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观音山:创建国家级景区,赋予真情与责任

​文|配图:应传锋

有一首歌唱得好:“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有了强的国,才有富的家。”生活在“家”与“国”中的每一个人或每一家企业,都要有对国家的深情。在爱国爱民的情感激励下,东莞观音山20年孜孜不倦创建国家级生态旅游景区,一路走来,有一种精神一直在支撑着:那就是东莞观音山是一家爱国爱民,有国家情怀的旅游企业。

既然爱国爱民,就不负众望。2019年7月27日,东莞观音山在“首届中国森林旅游国际峰会暨2018—2019年度中国森林旅游影响力百强榜发布会”上,荣获“国家森林公园品牌影响力百强”称号。近日国家权威机构发布:2019年国内4A级景区品牌100强榜单,东莞观音山又位居百强榜单前10名。这一串串荣誉的里面,不但融进了观音山人的拼搏与汗水,也融进了观音山人的真情与责任。

东莞观音山:创建国家级景区,赋予真情与责任

寻找发展良机,推动国家旅游事业进步

东莞观音山,这座曾经的荒山已经成为集生态观光、休闲康养、文化娱乐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生态旅游景区,并为当地生态环境保护和当地经济发展,都做出了巨大贡献。

自建园以来,东莞观音山始终依据“立足保护、重在自然、贵在和谐、精在特色”的指导思想,持之以恒走生态立园、文化建园的文旅融合之路。但在建园伊始,其经营也曾一度面临资金短缺、景区烂尾的窘境。

据景区负责人介绍:“东莞观音山作为国家森林公园和东莞最大的综合型生态旅游景区,尽管目前发展有较大压力,在日常运营方面还存在诸多困难,但观音山对未来前景仍充满信心和希望,对生态旅游发展也抱有必胜的信心。”

20年来,东莞观音山持之以恒地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关于旅游业发展指示精神,激发旅游市场的活力和潜力,为推动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和国家旅游事业的进步,做出了积极的努力。

尽管征程任重道远,东莞观音山在着重保护生态环境、森林资源方面一直都很坚定。在进一步提升景区旅游服务水平,为游客提供更舒适、更愉悦的优质服务的同时,还积极探索新的融合方式,运用现代最新元素,将传统文化和历史文明,通过科学合理的方式展示给广大游客,以更好地推动全域旅游发展迈向新台阶。

东莞观音山:创建国家级景区,赋予真情与责任

保护生态环境,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活力

说起东莞观音山,真是声名远播。一位当地姓蔡的村民,对观音山20年来的发展变化如数家珍。他情不自禁地说:“我记得20年前,观音山山脚下的石新村,还是破烂不堪的,在我村开发建设观音山坚持不下去的时候,是黄淦波义无反顾地接手创建观音山。20年来,黄老板为了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和森林资源,吃了很多苦,受了很多罪。现在好了,山青了,水也清了,道路也顺畅了,家乡的生态环境也好了,观音山也成为国家森林公园和AAAA国家级旅游景区,在全国有了名气,搞活了当地经济,樟木头也跟着沾光,我打心眼里高兴啊!”

而另一位姓张的当地村民也真诚地说:“因为我是当地村民,可以自由出入观音山景区,每天晚上,我就不由自主地走进景区吸吸新鲜空气,散散步,既锻炼了身体又打发了时光,我在观音山找到了精神寄托,我要好好感谢黄老板。”

作为国家森林公园和AAAA国家级旅游景区,东莞观音山在粤港澳大湾区乃至广东省生态保护中也是独树一帜的。良好的生态环境是观音山最大的优势和载体,也是当地经济发展的优势和载体,生态环境美起来,人民生活好起来,这是观音山人一直以来的追求。

景区负责人表示:“东莞观音山始终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理念,把更多精力放在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上,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精心呵护观音山的自然财富,以过硬的本领、实干的作风和一流的执行力为生态旅游服务,努力为子孙后代留下可持续发展的‘绿色银行’,让国家更富强。”

“绿水青山如何转变为金山银山?”20年来,东莞观音山用实际行动给出了答案:为绿水青山注入文化元素,让自然之美和文化之美交相辉映,深度呈现两者融合带来的美学价值和商业价值。同时,随着景区发展,观音山还加大了生态区的保护和修复力度,尤其是对名贵树木的保护,使景区生态环境进一步得到优化。

东莞观音山:创建国家级景区,赋予真情与责任

打造文化名山,提高本域文化氛围

想发展就要实干,就要有赢得发展的推动力。东莞观音山每年都组织举办近百场丰富多样的文化系列活动,从森林文化、姻缘文化、传统文化、公益文化等几个方面开展文化的挖掘与传承,在摸索中加快打造文化名山。并积极寻求将传统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致力于将景区打造成“历史人文首推之地”、“生态旅游首访之地”、“文旅品牌首席之地”、“森林康养必选之地”。

