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镍价展望 妖镍走势向左向右 印尼政策不确定性将左右价格走势

观点摘要

1.自7月以来,受印尼连续两次地震、印尼镍矿出口禁令、菲律宾第二轮矿业检查与多座镍矿因资源匮乏而准备关闭等因素的影响而一路大幅上扬,截止2019年8月20日,沪镍与伦镍自7月1日以来的涨幅分别达到22.9%与28.88%。

2.当前,全球的镍仍处于增产周期之中。据 INSG 数据,2019 年 5 月份全球镍矿产量为 21.07 万金属吨,1-5 月全球镍矿产量 95.67 万金属吨,同比增加8.3%。主要增量来自亚洲的印尼与菲律宾。2019 年 5 月全球原生镍消费量为 20.66 万吨,2019 年 1-5 月全球镍消费量为 99.34 万吨,同比增加 3.8%。镍供给增速明显大于需求,由于印尼等地新增产能陆续投产,总体供给趋向宽松。

3.在印尼原矿出口禁令“靴子”尚未落地之前,印尼镍矿出口依然存在较差大变数,目前来看,印尼是否提前禁矿仍将会对镍价形成较大的影响。如果印尼维持原状,那么镍价或将高位回落。但如果印尼最终提前禁止原矿出口,短期对市场或仍有情绪提振作用,但最终影响如何还需看政策的具体实施时间及力度。

4.根据目前的情况来看,短期之内虽然菲律宾Tawi-Tawi地区仍将继续出货,但10月份之后矿区将关闭,不过并不排除当地矿主将开发新的矿山来弥补Tawi-Tawi地区的供应损失。不过由于近些年大量开采镍矿,菲律宾的镍矿资源逐年下降,开发新矿区或有较大难度。也就是说,10月份之后菲律宾镍矿出口量大概率下降,或减少7.9万镍金属吨的年供应量,约占全球镍供应的3.5%。

5.根据SMM的调研数据,我们看到,镍下游行业的综合PMI指数虽环比出现回升,但仍处于50的蒙枯分水岭下方,这已是今年以来第六个处于荣枯分水岭下方的月份。从分项数据来看,原材料采购价格的大幅回升是7月综合PMI环比回升的主要动力,但采购价格的大幅上涨同样对生产与新订单指数的回暖形成了压力,与此同时产成品库存的回升则表明当前下游消费依然疲软无力。

6.由于目前的政策对于能量密度提高的态度略有放缓,而对安全性的重视程度进一步提高,因此高镍材料的发展重心短时间内可能偏向NCM622,NCM811 和NCA 的脚步或暂时放缓,但鉴于需求端对于高续驶里程及汽车轻量化的追求,高镍化长期趋势不变。

一、9月镍价展望:

镍价仍存在较大不确定性

自7月以来,受印尼连续两次地震、印尼镍矿出口禁令、菲律宾第二轮矿业检查与多座镍矿因资源匮乏而准备关闭等因素的影响而一路大幅上扬,截止2019年8月20日,沪镍与伦镍自7月1日以来的涨幅分别达到22.9%与28.88%。虽然当前镍最大的下游消费行业—不锈钢依然疲软、第二大消费行业——新能源汽车产销出现下滑,但受印尼出口政策仍摇摆不定以及菲律宾部分镍矿面临资源枯竭困境或将停止开采风险导致全球镍矿的供应依然存在中断的风险影响,未来镍价仍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如果印尼将镍矿出口禁令提前至2020年,则镍价仍将有可能出现拉升,但拉升的幅度将视政策执行程度而定。

9月镍价展望 妖镍走势向左向右 印尼政策不确定性将左右价格走势

二、全球镍矿供应依然存在较大的变数

(一) 全球镍矿供应依然趋向宽松

镍矿分为两种,硫化镍矿和红土镍矿。硫化镍矿与红土镍矿的分布,大致可以用南北回归线来区分,南北回归线之内以红土镍矿为主,南北回归线之外以硫化镍矿为主。红土镍矿主要分布在赤道线附近的巴西、新喀里多尼亚、古巴、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哥伦比亚、多米尼加等国家。硫化矿主要分布在澳大利亚、俄罗斯、加拿大、中国、南非等国家。我国镍矿资源主要是硫化镍矿。世界已探明镍储量中,红土镍矿和硫化镍矿大致是 7:3 的比例,全球的硫化镍矿资源基本没有新增量,并且硫化镍矿已经得到了充分的利用,红土镍矿资源较为丰富,未来以开发红土镍矿为主。

