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人生,可甜可咸

美国心理学家贝科尔认为:"人们一旦被贴上某种标签,就会成为标签所标定的人。"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心理学家在招募的一批行为不良、纪律散漫、不听指挥的新士兵中做了如下实验:让他们每人每月向家人写一封说自己在前线如何遵守纪律 、听从指挥、奋勇杀敌、立功受奖等内容的信。结果,半年后这些士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们真的像信上所说的那样去努力了。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被称为标签效应。


生活中,我们习惯给各个事情做分类,给人的性格做判断,把朋友按熟悉程度说不同的玩笑。

其实我们是在有意无意的给环绕我们周围的一切"贴标签",也无时无刻被别人贴着标签。

我有个发小(从小一起长大的朋友),他学习成绩一直很好,算是一个"德智体美劳"全面优秀的孩子,高中时,另一个男同学小乔就视他为偶像并以他为目标,不负众望,"学霸"提前批次被西安交通大学录取,毕业后定向分配到技术单位,但由于工作地点较为偏僻,需要一定程度的自给自足, "养猪种菜"成了他生活中的一部分。

后来当小乔知道当年偶像近况的时候,内心有点崩溃了,同时期的"学霸"们不是在美国硕博连读正品着红酒,就是在香港大学攻读硕士,而他的偶像却在穷乡僻壤种地养猪。

每个人的人生轨迹不尽相同,但你看,给别人贴一个标签,对自己的影响有多大?


前段时间,朋友说在医院看见那个小姐姐,说是小姐姐的原因是中学时代她大我们一届,很"出名",打架出名,叛逆出名,早恋出名。人称"琦姐"。朋友见到小姐姐也是很诧异,因为她穿着护士的衣服,第一反应是她竟然当了护士,针能打得好吗?

这种玩笑话的标签说说笑笑就过去了,不会对人造成什么影响。但你听过《悲伤逆流成河》里易遥的故事吗?那绝望真的是有河水那么多。

电影《悲伤逆流成河》剧照

从小被贴上"赔钱货"的标签,无论怎么努力,也摆脱不了,面对校园欺凌无处躲避,面对全体同学对自己 的指指点点,面对从小一起长大的人的不信任。她对世界绝望了。

电影《悲伤逆流成河》剧照

纵身跳下的那一刻,伴随着粉身碎骨,才是易遥真正的解脱吧。

电影《悲伤逆流成河》剧照

心理学认为,之所以会出现"标签效应",主要是因为"标签"具有定性导向的作用,无论是"好"是"坏",它对一个人的"个性意识和自我认同"都有强烈的影响作用。给一个人"贴标签"的结果,往往是使其向"标签"所喻示的方向发展。


当一个人被一种词语名称贴上标签时,他就会作出自我印象管理,使自己的行为与所贴的标签内容相一致。这种现象是由于贴上标签后面引起的,故称为"标签效应"。

面对标签,这样一把"双刃剑",我们该如何把握。

设置积极的标签

标签可带来强烈的心理暗示,所以在面对困难的时候,多想一下正面的结果,那么事情的发展和自己的努力承兑就会朝着积极的方向迈进。


不盲目给自己下定义

"你担心的事,90%都没有发生",意思告诉你不要过度担忧还没有造成坏结果的事情,但这过程你会相当痛苦,心里不停的想着该怎么办,无奈烦躁的情绪充斥着你,影响了你的生活,其实,你已经给未发生的事贴上了注定失败的标签。

放弃这种对未来的不良假想。你会活得更快乐。


把目标写成一个标签

如果你有期待的事,那先假设愿望已经成真,你将会怎么做?一段时间后,你会惊奇的发现,你已经走在达成愿望的路上了。


不要乱贴标签给别人

每个人都想做更好的人,不要把你无心的言论强加到其他人身上,如果你发现了他人的一个优点,欢迎来贴,说不定,一次可以改变两个人。


“标签”人生,可甜可咸,你可以用它,也可以毁它。

网络图片

你身上有标签吗?你贴过标签的那些人现在怎么样了?

多年之后,你对你的标签感到骄傲还是害怕再见当年的那个人呢?

再见你贴过标签的人,是感恩还是羞愧?

欢迎来辩@奔跑橙

图片取自网路,侵权无意,请联系删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