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這個硬核帶貨“天團”火了!

你印象中的幹部是什麼樣的?

白衣黑褲、措辭謹慎、不苟言笑?

但最近一段時間

很多市縣幹部的表現

也許會讓你印象改觀:

他們會像淘寶“網紅主播”李佳琦那樣

在直播間賣力吆喝

和網友以“寶寶”“老鐵”相稱

與大家分享和推薦各色產品


海南這個硬核帶貨“天團”火了!

市縣幹部直播帶貨,讓廣大農戶直觀感受到線上銷售的便利和效果,促使大家轉變觀念,在生產、銷售方式上進行


賣蜂蜜、賣菠蘿、賣芒果……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

面對農產品滯銷情況

我省各市縣幹部紛紛走進直播間

化身帶貨主播

在收穫一波“流量”的同時

也促進了當地農產品的銷售


海南這個硬核帶貨“天團”火了!

我省各市縣幹部在直播間推銷的當地特色農產品。


直播帶貨

被視為“互聯網+農產品”的新形式

也是“互聯網+行政管理”的新嘗試

在這場直播熱潮中

市縣幹部參與所帶來的“鯰魚效應”

正帶動我省各市縣創新政務服務方式

一場施政理念的變革

正從輕鬆的直播間內

影響到更廣闊的直播間外


01


幹部變身“主播”


受疫情影響,農產品滯銷,各市縣幹部紛紛走進直播間“花式代言”

3月27日,面對直播鏡頭,特意穿上民族特色服裝的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副縣長王安濤,向網友們賣力“吆喝”當地的百花蜂蜜、山雞、山蘭酒、母山咖啡等農產品。


“這是我第一次擔任帶貨主播,說不緊張是假的!”4月23日,王安濤和海南日報記者分享道,“我開場時有些磕磕巴巴,還時不時地盯著草稿念,但後來我想,我應該要像一位老友那樣和大家掏心掏肺地分享,這樣才能吸引更多的消費者,隨後和網友的互動也越來越多。”


王安濤坦言,在直播前他做了大量的準備工作。比如,全縣農特產品的滯銷情況如何,農產品的質量如何,是否是有機、綠色食品,市場行情如何,還有瓊中在森林、水、礦產等方面具有哪些自然資源的稟賦等。“這些能吸引消費者作為‘賣點’的信息,我都做了充足的準備。”王安濤說。


直播中,不少網友在線上積極和王安濤互動:“這個直播特別下飯!”“副縣長,您穿的是哪個民族的服裝,真想到那旅遊!”……


在直播間為當地特色農產品“吆喝”的不止王安濤。春節以來,我省各市縣幹部紛紛走進直播間,為農民“代言”。比如,萬寧市委書記賀敬平,在田頭直播時推介當地的龍滾菠蘿。樂東黎族自治縣千家鎮鎮委書記劉學新,在直播間推銷當地的芒果。


春節期間,受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海南農產品遭遇銷售困境,部分市縣交通不暢,收購商、運銷商進村難,瓜菜運不出去。


市縣幹部們“花樣帶貨”其實只為了一件事:戰疫助農。直播的效果到底如何?直播平臺數據顯示,王安濤直播時長1小時3分鐘,觀看人數80萬人,完成訂單229筆。賀敬平的直播互動人氣近30萬人次,在20分鐘內,就有網友買走了超過1萬斤菠蘿。


新華網4月22日的數據統計顯示,直播帶貨成為戰疫助農的重要手段,農產品銷量上升明顯。其中,海南萬寧菠蘿銷售量漲幅281%,居全國第二。


海南這個硬核帶貨“天團”火了!

新華網4月22日的數據統計顯示,直播帶貨成為戰疫助農的重要手段,農產品銷量上升明顯。


“雖然是第一次直播賣芒果,但我感覺發揮得還不錯。”回想當時的情景,劉學新意猶未盡地說,“銷售的情況還不錯,能夠幫助農戶銷售農產品,有機會我還會再次嘗試。”


海南這個硬核帶貨“天團”火了!

我省各市縣幹部在直播間推銷的當地特色農產品。


02


背後的政務創新


直播帶貨,既是“互聯網+農產品”的新形式,也是“互聯網+行政管理”的新嘗試


市縣幹部直播帶貨,願意買單的網友不少。


“網友是看中了政府的公信力,地方官員為農產品‘背書’,消費者有信心。”海南熱帶農業與農村經濟研究院院長柯佑鵬表示,在疫情時期,地方幹部走進直播間為農產品帶貨,能幫助農民樹立信心,也有助於把因疫情耽誤的時間搶回來、遭受的損失補回來。


海南滴滴沃家生態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黃凌燕從事電商行業多年。她認為,長期以來,網購存在的主要短板,是消費者無法辨別產品的真實性,不少買家網購都遇到過貨不對板、缺斤少兩的問題,“市縣幹部直播帶貨,增加了銷售活動的公信力,有助於打消消費者的顧慮,助農效果明顯。”