当前,全球的镍仍处于增产周期之中。据 INSG 数据,2019 年 5 月份全球镍矿产量为 21.07 万金属吨,1-5 月全球镍矿产量 95.67 万金属吨,同比增加8.3%。主要增量来自亚洲的印尼与菲律宾。2019 年 5 月全球原生镍消费量为 20.66 万吨,2019 年 1-5 月全球镍消费量为 99.34 万吨,同比增加 3.8%。镍供给增速明显大于需求,由于印尼等地新增产能陆续投产,总体供给趋向宽松。

根据2018 年全球镍产量的排名业看,最大的企业是淡水河谷(不计 NPI),其次为诺里尔斯克镍业(俄镍)、金川、嘉能可、必和必拓、日本住友、谢里特等企业。淡水河谷目前为全球最大的镍生产商,除了 NPI 以外,所有镍产品皆有生产,包括电解镍、镍铁、通用镍、镍粉等。诺里尔斯克镍业是全球成本最低的镍生产商,俄罗斯以硫化镍矿为主,诺里尔斯克镍业的电解镍是副产品。

综合当前全球前九大镍企已公布的2019年半年报来看,今年上半年九大镍企的镍矿产量较去年同期增长15.07%。此亦进一步佐证了当前全球镍供应仍处于宽松的总判断。

(二) 印尼镍矿供应存在较大变数

1.七月连发两次地震引发市场对于供应的忧虑

7月7日与7月14日,在印尼的北马鲁古省附近海域与哈马黑拉岛分别发生了7.1级的地震,引发了市场对于印尼镍矿供应的忧虑,其中哈马黑拉(Halmahera)岛是印尼的红土镍矿主产地之一,矿山主要集中在布里(Buli)、韦达(Weda)、苏巴印(Subayin)、格比(Gebe)、噢比(Obi)等地区,此次地震位置的确与矿山和镍铁厂距离相对接近,不过据SMM的调研了解,由于印尼本身是地震多发国家,中资企业投资建设项目时,多按照抗震8级的标准进行建设。虽未对工厂本身造成影响,但地震可能对周边地区基础设施以及一些间接影响情况出现。

2.印尼出口禁令风波

2019年8月4日,印尼镍矿协会通知旗下所有成员,印尼能矿部部长已经签署关于禁止出口原矿的部长法令,对于此矿业部矿产和煤炭主管Bambang Gatot Ariyono并未给出明确的表态。据了解,国内部分镍矿代理商确实有从印尼能矿部获悉可能将禁止出口原矿的消息,但是否最终会执行以及执行时间都尚未敲定。8月8日,印尼矿务局总干事Bambang Gatot Ariyono表示,行业会遵循现有的规则,只要没有新的规定推出,市场就不要理会传言,并且印尼政府会撤销不符合冶炼厂建设条件的公司的出口许可证。8月12日印度尼西亚负责海事事务的协调部长Luhut Pandjaitan表示,政府将加快实施计划中的矿石出口禁令。而印尼贸易部长Enggartiasto Lukita则表示,该计划需要深思熟虑,如果提前实施出口禁令,将影响到价值40亿美元的矿石出口贸易。目前印尼总统佐科-维多多(Joko Widodo)正在收集印尼能源和矿产资源部对2022年前禁止稀土出口的影响的意见,尚未决定何时实施这一禁令。

早在2009年,印尼颁布《矿物和煤炭法》,将于2014年1月12日起将全面禁止未经加工的65种原矿出口,原矿必须在本地进行冶炼或精炼后方可出口。其中,中国依赖较大的铝土矿和镍矿也在其中。2012年5月6日,为分步实施该法令,印尼能矿部宣布对镍矿在内的14个品种实施限矿令,施行出口配额制度,并征收20%的出口关税。在离 2014年1月12日零时最后期限还有1小时的时候,印尼总统苏西洛宣布放宽条例,66家矿业公司不受禁令影响可以继续出口精矿到2017年,仅允许出口的精矿有铜、锰、铅、锌和铁,但镍矿和铝土矿仍然被禁止出口。

2014年印尼禁矿前,印尼镍矿产量呈现增长趋势,2012、2013年大幅增长,最高年度产量81万镍吨。2014年印尼禁矿政策实施后,印尼矿山产量明显下降,直至2017年印尼逐渐有条件放开印尼镍矿出口之后,印尼镍矿产量开始增加。

2017年1月12日,印尼开始允许镍矿出口,允许出口的矿山必须满足两个条件,其一是30%的冶炼产能必须用于加工低品位的矿,其余可用于出口;其二是在5年内必须完成冶炼项目建设,并要通过印尼政府每6个月的建设进度核查,否则将被取消资格。从2017年5月份开始,印尼重新出现在了中国海关数据中的镍矿进口国的名单上。由于当初颁发的进口许可证最长为五年,因此2022年开始,印尼镍矿本身也存在着重新转为禁止出口的风险。

