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能重回學生時光,我更願意這樣度過

一直認為學習有開竅這麼一說,沒開竅怎麼也不會讀,開竅了學習就會很容易。而我的開竅就比較晚了,真正在學習上開竅還是大學的時候,真正懂得了該怎麼學習,真正掌握學習的真諦、真正明白學習的方法。

研究生剛畢業的我,再也回不去學生時代了,倒是可以記錄下自己的學習時光。以史明鑑,作為過來人,既可以給學弟學妹們一點建議,也可以指引自己以後的生活。

如果能重回學生時光,我更願意這樣度過

小學、初中沒什麼說的,沒讀書、學習差、老師嫌,中考那年進入了全縣最差的高中。一下子感受到了社會的殘酷,周圍人的嘲笑、譏諷、白眼.......紛至沓來。第一次感受到了被人嘲笑鄙視的感覺。

高中三年倒是很努力的讀書,不過是假裝很努力。騙過了老師、騙過了同學、騙過了家長、也騙過了自己,可終究沒有騙過高考。高考那年只是上了末流二本,進入大學後,逐漸該怎麼學習,以後的考試倒是很順利,初級會計師、考研、法考,都是一次性通過。

考試其實很簡單。既然是考試肯定是要淘汰人的,不然怎麼選拔人才?想要考試勝出就是一句話:別人會的你都會,別人不會的你也會,你就勝出了。不要想著什麼重點不重點的,全都是重點,不然你怎麼幹掉對手?

如果能重回學生時光,我更願意這樣度過

作為學生學習永遠是重點,那要怎麼學習呢?不要盲目刷題,不要假裝努力學習,認真學好每一個知識點,自己做筆記,自己編口訣,自己刻在腦子裡,然後忘記。

學習的目的就是忘記。學習永遠都是學習別人的東西,學習的再好也是別人的東西,只有學好了,然後忘記了,才是自己的東西,才是自己身體的一部分,融進自己的血液,溶進自己的骨子裡。背那麼多範文、盲目刷題、都是沒用的,都是別人的,只有自己整理了,形成自己的體系才是自己的。

真題的作用很重要。無論什麼考試都是套路,既然是套路就是有規律可循的。規律就是真題,真題做個十幾遍,幾十遍,考場上自會得心應手,如果沒有,那隻能說明真題沒有吃透。當然最基礎的還是要基礎紮實,所謂:基礎不牢、地動山搖。

自己做筆記、自己整理筆記、自己編個教材、自己編口訣、自己看自己的筆記,這就是你的學習,這就是你的基礎,這樣你的複習就會事半功倍。或許一開始你需要一個月才能複習一遍、逐漸一星期就會複習一遍、最後一天就可能複習一遍。

如果能重回學生時光,我更願意這樣度過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好的身體是學習的前提,不論是初中、高中、還是大學,堅持鍛鍊,堅持運動,堅持每天去操場去跑兩圈,哪怕是你一個人。記住:磨刀不誤砍柴工,真的很有用。我一直都很後悔我高中時沒能這麼做,大學以後才開始這麼做,對學習真的很有幫助。

大學應該多讀書、多寫作。大學社團隨便參加兩個體驗下就好,大學兼職做幾個體驗下就好;不要再社團上過多浪費時間,不要去做低質量、無意義的兼職。大學儘可能多讀書、多讀專業書、多寫作。無論什麼時候,無論什麼地方,筆桿子都是很吃香的。

大學少呆宿舍,多去圖書館;不要為了合群而去合群。請記住:寢室是墮落的溫床,合群時淘汰的開始。不要參加無意義的社交,特立獨行沒什麼不好,強大自己才是王道,你若優秀,你想要的都會不請自來。大學你可以做一個公眾號,可以去投稿,寫作真的能促進你對專業知識的學習和理解。

學生時代不再,如果能重回學生時代,我絕不會假裝很努力地學習,我會學好每一個知識點,並整理成自己的;我不會假裝爭分奪秒,我會堅持每天去操場跑兩圈;我不會成天窩在宿舍,一睡一整天,我會背上書包去圖書館看看書,或者出去走走;我會認真對待自己的專業,堅持寫作,運營自己的公眾號,自媒體號等,讓寫作成為一種習慣,讓閱讀成為一種習慣。

也許每個人的學生時代都不同,也許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驕傲與遺憾,也許每個人都有每個人想說的,鄙人不才,歡迎探討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