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昭通市作家铁欲文学作品欣赏之——慈母在天堂

慈母在天堂

几十年的时光如长江、黄河水,滚滚东流;几十年前的往事如梦幻,奔来眼底,又泯灭于荒野之间。

我静坐于旷野,遥望斜阳落处,依稀看见一条通天大道,向茫茫太空延伸,直达冥冥中的天堂。

那是一条回归之路,是一条舍了这世间受苦受难的躯体之人,让灵魂得到解脱、搭救之路。

生于泥土而复归于泥土。墓地,是回归自然的驿站,是通向天堂的桥梁。

我遥望天宇,默默祈祷:上苍,让我那苦难的慈母在天堂,不再悲楚,不再忧伤。

苍天无语,只有流云在飘,大风在呼号;大地无言,只有群山逶迤、江河蜿蜒。山野,一如那神秘的阿拉伯草体经文,挥洒在苍茫的大地上。那潇洒、飘逸的走势;那超脱、深沉的形状;那纵横、驰骋的气势,一定是上苍给人的一种启示。

在苦难的彼岸,一定有幸福之光。心地善良的人,必有丰厚的回赐。受尽病痛折磨的人,后世没有忧郁、悲怆。

我想:我可怜的母亲,不会流落在子虚之国,乌有之乡;不会放浪在清冷的野外,干涸的沙漠;不会徘徊在凄风苦雨中,流连在白水黑山间。

天苍苍,野茫茫,呼呼吹拂的山风告诉我:慈母在天堂!

我企盼生命真的能够轮回、复活,我能再次沐浴母亲温暖的阳光;我梦想母亲会从遥远的天国向我走来,亲吻我的脸庞;我多么想走进她曾经住过的村落,涉过清澈的小溪;喝一口古井甘甜的水,望一望那轮在孤独与寂寞中陪伴她的月亮。

哦,慈母在天堂,在凭栏眺望:这演绎着悲欢离合、幸福苦难的人间,是否换了模样?在眺望父老乡亲吃的是否还是粗茶淡饭,穿的是否还是破烂的衣裳?是否还在走羊肠小道,住的土墙瓦房?在眺望那令人恐惧的饥荒是否还在无情的吞噬着人们的生命,那一场场浩劫是否还在令人胆寒、心慌?

母亲啊,昔日的苦难早已风化,您的奢望已被儿孙们建成理想的楼房;你的梦想在几十年的时光里,已被儿孙们用辛勤的汗水,浇灌成一朵鲜花,散发着缕缕芬芳。

慈母在天堂,我想你已进入那个真境花园,你穿的是华贵的衣裳,吃的是仙桃鲜果,喝的是玉露琼浆;你心中的苦汁早已流尽,病体已愈全无恙;你的双手不再骨瘦如柴,头发不再稀疏枯黄;你焦渴的心灵已被乐园中的泉水滋润,忧伤的灵魂不在野外徜徉。

慈母在天堂。你告诉我;那里没有世俗的偏见、冷漠,只有乐园的温暖、阳光;那里没有虚伪、狡诈,只有正直、善良;那里没有邪恶、阴谋,只有至真、至善、至美;那里没有小人与君子的决斗,弱者与强者的较量,只有自然的和谐、秩序,只有上帝的仁慈、清高;那里没有霍乱与淫欲,只有健全与贞操;那里没有腐败在蔓延,权欲在膨胀,只有永恒的大道在延伸,真理的天经在吟唱。

慈母告诉我,天堂是一个好去处,要进去的人必须修身养性,净化心灵,检点灵魂。人生苦短,应珍惜时光,完成人生的功课,才有天梯可上。

天高地阔,群山雄辉。

我遥望着苍苍世态,茫茫太空,品味着慈母的话语,心想:天道无欺,常善与解人。我追求自身的善,我企盼做个正直的人。

我知感慈母在冥冥中教授我处世的哲学,道德的系谱。我对苍天多虔心,我走在人生的正道上,得到了一缕缕上苍泄过云罅落地生辉的天光。

云南省昭通市作家铁欲文学作品欣赏之——慈母在天堂

铁裕,笔名:一荒玄,60后。系《散文悦读》专栏作者,《作家前线》、《世界作家》等多个平台的特邀作家。96年开始散文创作,先后在《柳江文学》、《华商时报》、《合肥日报》、《中央文献出版社》、《清远日报》、《边疆文学》、《昭通作家》、《昭通文学》、《昭通日报》、《鹤壁文艺》、《文苑》、《中国青年报》、《作家驿站》、《作家前线》、《世界作家》、《世界作家园林》以及各文学公众号发过诗、文二千余篇、首。

张行方,全媒体记者、中国散文家协会理事、中国书画院高级院士、中国书画名家专访网主编、故宫博物院安徽省书画考级中心副主任、中国公安文学精选网安徽工作部总编、美国书画研究院无锡分院执行副院长、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安徽省人才学会会员、著名文艺评论家……

长于散文、诗歌、评论、长篇小说及非虚构等文本创作,其作品文采斐然、情感充沛、典雅博大、厚重飘逸、气势恢弘、张弛有度,立意精巧,充满灵魂的叩问和哲学的思辨,立体之艺术美感跃然纸上。

供职单位:全国公安文联《中国公安文学精选网》安徽工作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