截至今年7月底,2017年至今印尼镍矿出口配额总量达到了6638万湿吨,其中3298万湿吨配额已到期,未到期的配额总量为3339万湿吨。不过根据SMM对各个矿山的出货量以及已经用掉的配额进行了调研统计,截至今年7月底,除去已经用掉的配额后,剩余有效的配额为2045万湿吨。在去除部分矿山当前无法出完所有配额量之后,剩余配额实际能够出口的数量约1201万湿吨,其中2019年8月-12月的出货量为973万湿吨,2019年印尼中高镍矿出口量约2366万湿吨。不过后期有一些矿山可能会加大出货能力以尽可能出完全部的配额。

在印尼原矿出口禁令“靴子”尚未落地之前,印尼镍矿出口依然存在较差大变数,目前来看,印尼是否提前禁矿仍将会对镍价形成较大的影响。如果印尼维持原状,那么镍价或将高位回落。但如果印尼最终提前禁止原矿出口,短期对市场或仍有情绪提振作用,但最终影响如何还需看政策的具体实施时间及力度。

(一) 菲律宾部分镍矿面临资源枯竭困境或将停止开采

进入8月,在市场炒作印尼原矿出口禁令后,菲律宾部分镍矿面临资源枯竭困境或将停止开采成为市场关注的又一个热点。

近日菲律宾angsamoro自治区环境和自然资源局的局长Jaynul Ali Sambaran称,SR Languyan非常有可能在今年晚期因资源枯竭而关闭旗下位于菲律宾最南端Tawi-Tawi省的镍矿,这将导致菲律宾镍矿石出口星缩减30-40万吨/月。该镍矿是菲律宾主要的高品质镍矿之一,目前虽未正式关停,但已无高品位矿产出,以中品位尾矿为主。与此同时,菲律宾Tawi–Tawi地区另外2个镍矿山-ANC和Pax Libera也同样面临资源枯竭的困境,预计该地区的三座镍矿山将于今年10-11月份停止开采。

数据显示,Tawi-Tawi地区为菲律宾最大的高品位镍矿石供应来源地,2018年上半年,该省出口镍矿石234万吨,占同期该国高品位镍矿石出口总量的88%。2018年该地区矿山总的出货量约150船,折合约825万湿吨,占菲律宾总出货量的21%。其中包括Ni0.9%、Ni1.5%、Ni1.8%等低、中、高品位镍矿,以平均品位为1.5%,水分33%和95%的回收率来估算,年供应量为7.9万金属吨。

根据目前的情况来看,短期之内虽然菲律宾Tawi-Tawi地区仍将继续出货,但10月份之后矿区将关闭,不过并不排除当地矿主将开发新的矿山来弥补Tawi-Tawi地区的供应损失。

不过由于近些年大量开采镍矿,菲律宾的镍矿资源逐年下降,开发新矿区或有较大难度。也就是说,10月份之后菲律宾镍矿出口量大概率下降,或减少7.9万镍金属吨的年供应量,约占全球镍供应的3.5%。

三、 镍下游整体消费仍处于疲软之中

从全球镍的产量与消费量对比来看,2018 年中国镍产量占比全球比例约 30%,但需求占比接近 50%,因此中国除了进口镍矿以外,还要大量进口电解镍和镍铁。中国、美国、韩国、日本、欧盟等国家/地区是全球的镍消费主体。

SMM 数据显示,2018 年全球镍有 67%的比例用于不锈钢领域,4%用于合金钢,12%用于镍基合金,7%用于电镀,3%用于铸造,剩余 7%用于电池和其他领域。中国镍消费结构有所不同,其中不锈钢占据了绝大部分比例,2018 年中国有 79%镍用于不锈钢生产,7%用于电池领域,7%用于电镀,4%用于合金和铸造,2%用于其他领域。与前几年相比,中国镍消费中不锈钢占比已经从 83%下降到 79%,而电池的占比从 3%上升到 7%,其他领域的占比则相对稳定。未来三元电池占镍的消费比例可能继续上升,或将成为镍第二大消费领域。

9月镍价展望 妖镍走势向左向右 印尼政策不确定性将左右价格走势

9月镍价展望 妖镍走势向左向右 印尼政策不确定性将左右价格走势

(一) 镍价回升却难改终端消费的疲软之势

虽然自今年7月以来镍价一改上半年的疲弱下行之势而大幅上扬,但这并未带动终端消费的企稳回升,根据SMM的调研数据,我们看到,镍下游行业的综合PMI指数虽环比出现回升,但仍处于50的蒙枯分水岭下方,这已是今年以来第六个处于荣枯分水岭下方的月份。从分项数据来看,原材料采购价格的大幅回升是7月综合PMI环比回升的主要动力,但采购价格的大幅上涨同样对生产与新订单指数的回暖形成了压力,与此同时产成品库存的回升则表明当前下游消费依然疲软无力。

9月镍价展望 妖镍走势向左向右 印尼政策不确定性将左右价格走势

而从下游分行业PMI指数变化来看,镍下游的四大行业中除不锈钢环比有所回升之外,其余的均呈不同程度的回落之势且四大下游行业的PMI仍处于50的荣枯分水岭下方,这表明镍价的回升对于下游的消费拉动影响有限。

9月镍价展望 妖镍走势向左向右 印尼政策不确定性将左右价格走势

(二) 不锈钢消费前景不容乐观

ISSF 数据显示,2018 年中国不锈钢产量占全球比例超过 50%,印度其次占比约 7%,日本占比约 6%,美国占比约 6%,中国、印度、日本、美国四个国家不锈钢产量占全球比例高达 74%。从各洲产量来看,2018 年亚洲地区不锈钢产量占比接近 70%,欧洲占比 15%,因此亚洲地区不锈钢产量对全球供应影响重大。

9月镍价展望 妖镍走势向左向右 印尼政策不确定性将左右价格走势

1. 中国镍铁总供应量从短缺转向过剩

以中国 NPI 为代表的产业变革导致镍-不锈钢产业快速向镍铁-不锈钢靠拢。当前中国不锈钢的生产企业中使用镍铁的已接近90%,镍铁已成为我国不锈钢企业生产的主要原料。2019 年上半年,中国镍生铁累计产量为 29.4 万吨,与去年同期的 23.1 万吨相比增加了 6.3 万吨,增幅为 27.2%。镍铁产业在全球范围体量和地位加速上升,硫化镍矿-电解镍为主的纯镍产业体量有所下滑,并逐渐在向新能源领域靠拢。由于产业结构发生变化,电解镍累积库存下降也是正常现象,纯镍形态也会产生一定溢价。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镍消费国,自身的产量并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消费量,因此需要大量的进口,在我国进口的镍产品中,除了镍矿之外主要以镍铁为主。今年上半年我国镍铁进口约79万吨,同比增长90%,增幅主要来自于印尼,这主要是受当前国内企业在印尼当地扩建的镍铁厂产能逐步投产,预计到今明两年将有37.8万吨的扩建产能将投入运营。介时印尼进口到国内的镍矿虽有会有所减少,但自印尼进口的镍铁量则将稳步提升,这将进一步弥补国内镍铁量供应的不足之势。

9月镍价展望 妖镍走势向左向右 印尼政策不确定性将左右价格走势

9月镍价展望 妖镍走势向左向右 印尼政策不确定性将左右价格走势

2.今年上半年国内不锈钢对镍的需求增速远低于镍铁供应的增速

根据中钢协数据,今年上半年国内不锈钢产量累计1525万吨,同比增长11.96%,其中200系产量507万吨,同比增长16%,300系752万吨同比增长12%,400系266万吨同比增长4.3%。从总产量占比来看,300 系占比约 51%,200 系占比约 30%,400 系占比19%。

按系别含镍来看,300 系不锈钢含镍量最高,一般在8%-10%,部分型号甚至达到 18%-20%。300 系不锈钢是目前全球最常用的不锈钢种,性能优异。200系的镍含量内外有别,国际上 200 系不锈钢含镍量为 3.5%-5.5%,而中国的 200 系含镍量仅 1%,因而成本低、质量相对更差,易锈蚀、冷加工延时断裂,并且存在废不锈钢难以重复回收的问题形成资源浪费。400 系不锈钢含镍量最低,一般不超过 0.6%,大部分 400 系不锈钢不含镍。根据200系、300系与400系镍含量进行测算后,我们得到今年上半年国内不锈钢所需的镍金属吨约为74万吨,较去年同期增加了8万吨,增长12.3%。

不论是从不锈钢产量还是从折算后的镍金属吨来看,今年上半年国内不锈钢对镍的需求增速远低于国内镍铁产量的增速。

9月镍价展望 妖镍走势向左向右 印尼政策不确定性将左右价格走势

3.社会库存高企难掩下游需求的疲软之势

不锈钢下游较为分散,因其优越的性能和靓丽的外观,不锈钢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因而其几乎不受任何一个特定行业发展的制约,而与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息息相关。

9月镍价展望 妖镍走势向左向右 印尼政策不确定性将左右价格走势

随着不锈钢成本与价格逐渐下降,人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不锈钢在民用领域发展迅速,其整体消费应呈现欣欣向荣的景象,不过自今年年初以来,随着国际经济整体形势的不容乐观以及中美贸易战的进一步加剧,特别是五月以来的逐步升级与近期欧盟、印度对我国不锈钢产品征收反补贴税,这使得我国的不锈钢消费整体并未因应用领域的扩展而好转,而是处于持续疲软之势中。

根据Mysteel的数据,截止8月16日当周,国内不锈钢社会库存已达到51.54万吨,为五年来的历史同期高位水平,特别是自五月中美贸易战进一步升级以来库存累库速度有所加快,从当前的库存趋势来看,仍处于累库之中。分系别来看,200系、300系与400系库存分别达到10.86万吨、32.29万吨与8.39万吨,均处于五年的历史同期高位水平。

9月镍价展望 妖镍走势向左向右 印尼政策不确定性将左右价格走势

9月镍价展望 妖镍走势向左向右 印尼政策不确定性将左右价格走势

9月镍价展望 妖镍走势向左向右 印尼政策不确定性将左右价格走势

在不锈钢产量增加的同时社会库存不减反增并位于五年的历史同期高位反应了当前国内不锈钢消费的疲软,而欧盟与印度对我国不锈钢产品的征收反补贴税均将对我国的不锈钢出口形成较大的影响。

印度商业和工业部贸易救济总署(DGTR) 8月中旬发布公告,对原产于或进口自中国和越南焊接不锈钢管作出反补贴肯定性终裁:越南和中国的涉案产品存在补贴行为,并对印度国内产业造成了实质性损害。对此,印度决定,将对越南和中国焊接不锈钢管生产商和出口商分别征收0%- 11.96%和21.74%-22.88%的反补贴税。与此同时,印度贸易救济总署还建议:对越南和中国的涉案产品征收为期5年的反补贴税。根据统计数据,2018年我国焊管出口量为 141.87万吨,其中出口至印度9.2万吨,占比6% ,2019年1-6月出口焊管71 万吨,其中出口至印度4.58万吨,占比约为6%,印度对中国发起反补贴调查,对中国的不锈钢焊管出口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

此外,欧盟或向中国及印尼征收不锈钢关税。包括Outokumpu Oyj和Acerinox SA在内的欧洲不锈钢生产商可能会因涉嫌倾销价格而对来自中国大陆及台湾地区和印度尼西亚的竞争对手征收关税。欧盟开始探讨中国大陆及台湾地区和印度尼西亚的平板不锈钢出口商是否低于成本在欧洲销售。该调查专门涉及热轧不锈钢板和卷材,用于其他种类的钢材和管材。根据数据统计,2018年中国不锈钢总出口量约为385万吨,其中出口至欧盟的不锈钢量占比为9.4%约36万吨,热轧板卷出口量约为70-80%,此次欧盟发起对中国的不锈钢反倾销调查,势必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中国的不锈钢出口。

(三) 新能源汽车迎来负增长 但三元电池的高镍化趋势仍将带动

1. 7月国内新能源车首次迎来负增长

8 月 12 日,中汽协发布 2019 年 7 月汽车行业产销数据。7 月来看,汽车产销同比降幅继续收窄,产销量分别完成 180 万辆和 180.8 万辆,比上月分别下降 5%和 12.1%,比上年同期分别下降 11.9%和 4.3%,同比降幅比上月分别缩小 5.4 和 5.3 个百分点。2019 年 1-7 月累计来看,汽车产销分别完成 1393.3 万辆和 1413.2 万辆,产销量比上年同期分别下降 13.5%和 11.4%,产销量降幅比 1-6 月分别收窄 0.2 和 1 个百分点。新能源汽车方面,年度首次出现同比下降,7 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8.4 万辆和 8 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下降 6.9%和 4.7%。其中纯电动汽车生产完成 6.5 万辆,比上年同期下降 4.8%,销售完成 6.1 万辆,比上年同期增长 1.6%;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 万辆和1.9 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下降13.2% 和 20.6%。2019 年 1-7 月累计来看,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 70.1 万辆和 69.9 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 39.1%和 40.9%。其中纯电动汽车产销分别完成 55.8 万辆和 55.1 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 46.3%和 47.8%;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分别完成 14.1 万辆和 14.6 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 15.6%和 18.9%;燃料电池汽车产销分别完成 1176 辆和 1106 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 8.8 倍和 10.1 倍。

9月镍价展望 妖镍走势向左向右 印尼政策不确定性将左右价格走势

9月镍价展望 妖镍走势向左向右 印尼政策不确定性将左右价格走势

9月镍价展望 妖镍走势向左向右 印尼政策不确定性将左右价格走势

9月镍价展望 妖镍走势向左向右 印尼政策不确定性将左右价格走势

从影响因素来看,补贴退坡是最大的扰动因素。2019 年 3 月 26 日,财政部等四部委发布《关于进一步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调整 2019 年新能源汽车的补贴标准,并设置 2019 年 3 月 26 日至 2019年 6 月 25 日为过渡期。按照过渡期后的正式实施标准来看,2019 年版补贴政策对于各类新能源汽车的技术要求有所提升,同时补贴金额明显下降,对于整体产业链的降本提质发展提出更高要求。7月在没有了补贴之后,新能源车的产销均出现了大幅的回落。

