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成功上岸”学长的五年逐梦记

2019年7月20日,一个令人永生难忘的日子,就在这一天,等待了许久的我,终于收到了心念的博士研究生录取通知书。刹那间,浸润在眼眶中的泪水不禁夺眶而出,

五年,为之奋斗的点点滴滴,也逐渐呈现在了眼前

一位“成功上岸”学长的五年逐梦记

说起我的考博念头,还得从2014年初入硕士之门说起,历经四年的努力,那时的我刚由山西某地方高校考入云南某师范学校中国史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入学伊始,经过了一系列“互选”的复杂程序,我最终选择了心仪的肖老师,作为我的硕士研究生导师。

短暂的师生见面后,老师问及我未来的志向,我坦言道有从事学术研究的想法,老师便鼓励我道,学术是一门高尚的事业,它承担着为人类探寻真理的终极使命,但对于学术人而言,正因为使命的高尚,才决定了学术人必须有“苦行僧”般的自律与“垂钓翁”般的耐性,只有充分阅读大量的书籍,并在前人的观点上有所创新、突破,才能最终成就自身的学术理想。因此,现在你要做的就只有一件事,读书和思考。听完老师的建议,若有所思的我便在那个时刻坚定了读博深造的念头。

“知易行难”。对于大多数的人来说,树立理想永远比践行理想要容易的多,因为践行理想的过程是艰难的、痛苦的、长久的。在刚开始的看书过程中,面对着浩如烟海的书籍与艰涩难懂的理论,曾使我一度产生了放弃的念头,但骨子里不服输的性格,却又使我在每当产生这个念头时,心里总是默念“坚持就是胜利”的信条。

随着看书的增多,我的视野被逐渐打开:陈旭麓、茅海建、罗志田、熊月之、桑兵、杨奎松、杨天宏、王奇生、史景迁(美)、费正清(美)、谢和耐(法)、宫崎市定(日)等一大批国内外著名史学家及他们的著作相继进入我的眼帘,让我懂得了在本科所学基础理论知识之外的许多史学界新观点、新方法、新思路。粗略统计,在读硕士期间,我阅读了100多本书籍、200多篇论文,并撰写了100多篇读书报告(每周一篇,寒暑不辍)。正是这些积淀,让我对未来的考博充满信心,并幻想着像孙中山先生所说“毕其攻于一役“的一战而成。

带着这份坚定的信念,2017年,我参加了人生的第一次博士研究生考试,报考的学校正是心仪已久的四川大学。然而,专业课两分的差距,第一次将我渴望“毕其攻于一役”的梦想击得粉碎。面对着考博失落、毕业失业的现实窘境,经权衡再三,我最终选择了“以工助学”的“先就业、再考博”的思路。

然而,当我从“考博之路”切换到“就业之路”上的时候,才发现就业压力之难、之大。以我当时所报考的西安某高校辅导员岗为例,招聘11个人的岗位,竟有1000多人过来竞争,比例达到了1:100。但好在有所读书籍的知识积累,加之自己有从事过研究生兼职辅导员、班长、校团委文案编辑部部长等的社会实践经历,几经比拼选拔,我最终从1000多人中脱颖而出,与其他10位伙伴一起成为了陕西省某高校的辅导员。

“学习,你是为自己想;工作,你是为单位想”。这句话虽然有些武断,但却在一定程度上折射了当今社会那些渴望提升自己,但又不得不屈从现实环境的“上班族”的无奈。入职后,我才发现辅导员工作的复杂性、多面性、连续性,一方面,你要保障“学生安全”底线的不动摇、不出事,另一方面,你还要带领学生积极完成学院、学校交办的各项工作,如开会坐场、学科竞赛、学风宣讲、社会实践等。

一开始,面对纷沓而至的工作,老实说,一开始确实有点手足无措,毕竟接手工作时的自己只有25岁,尚处于学习摸索阶段,但好在有前期从事学生干部工作经验的积累,加之领导同事从旁帮衬、自身不服输、敢创新的意识支撑,我逐渐适应了这种高强度、高效率的工作模式,不仅开创了“晚点名”、“期中测验”、“心理答疑”等许多颇具创新特点的工作,还带领所带年级先后取得了多项荣誉,甚至我本人也短短的两年多的工作时间里取得了包括省级奖励在内的十余项荣誉。

然而,逐渐适应了这种工作后,“学历危机”意识又在自己的心底刺激着自己原有的“读博深造”梦想。确实,在高校里发展,如果没有高学历的平台、高水准的学术做支撑,一个人即使奋斗再好,也很难取得更高的成绩,更何况是只有硕士研究生学历的辅导员老师!在经历了一些事情的磨砺锤炼后,我看清了高校生存的游戏法则,也更加坚定了“读博深造”的念头。

打定主意后,我在2019年开始了自己的第二次考博之路,有了第一次考博的失败教训,第二次考博之路,我便极为慎重,再三考虑,我选择了“中央重点+地方重点”的考博思路,并报考了连同母校在内的四所重点大学。等到自己真正复习时,才发现了考试的不易,一方面,我要做好学院、学校交办的各项工作,确保手中的工作平稳有序的向前推进;另一方面,我要利用有限的时间加班加点的复习知识点。为了能给自己多留出一点复习时间,我常常忙到深夜2—3点,有时候困得不行,就拿冷水敷面。甚至多次在梦里,我还依稀可见自己复习知识点的身影。此种情景,彷佛一下使我重回到了高三百日冲刺复习的时光,也增添了我“读博深造”的动力。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历了一系列的比拼较量后,最终我以笔试第一、面试第一的成绩,重回母校深造,并成为学校2019级博士研究生。

写到这里,我的五年逐梦记已接近尾声,了犹未了之余,本着能帮助更多考博道友的良好心愿,我想再总结一下,自己考博成功的几点有益经验:

1、坚定信念是前提。“革命理想高于天”。

毛泽东同志也曾说过,人是要有点精神的。对于每一位考博人来说,获得最高学位,开启学术新程,是奋斗的最终目标。因此,为实现这个最终目标,必须时刻保持对这个目标的坚定信念。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获得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支持。

2、厚积薄发是关键。“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没有前期的学习积累,即使有考博念想,也不免会在日后的逐梦过程中出现心虚胆颤的现象。因此,为避免出现“虚胖”的现象,就必须注重“实体”的积累。即每一位考博人都应充分注重对所学领域的深化研究阅读,以积累大量为己所用的材料。

3、务实求变是策略。“变则通,通则久”。除少数学有天赋的人外,绝大多数考博人考博时大多处于接近而立之年或已过而立之年,年龄对于考博人来说,是除学历以外的又一障碍。因此,为避免出现“守株待兔”的死等局面,每一位考博人应在自身能力许可的范围内,尝试“中央重点+地方重点”的考博思路,即多报几所与所学专业相同的学校,进而增加考取心仪学校的机率。

“星光不问赶路人 砥砺前行终有成”,愿所有的考博战友都能实现自己的梦想。

一位“成功上岸”学长的五年逐梦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