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xiv網絡科學論文摘要11篇(2020-04-17)

  • 時空流行病模型以量化接觸追蹤,測試和遏制的影響;
  • 抗流行病政策的成本效益分析和COVID-19的全球形勢評估;
  • 基於SIR的模型的反演:對應用於COVID-19流行病的批判性分析;
  • COVID-19抗體檢測認證:有一個適用於此的應用程序;
  • 連接印度的COVID-19傳播點;
  • 從代碼到市場:開發人員網絡和加密貨幣的相關回報;
  • 跨越五個世紀古典音樂的時光之箭;
  • 可持續食譜。一種食品食譜採購和推薦系統以最大程度地減少食品運輸里程;
  • 使用大規模基於主體的模型解釋城市住房市場週期性價格動態中的羊群效應和波動性;
  • 可信網絡空間的在線社交欺騙及其對策:一項綜述;
  • 總線頻率優化:等待時間在用戶滿意度中很重要;
  • 時空流行病模型以量化接觸追蹤,測試和遏制的影響

    原文標題: A Spatiotemporal Epidemic Model to Quantify the Effects of Contact Tracing, Testing, and Containment

    地址: http://arxiv.org/abs/2004.07641

    作者: Lars Lorch, William Trouleau, Stratis Tsirtsis, Aron Szanto, Bernhard Schölkopf, Manuel Gomez-Rodriguez

    摘要: 我們介紹了一種新穎的用於研究流行病的建模框架,該框架專門設計用於利用細粒度的時空數據。受當前COVID-19暴發以及接觸或位置跟蹤技術的數據可用性的推動,我們的模型使用標記的時間點過程來代表人群中每個個體的個體活動模式和疾病進程。我們為模型設計了一種有效的採樣算法,該算法可用於根據給定的位置或聯繫歷史,在不同的測試和跟蹤策略,社會疏遠措施和業務限制下,預測諸如COVID-19之類的傳染病的傳播。在此算法的基礎上,我們使用貝葉斯優化算法從歷史縱向測試數據中估算出每個人在其訪問的地點所暴露的風險,有症狀的人所佔的百分比以及無症狀和有症狀的人之間的傳播率差異。使用測得的COVID-19數據和來自德國西南部城鎮Tubingen的流動性模式進行的實驗表明,我們的模型可用於量化在空前的時空條件下跟蹤,測試和遏制策略的效果為了促進研究和明智的決策,尤其是在當前的COVID-19爆發的背景下,我們在https://github.com/covid19-model上發佈了我們框架的開源實現。

    抗流行病政策的成本效益分析和COVID-19的全球形勢評估

    原文標題: Cost-effectiveness Analysis of Antiepidemic Policies and Global Situation Assessment of COVID-19

    地址: http://arxiv.org/abs/2004.07765

    作者: Liyan Xu, Hongmou Zhang, Yuqiao Deng, Keli Wang, Fu Li, Qing Lu, Jie Yin, Qian Di, Tao Liu, Hang Yin, Zijiao Zhang, Qingyang Du, Hongbin Yu, Aihan Liu, Liu Liu, Yu Liu

    摘要: 利用兩層接觸分散模型和中國的數據,我們分析了三種針對COVID-19的抗流行病措施的成本效益:常規流行病控制,當地社會互動控制和城市間旅行限制。我們發現:1)與其他兩個國家/地區相比,城市間旅行限制的影響很小或什至是負面影響; 2)達到轉折點的時間與當前的病例數無關,僅與流行病學控制和社會互動控制措施的執行嚴格性有關; 3)在早期階段強有力的執法是使抗流行病效力和成本效益最大化的唯一機會; 4)平庸的社會交往措施是最糟糕的選擇。隨後,我們根據國家/地區的控制措施將其分為四個組,併為每個組提供情況評估和政策建議。

    基於SIR的模型的反演:對應用於COVID-19流行病的批判性分析

    原文標題: Inversion of a SIR-based model: a critical analysis about the application to COVID-19 epidemic