过去由于种种原因,观音山旅游以观光为主导,此时,观音山的优质文化资源、生态资源还未得到充分的开发和利用。近年来,随着国家旅游业的转型升级,观音山为吸引广大游客,不遗余力加大文化建设力度,举办众多融合传统文化元素和现代文化元素的活动。如:举办面对海内外的文学征文;举办“观音山杯·花地文学榜”;举办“中外作家交流营”走进观音山采风活动;举办“品鉴岭南”采风团走进观音山等。

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观音山充分认识到,在全域旅游发展的新时代,国家与世界越来越重视生态文学,景区也加大与国际间的文化接轨,将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高度融合,在传承中努力打造文化名山,带动本域文化发展与提高。

东莞观音山:创建国家级景区,赋予真情与责任

搭建相亲平台,关爱社会大龄青年群体

东莞观音山为办好相亲大会,为单身青年牵线搭桥,服务单身青年,成就美好姻缘,经过9年的沉淀与努力,至今已成功举办32届粤港奥万人相亲会,参与人群涵盖的城市包括东莞、深圳、惠州、广州、香港、澳门等地,累计吸引了10多万单身男女前来寻觅爱情,有7000多人现场牵手成功并迈入婚姻殿堂,因而被誉为“姻缘福地”,已成为中国目前规模最大、参加人数最多、最具影响力的婚恋相亲景区。

同时,央视七频道《乡约》栏目十进东莞观音山取景拍摄聚焦不同人群的相亲,营造了浓郁的寻缘相亲的氛围,为都市青年寻找爱侣提供了面对面相亲的方式,很好的彰显了观音山对社会传递的正能量,无形中提升了观音山的品牌形象,为打造“爱情名山”形成了良好参与性和广泛的知名度。

值得一提的是;2017年5月11日,东莞观音山景区、湖南岳阳楼君山岛景区、海南三亚天涯海角景区等来自全国各地9大知名景区负责人,齐聚重庆万盛石林·黑山谷景区,并就共同的景区爱情主题元素达成共识结成联盟。7月6日,中国十大爱情主题景区联盟在北京举行授牌仪式,自此十大爱情景区联盟正式成立。

2018年8月17日农历七月初七中国“七夕节”,中国爱情主题景区联盟联手打造既新鲜又激情的“为爱奔跑——寻找2018十大最美旅游情侣系列活动”。为配合“为爱奔跑”系列活动,东莞观音山分会场于8月18日结合自身特点举办“观音见证天赐良缘”七夕主题活动。

观音山不仅致力于以爱之名,扶贫献爱,传递温暖,提高国民幸福指数;同时更为广大单身男女搭建了一个环境优美、服务全面、设施健全的相亲平台,为实现社会和谐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东莞观音山:创建国家级景区,赋予真情与责任

向社会奉献爱心,增强对国家的认同感

“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能将温暖与幸福惠及芸芸众生,这是一种大胸怀,更是一种大境界。对此,东莞观音山做到了,通过做公益事业,践行了一家旅游企业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情大爱,还有对国家一种高度认同感和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

自创建国家森林公园以来,尽管在发展环境与生存条件都面临着许多困难。但观音山的爱国爱民情怀没有改变,在20年经营的过程中,公园仍坚持对社会上年满60周岁的老人及樟木头镇所有本地居民实行免费入园规定,对现役军人实行免费入园规定。另外还按有关规定对儿童、学生、社会伤残人员实行减免入园门票等优惠规定。单单就这几项公益献爱心善举,据初步统计,公园每年有几十万张甚至更多的免费门票,惠及了广泛的社会大众。据业内人士保守估计,这20年来,观音山景区如果把一张张全免费门票折成款项,就有高达一亿多元。

还有让人广大青少年和游客难以忘记的是:观音山的古树博物馆,是全世界迄今唯一的古树博物馆,于2003年1月成立,从开放之日起就免费向游人和青少年开放,已免费接纳各地参观游客300余万人,其中中小学生150多万人,占参观游客50%以上,深受广大青少年喜爱。

2016年7月,东莞观音山举办了首届东莞观音山问禅公益文化系列活动,深入四川阿坝捐资助学。

2017年8月8日,四川省阿坝州九寨沟发生7.0级地震。面对灾情,观音山发起“观音山问禅公益文化系列活动之九寨沟灾区慈善文化公益行”活动。观音山将爱心企业和善心人士善款13万元及物资等,捐赠给四川阿坝州九寨沟县树正寨村民,实现了慈善精准助援,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2018年6月, 东莞观音山举办的“观音山问禅大型公益文化活动之甘肃宕昌县慈善文化公益行”活动,以精准扶贫的形式向社会传达善心与爱心,彰显观音山作为民营企业的社会担当。

20年来,东莞观音山在公益事业中,时时刻刻向社会奉献爱心,大爱无疆。以实际行动实现国泰民安,增强国民幸福感,提高生态旅游的承载和包容,进一步惠国惠民,进一步增强对国家的认同感和责任感。

东莞观音山:创建国家级景区,赋予真情与责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