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友感嘆豐巢收費:人為刀殂,我為魚肉!

最近,豐巢收費的消息,讓網購用戶心生不安。有報道說,4月30日起,快遞包裹在豐巢櫃存放超過12小時,最多要收費3元錢。5月2日,我的一個包裹存放20個小時,取出時並沒有強制收費。不過,這是假期,豐巢暫不收費。非假期時間,豐巢將對超時包裹採取收費模式。

網友感嘆豐巢收費:人為刀殂,我為魚肉!

豐巢取件

0.5元到3元錢,豐巢對超時包裹的收費並不多,為什麼網友反應激烈?我認為,這是因為人們從來沒有取快遞要付錢的經歷(到付除外),一時對這一方式感到排斥。但是,話又說回來,即便豐巢要收費,用戶也沒有反抗之力——你的包裹除了放豐巢,還能放在哪裡?這個時候,已經是“人為刀殂,我為魚肉”。

豐巢收費引爭議

豐巢開啟收費模式,是可以理解的——企業總得要盈利。豐巢在全國小區、社區大規模推廣,耗資巨大。據媒體報道,豐巢成立以來,年年虧損,累計虧損已超過10億元。雖然豐巢可從快遞公司收取一定的費用,但這還不足以支撐其在未來的進一步擴張。

沒有豐巢之前,我們的快遞包裹通常被存放在物業,或者被堆放在保安亭。那時候,存放包裹是不收取任何費用的。但問題也很多,一是包裹越來越多,數量呈爆炸式增長,大型小區的包裹存放,已成為一個難題。

有時候,要從堆積如山的包裹中,找出屬於自己的包裹,得花很長時間。甚至,有時找不到自己的包裹。豐巢的出現,解決了包裹存放痛點,用戶直接憑號碼取件,或掃碼取件,十分方便。從這一角度來說,豐巢的出現,是一大進步,為網購用戶提供了便利,適當收費,並不過分。

網友感嘆豐巢收費:人為刀殂,我為魚肉!

豐巢

另外,用戶的包裹長時間存放在豐巢中不取,擠佔了資源,豐巢採用收費模式,一定程度上可讓用戶養成及時取件的習慣。這一點上,很多人理解豐巢。筆者瞭解,從去年開始,很多小區的豐巢貨櫃已不夠用,快遞員為此浪費了很多的時間,用戶取走一件,他們才能存放一件,導致快遞員的效率低下。有時候,包裹實在放不下,快遞員不得不打電話給用戶,商討對策。

不過,對於怎麼收費,網友持有不同聲音。有認為,12小時太短了,早晨六七點出去上班,下班回來,就可能超時。因此,很多人建議,將12小時調整為24小時。這樣,大部分人是可以接受的。

互聯網行業的常規玩法

豐巢走上收費,不過是互聯網行業的常規玩法。這些年,中國互聯網公司通常採用先免費後收費的方式。尤其是一些互聯網巨頭,不斷涉足各個領域,通過燒錢搶佔市場,一旦吸引足夠的用戶,讓用戶上癮後,就開始收費,或提高收費。這時候,消費者已成砧板上的肉,毫無反抗之力。

網友感嘆豐巢收費:人為刀殂,我為魚肉!

豐巢

早幾年的網約車就是這樣。那時候,滴滴與快的對壘,且背靠金主,兩家網約車公司以低價模式,搶佔了數億用戶。那時候,滴滴、快的比出租車便宜太多,同樣的距離,費用通常不足出租車價格的一半。網約車的出現,激起了人們對出租車行業的憤怒,網民炮轟出租車行業壟斷暴利。然而,隨著滴滴、快的兩家公司走上合併,不僅一切優惠都結束了,而且價格一再調高,網約車不再便宜。

幾年前,共享單車興起,背後也是各路資本撐腰,最初價格便宜,騎一次僅需要5毛錢。為了搶佔市場,摩拜與小黃車等多家共享單車公司,展開燒錢大戰,一時間,馬路上擺滿了共享單車。但是,天下沒有免費的宴席,熬死了大部分共享單車公司後,小黃車、摩拜不僅漲押金,騎行價格也水漲船高。

回到豐巢收費這件事上來,用戶不必過激反應,這都是行業法則,只要豐巢今後不加碼,還是可以理解的。文/徐上峰


分享到:


相關文章: