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走廊的前世今生之根脈篇

本文上集使者篇中,講述了漢朝在偉大的探險家張騫的指引下,漢民族依靠強大的綜合國力收復了河西走廊。之後,漢朝對此地區進行了有效的管轄,歷史的鏡頭回到了公元前61年,武帝去世的第26年頭了,西漢政府在河西地區設立了懸泉置驛站,承接了一個又一個西行的商隊和來往使團,絲綢之路的開闢不僅給漢朝帶來了經濟上的繁榮實惠,同時也給東西文化交流提供了場所和渠道,此現象一直至公元440年漢朝滅亡。

又到了西晉末年,公元311年爆發的永嘉之亂,正值五胡亂華的烽煙禍亂年代裡,河西地區由於地處偏僻,遠離中原反而幸運的躲過了兵荒馬亂的劫難:有句話充分說明了一點:“秦中川,血沒腕,惟有涼川倚柱觀。” 經過漢朝到此已經累計400年的經營治理,張掖城發展成為塞上江南,儒學之風流行社會, 當時的河西走廊處理涼州刺史張軌的管轄之下,他辦的 官學與遷入的大學者如宋纖、郭荷、郭瑀等民間的私塾相對應,儒學已經深入人心,而郭瑀等成了河西望族,當地的官僚名流競相邀請他們出山講學。張軌去世後他的兒子張祚繼位,他實際上已成地區割劇勢力,他也和其父一樣,表面上的賢才徵詔令謙遜請儒者出面開堂講學,實際上使用了武力威逼的手段,大儒者宋纖因此絕食抗爭而身死異鄉。

張祚之後,涼州之位又被張天錫篡奪,河西走廊此又落入少數民族前秦符堅的統治之下。郭荷的學生郭瑀又有了接班人兼女婿劉昞繼承漢儒衣缽,他們這一代的儒學漸漸參與一些地方政權的管理事務。歷史的進程緩慢漸進的,總之,河西文化與江南及中原文化一起,成為了中華文明不可或缺的一個組成部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