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得太多?內心戲太足?我們不過“內耗式”人生

01


朋友小關說:“我決定跟他分手了,真的過不下去了。”


事實上,小關已經在這段感情裡沉淪三四年了,她的感情戲碼媲美瓊瑤式劇情,情緒高漲跌落猶如過山車,而一直沒分手的原因是:“我已經在他身上浪費了將近4年青春,我們雙方父母都見過面了,如果分手,別人會怎麼看我?”


我想她今天來找我訴苦,無非像從前一樣把他的男友數落一番,把她在感情裡所受的委屈、心痛全部發洩出來,等他男友來找她,兩個人又會重歸於好,就跟什麼事都沒發生一樣。


“如果換作是你,遇到這樣一檔子事,你怎麼選?要是大家知道我跟男友分手了,肯定會笑話我。”


我們辛辛苦苦地維護著自己的人設,在遇到問題後,不是快馬加鞭地去解決,而是接連不斷地上演內心戲。在內心戲背後,掩藏著的是脆弱易碎的玻璃心,是害怕被拋棄的無助感。


想得太多?內心戲太足?我們不過“內耗式”人生

曾經的我也是一個特別愛鑽牛角尖的人, 喜歡臆想他人的心思,特別在乎別人對我的評價。


在感情裡,如果對方不給我打電話,我的內心像經歷了一場暴風雨,假設若干種情境,去猜測他為什麼不給我打電話。


一出一出的內心戲,幾乎將我逼成內傷。等到男友給我打電話,我莫名其妙就生氣了,男友百思不得其解,各種方法都尋遍了,始終無法對症下藥。


久而久之,我的腦回路里寫滿了心累、痛苦、糾結、不堪,這些負面的情緒將我的大腦塞得滿滿的,徒增內耗,卻無法做出解決問題的行動。


想得太多?內心戲太足?我們不過“內耗式”人生

等到相識久了,我跟男友吵架的次數多了,每次吵架時我都像個傻子一樣,呆呆地望著他,嘴裡吐不出半個字。他又急又氣,說我是個傻子,我哭得稀里嘩啦,他一臉懵逼,只好放緩語氣問道:“你說,我到底該怎麼做?”


現在想想,覺得當初的自己挺傻的,苦情上演的內心戲憋壞了自己,搞蒙了對方。即使內心戲碼再多,又與他人何干,何不直接說出口,雙方都明瞭。


別讓內心戲成為束縛你人生的繭房。人生只有一次,別擰巴,好好活。


02

在地鐵上,一對母女在吵架。


小姑娘看起來一副高中生模樣,抱著手機在刷新聞,突然她扯了扯正在旁邊打瞌睡的母親的衣袖,說道:“媽媽,你快看,新聞上說了一家人因為吃了泡得太久的木耳都住院了,你以後千萬不要把木耳泡那麼久了,很危險的。”


做母親的聽了這話,顯然是不開心的,她撇了撇嘴:“別相信這些新聞上的謠傳,我做了這麼多年木耳都是這樣吃,你還不是好好長大了。”


“昨天家裡做的涼拌木耳......你不會也泡了好幾天吧?”


“那又怎麼樣?我做了這麼多年飯了,還要你教我?我是你媽媽,我能害你住院嗎?”


想得太多?內心戲太足?我們不過“內耗式”人生

“以後咱們家吃木耳,就吃現泡的吧,你這種做法不安全。”女孩堅持說道。


“就你懂得多是不是?就你最能幹?我做了這麼多年飯,辛辛苦苦為這個家,你一句感激的話都沒有,現在竟然說我的不是,你這個沒良心的,跟你爸爸一個德性。”


“你如果覺得我做的木耳不好吃,以後就不要吃我做的飯了,餓到你是活該。送你上這麼多年的學,沒學到一個好樣,專門拿這些歪門邪道來糊弄我。”


小女孩看到母親真的生氣了,就不敢再跟母親爭辯了,而是小聲嘀咕了一句:“媽媽,我不是這個意思。”就低下頭去看手機,不跟母親說話了。


一直到下車,母女倆也是各走各的,面帶慍色。


想得太多?內心戲太足?我們不過“內耗式”人生

一個是在講事實,提出好的建議,希望對方採納。一個是在講道理,上演內心戲,將過往的情緒全部積壓在這次爭論中爆發。


本就是一個簡單的問題,因為想得太多,事情違背了原有的初衷。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常常因為自己平白無故地設想了很多問題,從而讓自己變得憂心忡忡,不快樂,甚至是焦頭爛額。