在新能源乘用车方面,取消续航里程在 250 公里以下纯电动乘用车车型的补贴,250 公里至 400 公里内不同档位车型补贴金额与 2018 年标准相比,退坡幅度在 47%-60%;插混乘用车补贴标准退坡 55%。另外,对于纯电动乘用车系统能量密度的要求继续提升,要求从 2018 年的不低于 105Wh/kg 提高至不低于 125Wh/kg,125(含)-140Wh/kg 较低系统能量密度档位车型仅可以获得 0.8 倍补贴系数,160Wh/kg 及以上高系统能量密度档位获得 1.0 倍补贴系数。

在新能源客车方面,非快充类、快充类、插混(含增程式)类新能源客车中央财政补贴标准退坡幅度在 57%-60%。在技术水平要求方面,对于非快充类客车,要求电池系统能量密度不低于 135Wh/kg,并且取消按照电池系统能量密度划分给予的补贴系数,转为通过单位载质量能量消耗量来考核。快充类及插混(含增程式)类客车依然分别通过快充倍率、节油率水平来考核技术水平,且档位划分均保持不变。不过在新能源客车中,新能源公交车的补贴过渡期相比其他新能源客车拄后延长了一个半月至8月7日终止,这也是7月新能源客车产销在其他新能源车产销均回落的时候还保持增长的主要原因。

在新能源货车方面,中央财政补贴标准由 2018 年的按照动力电池总储电量水平划分转为按照动力类型划分;单车补贴上限由 2018 年的统一标准改为按照单车最大设计总质量划分。在技术水平方面,将单位载质量能量消耗量的要求提升至不高于0.3Wh/km·kg ,并取消补贴系数;对系统能量密度的要求提升至不低于 125Wh/kg。

受到 2019 年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换挡的影响,自2019 年 4 月起,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同环比增速放缓,与 2018 年相比,过渡期的设置对于新能源汽车产销量的刺激效果不强。

由于7、8 月份受抢装透支需求、燃油车持续去库存影响,大概率将出现产销量大幅环比下滑,Q4 销量能否回升至关重要。从历史数据看,企业批发和终端销量均存在错位,经销商库存通常处于每年度逐月递增,呈现在年末集中去库存的态势,当前经销商库存仍处于历史高位,6 月由于终端爆发消耗 5.1 万库存。随退补推进,供给端趋稳,经销商库存增长曲线有望趋于平滑并处于下降态势。

从 7 月 9 日工信部公布双积分政策修正案征求意见稿看,双积分政策将成为新能源汽车后补贴时代的主要政策扶持手段,以市场化的方式缓解补贴退坡带来的影响。2019 年新能源汽车积分比例为 10%,到 2023 年逐年递增 2%。我们预计该政策主要在两方面产生影响:对新能源车企,新能源汽车积分的可交易性可以为新能源车企带来可观的收入;对传统燃油车企业来说,短期内难以通过降低油耗来减少负积分,因此需要发展新能源汽车或向新能源汽车积分盈余企业购买积分。在这一政策的支持下,新能源乘用车在产量方面将保证稳定的增长,而车企考虑在库存压力下也必将通过提高产品质量、降低产品价格、拓展市场边界等多种方法将产量转化成销量。

2.汽车动力电池的高镍化发展趋势将提升未来镍的需求量

新能源汽车主要由动力系统、底盘、车身、内饰、汽车电子等部分组成,其中动力系统占据整车成本的 50%左右。动力系统主要包括电池、电机、电控“三大电”系统,其中动力电池成本占比首当其冲,达到76%。据生意汇统计,电池系统成本通常占到整车成本的 30%-50%。

从国家对于新能源车补贴政策变化来看,能量密度门槛呈逐年提高之势,而从新能源车常用的五种电池材料来看,此前得到大规模应用并曾经占据明显优势的磷酸铁锂材料在安全性、使用寿命等方面有明显优势;镍钴锰酸锂(NCM)及镍钴铝酸锂(NCA)两种三元材料虽然在安全性能、寿命及成本等方面略微逊色,但在比能量方面却具有绝对优势;图中未列出的钴酸锂作为能量密度最高的正极材料之一,由于其高昂的成本使其并不适合大量应用于一般新能源汽车。鉴于目前的政策及应用导向都指向高能量密度动力电池,因此三元材料成为了最佳选项,并在应用中逐步占据优势。

