嫩,一试难忘。尤其天然石锅保温保鲜,哪怕吃得不快,鱼汤鱼肉放久了,也能保持温度,既没有腥味,口感又能维持刚上桌时的鲜嫩。吃完鱼后,还可以用鱼汤涮蔬菜,下点白菜、豆腐,既鲜甜又清爽,还有配套的特色铜锅洋芋焗饭,吃撑了也不觉得腻。

从化 | 就地取材,特色农家菜,你都吃过了吗?

从化 | 就地取材,特色农家菜,你都吃过了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