    地址: http://arxiv.org/abs/2004.07738

    作者: Mauro Giudici, Alessandro Comunian, Romina Gaburro

    摘要: 利用國際官方數據對COVID-19大流行進行SIR(易感感染恢復)模型的校準,為解決逆問題所固有的困難提供了一個很好的例子。逆建模是在離散逆問題的框架中建立的,該框架明確考慮了數據的作用和相關性。結合模型的物理視覺,這對於討論數據的不確定性以及它們如何影響校準後的模型參數以及最終模型預測的可靠性非常有用。

    COVID-19抗體檢測認證:有一個適用於此的應用程序

    原文標題: COVID-19 Antibody Test Certification: There’s an app for that

    地址: http://arxiv.org/abs/2004.07376

    作者: Marc Eisenstadt, Manoharan Ramachandran, Niaz Chowdhury, Allan Third, John Domingue

    摘要: 隨著2019/2020年冠狀病毒大流行的發展,提出的COVID-19“免疫護照”方法,可以使個人(尤其是醫療保健和其他關鍵行業的人)在“正確的時機”安全返回工作崗位。儘管存在許多道德,社會,法律和生物學難題(例如,“COVID-19抗體測試”本身未經證實),但至少在某些關鍵領域,可驗證的測試結果可能會變得非常可取。但是,“紙質證書”本身具有許多難題,包括防篡改能力弱,不可思議和笨拙的可驗證性。為了解決認證中涉及的許多潛在問題,並作為未來流行病的概念證明,我們開發了原型手機應用程序,可幫助您即時驗證防篡改測試結果。個人識別信息僅由用戶決定是否存儲,該應用允許最終用戶選擇性地僅顯示特定的測試結果,而不會洩露其他個人信息。在幕後,它依賴於(a)2019年稱為“可驗證證書”的萬維網聯盟標準,(b)Tim Berners-Lee的去中心化個人數據平臺“Solid”以及(c)基於以太坊的財團的區塊鏈。這些使得能夠以從公共/私有密鑰對和數字簽名派生的方式實現前述的可驗證性和隱私的混合,並通用化以避免敏感數字密鑰和/或數據的限制性所有權。我們描述了基本原則,道德考量和9個步驟的用例場景。

    連接印度的COVID-19傳播點

    原文標題: Connecting the Dots of COVID-19 Transmissions in India

    地址: http://arxiv.org/abs/2004.07610

    作者: Roshan Singh, Pranav Kumar Singh

    摘要: 印度於2020年1月下旬見證了第一例病例,而COVID-19陽性病例的數量急劇上升。迄今為止,已發現該國34個州/ UT受該大流行影響。我們在這項工作中,研究了印度COVID-19大流行的進展。我們旨在在印度創建COVID-19的傳輸網絡可視化,並對其進行分析。使用獲得的傳輸網絡,我們嘗試查找可能導致其各自區域爆發的超級傳播者個體和超級傳播者事件(SSE)。我們討論了網絡分析在減輕疾病進一步傳播方面的潛力。這是對印度疫情的初步研究之一,也是從傳播網絡角度研究印度大流行的首次嘗試。

    從代碼到市場:開發人員網絡和加密貨幣的相關回報

    原文標題: From code to market: Network of developers and correlated returns of cryptocurrencies

    地址: http://arxiv.org/abs/2004.07290

    作者: Lorenzo Lucchini, Laura Alessandretti, Bruno Lepri, Angela Gallo, Andrea Baronchelli