9月镍价展望 妖镍走势向左向右 印尼政策不确定性将左右价格走势

8 月 12 日,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发布 2019 年 7 月新能源汽车电池产量及装车量数据。从动力电池装车量情况来看,2019 年 7 月,我国动力电池装车量共计 4.7GWh,同比增长 40.6%,环比下降 29.1%。其中三元电池、磷酸铁锂电池、锰酸锂电池、钛酸锂电池装车量分别为 2.1GWh、2.5GWh、35.9GWh 和 0.5GWh,三元电池环比下降 55.9%,较 6 月份减少一半以上,磷酸铁锂电池在纯电动客车带动下,环比上升 44.8%,锰酸锂和钛酸锂电池环比分别下降 46%和 99.3%。2019 年 1-7 月累计来看,我国动力电池装车量共计34.7GWh,同比增长 84%,市场仍以三元电池和磷酸铁锂电池为主,其中三元电池装车量累计 23.4GWh,占总装车量 67.5%,同比增长 110.6%;磷酸铁锂电池装车量累计 10.4GWh,占总装车量 29.9%,同比增长 44.4%。

由于三元材料 Li(Ni,Co,Mn)O2 晶体属于六方晶系,是一类层状结构化合物。三元材料中包含Ni、Co、Mn 三种过渡金属元素,其分别以+3、+2、+4 价态存在,参与电化学反应的电对分别为 Ni2+/Ni3+、Ni3+/Ni4+和Co3+/Co4+。

Ni 在三元材料中充当活性物质之一,参与电化学反应,其存在可以提高材料活性及能量密度。但由于晶格中存在的 Ni2+与 Li+半径相似,很容易发生阳离子混排,且随着 Ni 含量的增加,混排变得严重,这将直接影响材料的电化学性能,降低放电比容量,且阻碍 Li+的扩散。不同比例 NCM 的 I(003)/I(104) 比值越低,代表阳离子混排越严重。

Co 在三元材料中也作为活性物质存在,参与电化学反应。Co 的含量越高,所形成的层状结构越稳定, 且其能够减小阳离子混排,便于材料深度放电,从而提高材料的放电容量,但 Co 含量的增加将明显提高三元材料的原材料成本。

Mn 在电池的充放电过程中不发生变化,起到稳定结构的作用,其形成的 MnO6 八面体可以在电化学过程中起到支撑结构的作用;此外,Mn 元素的添加将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三元材料的成本。

三元材料基本上综合体现了上述几种材料的优点,并随着各成分含量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性质和特点。

9月镍价展望 妖镍走势向左向右 印尼政策不确定性将左右价格走势

9月镍价展望 妖镍走势向左向右 印尼政策不确定性将左右价格走势

综上所述,不同比例NCM 材料的优势不同,Ni 表现高的容量,低的安全性;Co 表现高成本,高稳定性;Mn 表现高安全性、低成本。目前关于提高动力电池能量密度的重点主要在于提高正极材料比容量,其中最主流的观点就是提高三元材料的镍含量。

镍在三元正极材料中充当活性成分,镍含量越高,可参与电化学反应的电子数越多,材料放电比容量越高,但镍含量的提高也将对材料的性能造成一系列影响:

1) 高镍影响正极材料的循环性能:首先,如上文所述,三元材料中的 Ni2+容易与 Li+产生混排效应, 高镍材料中镍含量越高,则 Ni2+含量也越高,进而导致混排越严重,形成非计量比材料,同时影响材料的循环和倍率性能;其次,高镍将使得材料在循环过程中发生多次相变,增加内阻,影响材料循环性能。

2)高镍使材料表面残碱量增高:对于高镍材料(尤其是镍含量大于 60%的高镍材料)来说,其在空气中很容易与 CO2 和 H2O 发生反应,在材料表面生产 Li2CO3 和 LiOH,前者会导致材料在高温储存时产生严重的气胀,尤其是在充电状态,后者将与电解液中的 LiPF6 反应产生 HF,高镍材料残碱量控制难度加大给电池的加工和电化学性能都产生很大的影响。从各比例的三元材料表面残碱量分析来看, NCM811 的表面残碱总量较 NCM622 有近 5.5 倍的上涨,对残碱量的控制将是高镍材料制备过程中的重大课题之一。

3)高镍影响材料热稳定性:对于高镍含量的材料,由于在相同电位下脱出的 Li 要高于低镍含量材料, Ni4+含量要高,Ni4+有很强的还原倾向,容易发生 Ni4+→Ni3+的反应,为了保持电荷平衡,材料中会释放出氧气,而使稳定性变差。

