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输你会更强:近代日本如何洗刷国耻

我们知道,十九世纪四十年代,英国用舰炮打开了中国通商大门之后,紧随其后的五六十年代,欧美列强同样用武力叩开了日本锁国的大门,强迫日本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认输你会更强:近代日本如何洗刷国耻

从1854年日本开国到1868年明治维新,日本共和十一个国家签订了所谓的“亲善条约”和“友好通商条约”。这些条约允许该缔约国之人在日本拥有治外法权,严重损害了日本的主权,使日本面临着沦为半殖民地的危机。

1868年明治政府成立后,“条约改正”成为首要外交课题。比如此前提到的使节团出访欧美,都是带着这个任务。但起初没有得到西方积极反应。

使团在西方碰了钉子。他们表面上受到欧美政府热情接待,但递交交国书,提出修改不平等条约要求后,却遭致敷衍。几个月毫无进展。他们苦思冥想求解:

为什么西方国家表面对我们很友好,却不肯对日本平等相待、修改不平等条约呢?

1872年3月15日,岩仓使团来到德国柏林,参加德国强人、铁血宰相俾斯麦主办的欢迎会。会上,日本使团副团长伊藤博文虚心求教。俾斯麦好像特别喜欢这位日本后生,当徒弟一样面授机宜。他把自己对国际政治的理解,以及小国的生存之道向东方后生进行倾囊相授。

俾斯麦说,“方今世界各国,虽以亲睦礼仪相交,但皆是表面名义,于其阴私之处,则是强弱相凌,大小相欺。”

说你别看当今世界各国交流,表面客客气气。但实际上通行于这个世界的只有一条法则,那就是丛林法则:物竞天择、弱肉强食。

这番话让刚刚接触国际社会的伊藤一行人醍醐灌顶。难怪欧美列强不修约,原来我们不是真强国。认输,我们是弱者。图强,我们先拜强为师。就是日本采取的务实态度。

随后,在西方取到真经的日本,迅速崛起。

之后,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的胜利宣告日本已从弱变强,提高了国际地位。

而第一次世界大战,胜德的日本完成修约临门一脚。1919年,一战结束,在重新排世界座位的巴黎和会上,与尴尬的只有两个席位的“个别利益的交战国”中国地位相反,此次国际会议日本大出风头。会上日本与英、法、美、意并列五大国,和会席位5个,是拥有“普遍利益的交战国”的唯一东方国家。一跃进入世界五强。

此前30年,岩仓使团费劲气力与欧美想要废除的不平等条约,进展艰难。自此却开始一马平川。

第一次世界大战开战前,美国首先与日本签新约,宣布放弃关税自主权。而一战结束后,其它国家也纷纷与日本签订条约,放弃特权。日本用40多年的时间完成了修约任务,摆脱了欧美列强强加于日本的种种不平等待遇,成功完成了向近代国家的转化。

在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日本,废除一切不平等条约,实现扬眉吐气。

民族空前骄傲与自信,于是乎,东方霸主横空出世。

期间,日本名称也出现变化。诸如中国对日称谓最显著的变化,是以“东洋”代“倭”。

熟悉古代史的读者应该知道,与中国光鲜的“华夏”称谓不同,日本在中国的古称一开始就不太顺耳,其中一个长久的称呼,是众所周知的“倭”。何为“倭”?即人“委”也。这个“委”与“伟”不搭界,与“小”倒是近义词。

古代中国称日本为“倭”由来已久,现代一些日本人认为内含矮化成分,但古代日本却不以为蔑称,一度引以自称近千年。日本最古的史学作品、成于公元712年的《古事记》描述了日本开天辟地至推古天皇间的上千年传说与史事。书中称第一位天皇叫“神倭伊波礼毗古”,而日本武尊的本名就唤“倭建命”。可见,远古到中世纪前的日本,基本接受“倭”为其国名。

查考历史可知,这个称呼确实不是“戏称”,而是一个正式封号。 关于这一点,《魏史》有明确记录。魏景初二年,即公元238年,日本岛兴起的第一个国家“邪马台国”,女王“卑弥呼”苦于国中有语无文,遂遣使“难升米”到中国,“使魏封之”,于是魏明帝曹睿封“邪马台国”人为“倭”,封“卑弥呼”为“亲魏倭王”,授其金印。

曹睿为何封日本为“倭”呢?不得而知。 从今天的角度观察,曹睿封“倭”为日本正称,或许不属雅称,但从当时的历史背景分析,魏明帝既然正大光明地下昭册封,当无存心矮化之故意。

关于这一封号,古代日本人倒是做出了正面理解。三枝博音编的《日本哲学全书》记载,古代日本人所持的是以“慕夏”为核心的“崇外主义”,视中国为世界中心,对于来自中国的封号,大都欣然接受。这恐怕不是不求甚解的问题,而是一种顺应天朝的现实态度。

大化元年即公元646年,孝德天皇开启大化改新。这又是被中国大唐在白江打败后的认输革变。大化改新之后,“日本”国名正式出台,而且有了名正言顺的含义——“日出之处的国家”。日本的当用汉字也发生了革命,标志性的变化,就以“大和”代“倭”,读音还是一样的,但气势上已经不同——与日语“山”同音。

小小岛国,竟能从“倭”中导出“山”之力,可见他们是持有一种“认输、师敌、奋起”的强者文化心态。

十九世纪,务实自强的日本终于得到了历史的回报。近代东方世界发生了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式微,日本日盛。自甲午战争之后,大清国就不敢以倭称呼日本,而代以一个大气称谓:东洋。

不少中国人以为,“东洋”即是日本别称,“东洋史”即日本史,其实,那是阴错阳差、送人之美了。

查阅史料可知,“东洋”版权不折不扣属于中国。此称来源宋代,确立于元代《大德南海志》,是古代中国人原创的地理名词。“东洋”原指中国沿海,外延是东海以远、朝鲜半岛和日本乃至太平洋岛国,是以中国为中心的地理概念。日本人谈论20世纪之前的“东洋史”,就是以中国为中心的东北亚历史。“东洋”以中国为中心,谈“东洋”主要是谈中国。而近代以后,“东洋”词义却发生了急剧变化。日本历史学家重新诠释了“东洋史”,虽然他们没有否认“古代东洋史主体是中国史”这一基本事实,但是,日版“近代东洋史”中,其中心已由中国向日本转换。

可见,地理名词一旦被赋予了中心含义,也会出现重大变幻。在世界史中,与东洋对称的另一地理大名词是西洋。十九世纪之前,“东洋”及“西洋”地理名词是普遍意义上的通解——狭义的西洋指西欧国家,广义的西洋乃整个西方世界;狭义的东洋是东亚(主要指中国、朝鲜半岛、日本这片地带),广义的东洋泛指东方世界。但近代两场战争(清英战争、清日战争)过后,“东洋史”中的主角不仅由中国变成日本,甚至就连“东洋”之名,亦被日本独享。

当然,大清心甘情愿地把东洋称谓送给日本,也并非全部出于恭敬。在他们眼里,“洋”与“西方国家”等同,“洋人”就是欧美人,以“东洋”呼日,一是自知日本也有洋人般厉害,二是继续自恋东方正统,有意区分中国与西化的日本不同。

与其说,他们没有海洋和海权的概念,不如说,他们死不认账,东方文明中心已经远离中国。

总之,以“东洋”代“倭”为标志,一战之后,“日主东方”局面形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