    摘要: “代碼就是法律”是加密貨幣的籌資原則。加密資產的安全性,可轉移性,可用性和其他屬性由創建它的代碼確定。如果代碼是開源的(就像大多數加密貨幣一樣),則該原理將防止操縱,並向用戶和交易者授予透明度。但是,這種方法將加密貨幣視為孤立的實體,因此忽略了它們之間的可能連接。在這裡,我們表明4%的開發人員為一種以上的加密貨幣的代碼做出了貢獻,並且市場反映了這些跨資產依賴關係。特別是,我們揭示了通過一個共同的開發人員鏈接兩個加密貨幣的第一個編碼事件將在接下來的幾個月內同步其回報。我們的結果確定了加密貨幣的協作開發與其市場行為之間的明確聯繫。從更廣泛的角度來看,我們的工作揭示了基於代碼的生態系統透明性的一個迄今為止被忽視的系統性維度,並且我們期望它會引起研究人員,投資者和監管機構的關注。

    跨越五個世紀古典音樂的時光之箭

    原文標題: The arrow of time across five centuries of classical music

    地址: http://arxiv.org/abs/2004.07307

    作者: Alfredo González-Espinoza, Gustavo Martínez-Mekler, Lucas Lacasa

    摘要: 時間序列不可逆性的概念-時間逆轉下信號統計量不變的程度-自然地出現在靜止系統的非平衡物理學中,該系統遠離平衡併產生熵。迄今為止,尚未在樂譜領域中探索該概念,因為它們通常是短序列,其時間可逆性估計可能會受到強大的有限大小影響,從而無法解釋。在這裡,我們證明了所謂的“水平能見度圖”方法(該方法最近被證明甚至可以量化非平穩信號中的這種統計特性)是一種可以估計短符號序列的時間可逆性的方法,從而釋放了探索可能性音樂作品中的此類屬性。因此,我們分析了從文藝復興時期到近代早期的8000多種音樂作品,並證明它們確實顯示了時間不可逆轉的清晰特徵。由於通過構造具有線性相關結構(例如1 / f噪聲)的隨機過程是時間可逆的,因此我們得出結論,音樂作品具有相當豐富的結構,這超出了通過功率譜或類似方法獲得的傳統屬性。我們還表明,音樂作品表現出強烈的非線性相關性跡象,非線性與不可逆性相關,並且這些也與豐富的音樂間隔中的不對稱性有關,我們將其與構成音樂作品的敘事相關聯。這些發現為音樂時期和作曲家的研究提供了工具,以及與音樂欣賞和認知有關的標準。

    可持續食譜。一種食品食譜採購和推薦系統以最大程度地減少食品運輸里程

    原文標題: Sustainable Recipes. A Food Recipe Sourcing and Recommendation System to Minimize Food Miles

    地址: http://arxiv.org/abs/2004.07454

    作者: Juan C. S. Herrera

    摘要: 可持續食譜是一種工具,該工具(1)將食物食譜的成分列表與最接近的有機供應商聯繫起來,以最小化食物從農場到食物準備地點的距離;(2)在GPS座標下建議食譜以最小化食物里程。可持續食譜為美國和其他地區的消費者,企業家,烹飪愛好者和飯店老闆提供了易於使用的界面,以幫助他們(1)與有機原料生產商聯繫以獲取原料以生產可最小化食品里程的食品食譜,以及(2)使用當地種植的食物製作食譜。可持續食譜的主要學術貢獻是彌合食品食譜數據科學中兩個文獻流之間的鴻溝:食品食譜研究和食品供應鏈研究。中間階段的結果是(1)地圖可視化圖,突出顯示可以提供食品配方配料的生產者的位置,以及包括其聯繫地址和用於製作配方的食品里程的票證,以及(2)一份食譜清單,該清單針對要在其中生產食譜的給定GPS座標使食物距離最小化。

    使用大規模基於主體的模型解釋城市住房市場週期性價格動態中的羊群效應和波動性

    原文標題: Explaining herding and volatility in the cyclical price dynamics of urban housing markets using a large scale agent-based model

    地址: http://arxiv.org/abs/2004.07571

    作者: Kirill S. Glavatskiy, Mikhail Prokopenko, Adrian Carro, Paul Ormerod, Michael Harre

