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语典故,米是用来吃的,不是用来倒的

“倒米”——这个词的来历,有两种说法:

一:“米”是南方人的主粮食之一,米在以前即财富,把米倒掉了,把贵重的反而倒掉了,延伸指帮倒忙,多作形容词用。现在更是发展到指黑色幽默,舍本逐末的冷笑话或是无厘头且无意义的行为。

粤语有句话叫“食嘢唔做嘢,做嘢打烂嘢”,意思是光吃不做,做事情又做错,其意思与倒米接近。


粤语典故,米是用来吃的,不是用来倒的


(米系用嚟食,唔系倒架!)

二:古时候,中国人通常用米作为占卜的酬劳。灵媒又称为问米婆,她们就是以米作为问米的酬劳。“得米”有搞掂、获取、达成目的的意思——“依次真系天时地利人和,噉就得米了。”后来也引申为通过欺骗而达到愿望:“宜家啲人好精,唔系咁容易得米了。”

得米是赚到了,反过来就是“倒米”,指败家、赶客、拆台,所有破坏了赚钱或者成功的好事的行为都是“倒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