回過頭來想想,還不如少想一些問題,就事論事,只是去想一件事,不去延伸問題,不去做無畏的想象。讓自己能排除雜念,多積累積極向上的能量,你會發現生活會越來越簡單而富足。


03

惠子是個特別害怕孤獨的女人,她希望老公能天天陪在她身邊,若是老公下班晚或出差了,她內心必定會翻江倒海,不得安寧。


有一年新年答謝晚會後,惠子老公在朋友圈曬了一張公司同事的合照,這一曬竟然曬出事情來了。


惠子定睛一看,老公身邊竟然站著一位美麗的女士,她瞬間打翻了醋罈子,火冒三丈地打電話給她老公,質問道:“你跟那個女人混到一起了?竟然敢幹這樣的好事?太不像話了!”


話剛說完,也容不得老公解釋,惠子就把電話掛斷了,一個人躲在房裡淚如雨下。


想得太多?內心戲太足?我們不過“內耗式”人生

惠子猜想,老公一定是看不上她了,照片裡的女人看起來精明能幹,人長得美又有氣質,比她強多了。如果老公不要她了,她該怎麼活下去啊?她現在連個收留的落腳點都沒有,只能住旅館。


如果她的父母知道他們夫妻倆的事,逼定會狠狠地責怪一番,親人朋友必定會嘲笑她,她承受不住這樣的打擊......


惠子越想,心裡越崩潰,像只受傷的小兔子,蜷縮在屋子裡。


等老公火急火燎地趕回來,惠子眼睛已經哭腫了。老公看她哭成這種慘狀,真是又生氣又憐愛,跟她解釋說:“那是集團公司的高層領導,是公司安排過來為這次晚會致辭的。”


惠子抬起眼睛,將信將疑地說:“你說的是真的?跟你一點關係都沒有?”


惠子老公又重申了一遍,說道:“我保證,我跟她一點關係也沒有。”


想得太多?內心戲太足?我們不過“內耗式”人生

惠子這才破涕而笑,緊緊地抱著她的老公,而剛剛如宮鬥般上演的內心戲碼還在惠子腦海裡循環播放,那種肝腸寸斷,非生即死的痛苦,只有惠子能體會。


你若將自己放得太低,覺得別的女人比你好,就是極度的不自信。你自編自演的劇情再精彩,觀眾卻只有你一個,沒有人與你感同身受,你的人生也沒有任何改變。


好多問題都是想出來的,不想就沒有,要去想也不要想那些讓人焦慮的事情,只管想有意義的事情就好。本著一種積極的心態,少想多做、摒棄雜念去生活,你會發現更好的自己。


04

不管是在工作中還是生活中,我們都習慣對別人的話語進行深加工,以自己的方式去解讀別人的想法,大腦不停地處於運轉狀態,時時刻刻在內耗。


遠遠跟同事打了個招呼,同事像是沒看到一樣徑直走遠了,總感覺他看不起我,不屑於跟我有交集。


花了很多時間和精力做了個方案發給領導,領導久久沒有回應,就認為自己方案做得不好。


和閨蜜約了一起出去玩,旅遊結束的時候幾個人一起拍了張合照發到朋友圈,時不時就點進去看有沒有人評價自己,若是沒人誇,就覺得自己長得不夠美,拍照的姿勢需要換一換。


想得太多?內心戲太足?我們不過“內耗式”人生

獨處或晚上睡覺的時候,都會將看到的、聽到的、回憶的事情做一番猜想,內心糾結得發瘋。


數十年如一日積攢的內心戲潛藏在大腦深處,若現實生活中有類似的事情發生,必定會被勾勒出來,做一番假設。


這些內心戲就如小惡魔一樣不斷地侵蝕著我們的大腦,讓我們的精力發散,心氣磨損,無法長時間集中注意力去解決一個問題。


想得太多?內心戲太足?我們不過“內耗式”人生

對別人的百般臆想和解讀,也構不成萬分之一的別人,確是一覽無餘的你。腦中的小劇場上演得再火熱,十有八九都是臆想。


當小鬼們還在為過去苦思冥想之時,大神們已經進入了“解決問題”模式,而非糾結令他煩憂的小事。


在生活面前,不要想太多,內心戲別太重,我們應該比誰都拎得清,有舍必有得。


跟著自己的心走,跟自己活在一起,當我們跟自己待著的時候,真正的自我反思才可能開始,當我們避免極度內耗,成長也會開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