    摘要: 城市住房市場以及其他資產的市場普遍表現出強勁的價格上漲時期,然後急劇調整。產生這種非線性的機制還沒有被很好地理解。我們開發了一個由大量異類家庭組成的基於主體的模型。主體人的行為與經濟合理性相符,趨勢跟隨行為被發現對於複製市場動態至關重要。自2006年以來,使用大悉尼地區(人口,經濟和金融)的多個大型分佈式數據集(自2006年以來的三個特定且不同的時期)對模型進行了校準。該模型不僅能夠解釋這些時期的價格動態,而且還可以複製該新穎性實際上在2017年市場高點之前就觀察到了這種行為,即價格波動性急劇上升。這種新穎的行為與家庭主體的趨勢跟蹤能力(理性放牧)及其借貸傾向的組合有關。

    可信網絡空間的在線社交欺騙及其對策:一項綜述

    原文標題: Online Social Deception and Its Countermeasures for Trustworthy Cyberspace: A Survey

    地址: http://arxiv.org/abs/2004.07678

    作者: Zhen Guo, Jin-Hee Cho, Ing-Ray Chen, Srijan Sengupta, Michin Hong, Tanushree Mitra

    摘要: 我們生活在一個時代,即通過社會網絡服務(SNS)進行在線交流已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結果,SNS中的在線社交欺騙(OSD)已成為網絡空間中的嚴重威脅,特別是對於易受此類網絡攻擊的用戶而言。網絡攻擊者已經利用SNS的複雜功能來進行有害的OSD活動,例如財務欺詐,隱私威脅或性/勞動剝削。因此,瞭解OSD並針對OSD制定有效的對策以構建可信賴的SNS至關重要。在本文中,我們進行了廣泛的調查,涵蓋了(i)社會欺騙的多學科概念; (ii)與其他社會網絡攻擊和網絡犯罪相比,OSD攻擊的類型及其獨特特徵; (iii)全面的防禦機制,包括對OSD攻擊的預防,檢測和響應(或緩解),以及其優缺點; (iv)用於驗證和驗證的數據集/度量; (v)與OSD研究相關的法律和道德問題。在此調查的基礎上,我們提供了對策有效性的見識以及現有文獻的教訓。我們在對這份調查文件的結尾進行了深入的討論,討論了最新技術的侷限性,並建議了該領域的未來研究方向。

    總線頻率優化:等待時間在用戶滿意度中很重要

    原文標題: Bus Frequency Optimization: When Waiting Time Matters in User Satisfaction

    地址: http://arxiv.org/abs/2004.07812

    作者: Songsong Mo, Zhifeng Bao, Baihua Zheng, Zhiyong Peng

    摘要: 重組公交車的頻率以滿足實際的出行需求可以大大節省公共交通系統的成本。現有的許多研究(如果不是全部的話)將其表述為公交車頻率優化問題,旨在最大程度地減少乘客的平均等候時間。但是,許多調查已經證實,隨著等待時間的增加,用戶滿意度下降得更快。因此,本文研究了考慮用戶滿意度的總線頻率優化問題。具體來說,我們將首次據我們所知,研究如何安排公交車,以使在等待時間閾值內可以接受公交服務的乘客總數最大化。我們證明了這個問題是NP難的,並提出了一種近似指數為( 1-1 / e)的基於索引的算法。通過利用公交網絡中路線的局部性,我們提出了一種基於分區的貪心方法,該方法可實現(1- rho)(1-1 / e)近似比率。然後,我們提出了一種基於漸進式分區的貪婪方法,以進一步提高效率,同時獲得(1- rho)(1-1 / e- varepsilon)近似比率。在新加坡真實城市公交數據集上進行的實驗驗證了我們方法的效率,有效性和可擴展性。

    聲明:Arxiv文章摘要版權歸論文原作者所有,由本人進行翻譯整理,未經同意請勿隨意轉載。本系列在公眾號“網絡科學研究速遞”和個人博客進行同步更新。

    Arxiv網絡科學論文摘要11篇(2020-04-17)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