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曹皇后丹姝人美心善卻得不到宋仁宗的心

曹皇后(公元1016~1079年),真定府靈壽(今石家莊市靈壽縣)人。祖父武惠王曹彬是宋朝開國元勳,史稱“宋朝良將第一”,子孫皆為文臣武將。父吳王曹。她從小受到了良好的家庭教育,年齡稍長,出脫得品貌雙全、方正嫻雅、沉毅機敏。宋仁宗明道二年(公元1033年),她17歲時被詔選入宮,景佑元年(公元1034年)九月冊封皇后。英宗繼立尊為皇太后,神宗繼位尊為慈聖光獻太皇太后。歷仁宗、英宗、神宗三朝,以精明能幹輔政著稱。可惜,雖然一代明後,竟然沒有留下自己的名字,只能以父稱曹氏,以夫呼皇后。


北宋曹皇后丹姝人美心善卻得不到宋仁宗的心


這位曹皇后出身名門將士,從小受到良好教育,才會擔當起皇后重任。她顧大局,識輕重,不與人爭風吃醋,能把後宮治理得井井有條,解除皇上的後顧之憂;做皇太后時,輔佐皇帝聽諫言,廉政惠民,益民興邦,阻止文字獄,不倚靠外戚。危難時刻,臨危不懼,妥善處理,可謂一代聰明睿哲,垂範後世的巾幗楷模。所以,對人才的培養和選賢任能對於集體,國家,民族是多麼重要。

曹皇后睿智、冷靜、處驚不變,是女中豪傑,對於趙禎來說,有曹氏這樣睿智而淡然的女性作為皇后,是他的幸運!


北宋曹皇后丹姝人美心善卻得不到宋仁宗的心


她還衝破“文字獄”救過大才子蘇軾。了不起!《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裡的太后,一個不招人待見的太后竟然就是曹皇后?《知否知否》中太后的歷史原型是宋仁宗的第二位皇后曹皇后。宋英宗即位的時候,曹太后的確垂簾聽政,但是她並不像《知否知否》中所演的那樣,一再的籌謀和算計。曹太后垂簾聽政,但是她從來不會用自己的治國方針去左右皇帝,大臣們遇到不能解決的事,曹太后會讓他們再作商討,而不會去替皇帝做決定。而且曹太后對於外戚干政的事情,也是從不姑息,她不會縱容孃家人去專權濫用。這樣的曹太后,也得到了朝野上下的一致敬畏。


北宋曹皇后丹姝人美心善卻得不到宋仁宗的心


曹太后在皇宮中45年如一日,恪守“母儀”清規;佐治仁宗、英宗、神宗三朝,高風亮節,垂範後世。在救出蘇軾這一年的十月,太皇太后逝世,時年64歲。諡法規定:“揚善賦簡曰聖”,“聰明睿哲曰獻”,她得到“慈聖光獻”的美諡,可謂名副其實。


北宋曹皇后丹姝人美心善卻得不到宋仁宗的心


然而趙禎卻一直沒有看好過曹皇后,趙禎寵溺的是張貴妃。張貴妃31歲病斃,死後按皇后身份安葬,引朝野上下罵聲一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