除了幹部自帶的公信力起到促銷作用,直播中他們活用各種網絡流行語,如“寶寶,買買買”“老鐵們,盤它”“為文昌打Call,一起‘種草’買買買吧”等,也讓網友倍感親切和驚喜。


“幹部有意識採用一些流行的網絡用語進行直播,很大程度改變了大眾對幹部的刻板印象。”海南師範大學傳播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曾慶江認為,幹部通過網絡直播方式助農促銷,既是“互聯網+農產品”的新形式,也是“互聯網+行政管理”的新嘗試。這種做法將形成“鯰魚效應”,帶動政務創新,助力各地打造服務型政府。


市縣幹部直播帶貨背後,是一場施政理念的變革。


今年2月,省政府出臺《海南省“菜籃子”市縣長負責制考核辦法》,對市縣政府“菜籃子”生產能力、市場流通能力、調控保障能力以及市場、質量安全和穩價監管能力四個方面進行考核。


柯佑鵬認為,直播帶貨對市縣幹部來說,是思考如何創新踐行“菜籃子”市縣長責任制一個好的開始。


值得一提的是,4月2日起,我省開展為期100天的“消費扶貧”春風大行動。4月2日、3日下午,我省連續開展兩場消費扶貧“春風大行動”省級領導幹部帶頭現場認購活動。


有專家認為,幹部直播帶貨及認購農產品的政務創新實踐,將進一步助力消費扶貧行動。市縣幹部在直播間以更加輕鬆的姿態和網友親切互動,展現了幹部們務實親民的工作作風,是打造服務型政府的一次新實踐。

海南這個硬核帶貨“天團”火了!

我省各市縣幹部在直播間推銷的當地特色農產品。


海南這個硬核帶貨“天團”火了!

我省各市縣幹部在直播間推銷的當地特色農產品。


03


直播間外的考量


提高政務效率、優化市場營商環境,形成可持續的“消費流量”


當下,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技術接踵而來。但受限於文化、觀念的影響,不少農民對於新事物的接受需要一個比較長的過程。這個時候,幹部直播帶貨起到了示範作用,有利於培育高素質新農人,同時也為鄉鎮的發展、鄉村振興帶來了更廣闊的想象空間。


我省市縣幹部在直播帶貨中,使種植基地成了直播間,手機成了新農具,推動了海南農業數字化進程,有利於打通農產品上行的“堵點”。


省農業農村廳3月份的統計數據顯示,3月底以前,海南全省冬季瓜菜和熱帶水果的日均上市量為3萬噸至5萬噸;4月上市的海南熱帶水果還有芒果50萬噸、菠蘿45萬噸、其他水果30萬噸;到5月底,海南仍有270萬噸冬季瓜菜和190萬噸水果可供銷出島。


王安濤認為,農村要興,產業先行。市縣幹部直播帶貨漸成風潮,起到了多方面的示範作用,不僅帶動農產品銷售,還讓廣大農戶直觀感受到線上銷售的便利和效果,開闊了思路,促使大家轉變傳統觀念。“比如,我們可以從產業與技術的發展趨勢,數字化農業的變革方向,去引導和培育更多新農人、新業態,為當地農業發展提供更多的決策支持。”王安濤表示,下一步,瓊中將吸引更多農業企業、合作社、農戶加入線上銷售的隊伍,同時同步推進農副產品資質認證、品牌打造等工作。


“自從我直播帶貨後,很多農戶都很感興趣。我還推薦他們和一些直播‘網紅’聯繫,後續開展更多直播帶貨合作,大力促進農產品上行,打造農產品線上經濟。”劉學新說。


昌江十月田互聯網農業小鎮負責人李志鵬說,看到不少市縣幹部直播後,他也嘗試做了3場直播,“我們在快手App的平臺上直播,然後把消費者導流到我們線上商場去關注聖女果、鳳梨和好清香水菠蘿等產品,希望能開拓更多營銷渠道,助農增收。”


“在新產品打開市場之初,市縣幹部為地方農產品直播帶貨的行為值得肯定。如果農業企業、鄉鎮幹部、駐村書記都能掌握直播銷售技能,肯定會大大助力農產品銷售,農業農村部門可以加強這方面的培訓力度。”海南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劉家誠表示。


在劉家誠看來,市縣幹部直播帶貨要帶出效果,最關鍵的因素還是滿足消費者的期待,比如產品質量、產品安全、售後服務等,其中農產品質量是最核心的競爭力。因此,從長遠來看,建立農產品產銷長效機制,功夫應該在直播間外。市縣幹部要在提高政務效率、優化市場營商環境等方面下更多功夫。


柯佑鵬也認為,市縣幹部要從根源著手,要花大力氣來把控農產品品質、打造農產品品牌,建立起農產品長效產銷機制,只有這樣才能形成可持續的“消費流量”。


海南這個硬核帶貨“天團”火了!

↑4月24日《海南日報》A06深讀·海南版面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