4)高镍材料对电解液的要求变高:在电解质和正极材料界面的反应及电荷传输会影响锂离子电池的 性能和稳定性。活性材料的腐蚀和电解液的分解严重影响电荷在电极/电解液界面的传输。另外,高镍含量的三元材料由于表面 LiOH 和 Li2CO3 含量高,在电池储存时,尤其是高温条件下易与电解液反应,在 HF 的腐蚀下造成 Co、Ni 离子的溶解使循环寿命和存储寿命降低。因此,高镍材料对电解液的要求会比低镍材料更高。

通过对当前市场上两种主流三元材料——NCM 523与NCM 811的成本进行对比后,可以发现,NCM811 的吨制造成本、吨使用成本均明显高于 NCM523,这是高镍材料的高价锂源及高昂的制造费用所共同作用的结果;kwh 成本方面,由于达到同样的电量所需的高镍材料使用量明显低于普通三元材料(据调研了解,生产 1Gwh 电池,需要 NCM523 和NCM811 的量分别为 1700 吨和 1400 吨),故 NCM811 的 kwh 制造成本能够略低于 NCM523,但从下游厂家购买的角度来说,根据目前的售价计算,NCM811 的kwh 使用成本仍然高于 NCM523。可以说,虽然 NCM811 的制造成本理论上更低,但 NCM811 的制造工艺较为复杂,且能够生产出合格 NCM811 产品的正极材料厂商数量有限,因此正极材料厂商能够获取更高的技术溢价。未来随着能够制备出合格 NCM811 的厂商的增多,NCM811 产品的毛利率会趋于回落。

根据统计,国内主流厂商的三元材料总产能已超过 14 万吨/年,但正极材料市场格局整体分散度较高,据 SMM 统计,截至 2018 年国内三元材料总产能为 33.67 万吨,较 2017 年新增 12.93 万吨,增量来自于湖南杉杉,北京当升,天津巴莫,厦门厦钨,荆门格林美,宁波容百,贵州振华,四川科能,江苏翔鹰, 中化河北,湖南邦普,宜宾锂宝等企业。此外,国内主流厂商高镍材料总产能已超过 5 万吨,且主流厂商此后的大规模扩产计划也主要针对的是高镍三元材料,其中NCM811 和NCA 的扩产计划居多。

据鑫椤资讯对国内 28 家三元材料企业产量统计,2018 年三元材料产量为 16.5 万吨,同比增长 26%。具体到企业层面,在鑫椤资讯统计的这 28 家企业中,产量过万的企业有 7 家,分别是当升科技、优美科、宁波容百、长远锂科、厦门钨业、湖南杉杉、贵州振华,其中贵州振华、当升科技、长远锂科、厦门钨业为 2018 年新进入。据统计,2017 年我国三元材料 CR5 为 49.7%,CR10 为 75.8%;2018 年上半年国内三元材料 CR5 为 51.0%,CR10 为 75.9%,市场集中度略有提升。

基于我们对新能源汽车产业未来走势的判断,我们假设新能源汽车产量持续上升,到 2020 年产量数据有望超越政策要求;单车平均电量持续上升;三元电池渗透率继续增长,其中,高镍电池的占比将明显提升。

2018 年-2020 年,三元材料的装机总需求量分别为 5.13 吨、8.54 吨及 14.01 吨,其中, 高镍材料的装机需求量分别为 1.23 吨、2.90 吨及 6.13 吨,占总需求比例逐年提高。

国内目前已有的高镍材料产能在 5 万吨左右,而实际能够释放的值低于 5 万吨,加之目前大部分高端产品生产商的高镍产线仍在供应 NCM523 产品,实际可供应量进一步缩水,即便厂商新建产能正在持续释放,但新建产能爬坡需要时间,因此到 2020 年高镍材料总体处于供需紧张的状态。

由于目前的政策对于能量密度提高的态度略有放缓,而对安全性的重视程度进一步提高,因此高镍材料的发展重心短时间内可能偏向NCM622,NCM811 和NCA 的脚步或暂时放缓,但鉴于需求端对于高续驶里程及汽车轻量化的追求,高镍化长期趋势不变。

四、 9月镍价预判

综上所述,虽然当前全球镍矿供应依然保持充裕、国内镍铁供应增速快于不锈钢产量的增速且国内不锈钢社会库存仍处于累库阶段、欧盟与印度对我国不锈钢产品发起反补贴调查使得镍的整体供需呈紧平衡的状态,但在印尼原矿出口禁令仍存在较大变数、菲律宾镍矿面临资源枯竭的情况下,全球镍矿供应仍有可能受到突然性的中断风险,因此短期之内镍价仍有可能出现大幅的波动,如果印尼将原矿出口禁令提前至2020年,则镍价将有可能再度出现大幅上涨之势,而如果印尼维持当前政策不变,则镍价将有可能高位回落。因此印尼政策变化将成为短期镍价的主要扰动因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